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谭晓放 《公民导刊》2005,(10):49-50
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一直是各方关注的话题,因为关涉每一个未来公民的素质,这是一位忙碌的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理性而诚挚的信,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问题或许就没有成长。这封信里涉及的三个问题,不单单是这一个孩子的。如何对待课程与非课程的学习,怎样客观地理解处尊。如何面对理想和择业的困惑?……这些或许是很多家长期望和孩子沟通并达成共识的问题,也或许是很多成长中的孩子颇感困惑的话题,我们将这封信“原汗原味”地发表于此,期望能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一点启迪。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不和父母经常见面,电话联系也不多,或者成长过程中和父母的沟通效果差,对他的学习、生活和心理,乃至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两个印象深刻的案例。这两个都是全国有名的案例。一个是大家都熟悉的贵州毕节案件,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一个村子里发生4名儿童服食农药自杀案件。家里房子是新盖的,孩子身上有个银行卡、卡里有钱。可以说,4个孩子穿衣、吃饭、上学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陪伴  相似文献   

3.
张蕖 《传承》2011,(6):42-4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以便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成才,是每一个作家长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从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给孩子做出良好的学习榜样,培养孩子的习惯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现在,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务,忽略了孩子在情感上的沟通,很多孩子与父母一天都难得见上一面或好好说几句话,长此下去,孩子会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乐趣。为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孩子有可能到外面胡乱交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父母要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要想办法做孩子的朋友,创造出适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首先,父母要懂得一些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否则教育不到点子上,话说不到心坎里,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苦与乐,经常与孩子交流,说说学校的事情,谈谈同学的趣事,问问老师的讲课等,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以便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成才,是每一个作家长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从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给孩子做出良好的学习榜样,培养孩子的习惯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苏北 《半月谈》2004,(17):4-5
乡村“留守孩子”成长的问题,已经引起媒体的警觉和探讨。而打工者家庭里那些白发苍苍的“留守老人”,他们的劳累、艰难,他们的苦楚、孤独,则至今还游离于社会聚焦的视线之外。  相似文献   

7.
福利院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从小享受供给制,相对于其他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讲,这无疑是一种优越。但这种优越也使得福利院里长大的孩子在生理、心理、道德等方面显现出不少弊端.使得他们长大后,难以融入社会,难有出路。因此,必须趋利避弊,正确认识养与教的关系,走出儿童福利院孩子教育的误区,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所接纳。 孩子从幼儿开始接受教育,一直到长大成为一个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公民,这对每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但对福利院里的孤儿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福利院对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学生的结构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也日渐凸显.对于特教老师来说,全面系统地掌握行为矫正治疗、康复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教育方法,无疑对这些孩子成长和发展都大有裨益.然而,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正>“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温暖的牵挂。如何提升少年儿童精神素养,如何培养新时代的“红孩子”?南通市通州区“童声里的中国”进行了可喜的探索。“童声里的中国”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将美育贯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从小在心中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深远,有些甚至会影响其个性特征的形成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让孩子在大学阶段里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早期家庭教育就要特别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认识与管理能力,坚持与孩子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保持良性的互动沟通。教育者还要在早期家教中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营造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形成顺应环境的性格特征与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1.
去年“六一”儿童节当天,胡锦涛主席在看望在京外来工子女时曾说过,进城务工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受教育机会,使这些孩子能够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长期以来,农民工子女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河南,农民工子女问题尤其突出,也是河南各级政协组织、历届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众多委员为此殚精竭虑搞调研,满腔热情建良言,为的是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动漫世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画和卡通片的流行不止在孩子当中,不仅大学女生是此道中人,甚至而立之年的男士也情有独钟。搜狐商城里把几米的漫画当成小资玩物中继村上春树、王家卫、宜家之后的新宠来炒作。动漫流行的两个主要媒介是卡通片和漫画集,迪斯尼的卡通和日本人的漫画集大行其道,对于伴着米老鼠机器猫成长起来的一代采说,动漫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2004,(20):52-57
中学生早恋.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按一般成年人的理解:求学阶段。尤其是学习任务繁重的中学阶段.孩子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十几岁的孩子弄出些卿卿我我、两情相悦的事情,实在不应该。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成人尤其是老师和家长.是否应该自问:我们都曾从花季般的年龄走过.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成长的烦恼”?将心比心.不要总站在成人的立场上。而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判断问题.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在引导孩子从早恋的漩涡里脱身时也就会多一些耐心和尊重.而孩子对这样的教育会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网吧里有相当数量的孩子,他们的成长注定会深深打上网络的烙印。孩子们在网吧里做什么?网络是如何主宰着他们的生活?为打开问号,记者来到这些孩子身边。我是“武林高手”“儿子已被《传奇》套住了,整天闷在里面,除了砍,就是杀,整个人就像一个疯子。”佳明(化名)的母亲说。17岁的佳明就读于重庆某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家庭条件优越。“传奇!是我最喜爱的网络游戏,也是我泡在网上的原因。”佳明这样说到。“在‘传奇’的世界里,我有着我自己的‘身份’,我是一个武林高手,级别很高,这是我天天‘修  相似文献   

15.
杨锋元 《创造》2013,(8):64-65
中国历史上,孟(子)母、徐(庶)母、岳(飞)母,是以善于教子闻名的三位伟大母亲。其中,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最脍炙人口,成为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经典样板。一个人的性格,大体是在六岁前形成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有别于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后天性格的塑造,很大程  相似文献   

16.
<正>和幼儿一起制定简单、操作性强的假期计划,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帮助他们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寒假就要来了,对于幼儿家长来说却是一大考验,即将和孩子24小时全天候相处。假期里,有的家庭上演的是母慈子孝的温情好戏,可有的家庭上演的却是“鸡飞狗跳”的“动作大片”,这不禁让部分家长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家长既是一家之长,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假期是融洽亲子关系的良好时机。家长怎样做,才是高质量的居家陪伴呢?  相似文献   

17.
“关注孩子,关注未来,不让一个孩子带着问题从身边走过,让每一位孩子都远离违法犯罪,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父母是非常有爱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成长得好?我们大家如果留心一下,会发现一个规律:如果这个孩子他跟同伴的关系是和谐的,朋友是多的,他就会容易成长得好;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朋友,或者是和朋友的关系紧张,那么他就可能发生问题,有很多的危机可能将伴随着他。  相似文献   

19.
正"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不久前,在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群大山里的孩子用质朴纯净的声音歌唱的这一首小诗,一夕之间爆红了整个网络。这群孩子身处大山,难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却希望自己也能如其他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盛放出自己的光彩。同样,也有类似的一群孩子,他们身处泥泞困境,希望能有阳光温暖照耀,有朝一日可以成长开花。父母犯错,他成了最大的牺牲品六岁的小男孩,捏着几张人民币,孤零零地站在立案大  相似文献   

20.
美籍华人陈海珠女士于2005年4月在山西省沁源县法中乡冯村捐建了一所博爱学校,文明整洁,设施齐全,解决了临近山村所有穷孩子上学难的问题。4年过去了,这所博爱学校已成为317个孩子成长的乐园,培育出的是有爱心、讲公德、乐学习、有责任的学生,创建出的是一支执着、智慧、力量、博爱的团队,是新课改的成功范例,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一个深刻思考。一块块锦旗、一张张奖状背后都有一个爱的故事,一个个孩子成长的脚印里都有他们一生最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