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动态     
辽宁省人大作出《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议》。辽宁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当前存在的"执行难"问题,作出了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议。决定规定,负有法定协助执行义务的个人、单位和组织应当协助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卸或阻挠,更不得帮助被执行人抗拒执行。各级领导要带头支持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维护法制统一,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依法执行,对违犯者要严肃处理。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强制手段,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全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切实加强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加大对重大典型违法案件监督的力度,帮助人民法院排除和解决执行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方人大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地方人大工作得到了加强。宪法赋予地方人大的"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职权,不断得到落实,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地方人大在具体监督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作为一名人民代表说几点想法:一、监督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方法不活。宪法已明确赋予地方人大对其"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的神圣职责。而实际工作中部分地方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只  相似文献   

3.
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人大监督工作实践中,监督不力、监督无实效仍是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强化人大监督,使其监督有力、监督有效,我认为应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对被判处管制和宣告缓刑的罪犯执行监管措施进行革新,创设了"禁止令"制度。在禁止令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应在理清禁止令与社区矫正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加强禁止令执行机构和执行工作队伍建设,改进禁止令执行的方法措施,完善禁止令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强化对禁止令执行的考核与监督。  相似文献   

5.
今年年初,我们与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庭联合开展了一次关于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专题调研。最后,形成了调研报告《当前人民法院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受到省人大常委会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3月下旬,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九次会议,认真听取并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报告,并作出了《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议》。4月初,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执行年"工作会议,省高院的领导要求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认真学习和贯彻省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和孟富林主任批示精神,联系实际,认真解决当前"执行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2年,黔西县人民法院认真执行“三公开”制度,强化党务、政务、审务三个公开工作的监督执行,切实解决信息公开不规范、不全面、不及时,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增强法院工作透明度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 2018年8月28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了区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短板"与不足,集中智慧开"良方",助力打通执行难的"最后一公里"。党委、政府支持组织保障坚强有力近年,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呈"井喷"式增长,"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重、压力大。仅2018年1月~8月,该  相似文献   

8.
温杰 《人大论坛》2007,(8):22-23
民商事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尊严和权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重要司法手段。执行难是当前困扰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顺利运作的一大顽症。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下发以来,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余澜 《湖北社会科学》2004,(11):125-127
“执行难”是人民法院工作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审判阶段司法不公、法制观念淡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强制执行法律不健全、执行阶段法院工作存在问题。理论的匮乏是妨碍“执行难”解决的首要因素。必须首先进行执行理论的构建,更新执行工作观念。在此基础上,“执行难”的解决要从制定统一的强制执行法、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建立统一领导、分权制约的执行机构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福鼎市人大常委会把解决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的执行难问题作为司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听取和审议福鼎市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工作专项报告,并多次组织调研和"回头看",有力助推福鼎市法院破解执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法院执行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执行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并对司法公信力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构建科学完善的执行监督机制至关重要,关乎"执行难"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关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否能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本文结合现行执行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对科学构建和完善执行监督机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完善人民法院内部执行监督机制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保康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大力推行办案程序公开、庭审过程公开、执行全程公开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进一步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平等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走出了一条强化监督、公正司法、公平执法、公开审判的公信法院之路。以监督促公信县人民法院每一位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心中有天平,自觉接受监督,以监督促公信。在案件立案时就向当事人送达《监督廉洁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见到不少状告法院抓"人质"索债,即"以人质促执行"的情形,也见到一些领导在批件上对法院作这样的批示:"不能以‘人质’促执行,要无条件立即放人"。目前,这类状纸和批示呈上升趋势,省高级法院执行庭几乎每天都遇到这方面的来访、来信或批示。所谓"以人质促执行",是近几年来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的引来名词,其目的是强调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特别是在解决"执行难"时,一定要严肃执法,不能随意拘、捕人,更不能以扣押"人质"的方式解决民事、行政、经济纠纷问题。那么,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可否拘、捕人,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拘、捕人呢?许多人知之甚少,把法院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公平正义。"[1]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各级人大常委会作为监督主体对本级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开展常态监督至关重要。各级人大常委会职权多、人力有限,在监督空间上难以亲临执行现场,在监督时间上难以长期投入,如何对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已是大家很熟知的了。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人民法院力克执行难,治理执行乱,摸索了一些办法,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执行软"大家就可能陌生了。笔者曾调查了一些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的执行工作,走访一些申请执行和被申请执行的企业法人,抽阅了一些执行案例,从中领悟到,坚特严肃执法,全面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各级人民法院除了要继续力克执行难,治理执行乱,同时要防止执行软。可以说,执行软是被执行难、执行乱掩盖着的人民法院执行中的又一个突出问题,它同执行难、执行乱一样,极大地妨碍着人民法院严肃执法,也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所谓"执行软",就是人民法院在执行中,依法应当采用强制执行措施的而因法外某种因素的作用而不敢依法采用,致使本来可以  相似文献   

1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中发[1999]11号,以下简称《通知》)和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8年5月审议通过的《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执行权,协调处理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执行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我市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对全市行政机关支持和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由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仲裁委办公室组成联合检查组,负责此次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我还是把欠的3万块钱赶紧还了吧!"近日,虞城县稍岗镇的一名村干部被县人民法院传唤。他看到一份"红头文件"——《虞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立法院执行工作联动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知道有县监察委、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等多个部门联动参与执行,担心自己的名声受到影响,赶紧履行了法院判决确定的还款义务。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助力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虞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睿表示:"县人大常委会将法院执行工作确定为2018年监督的重点之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0月2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并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讲话中指出,对"两高"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民法院调解、裁定、判决的民商事案件“执行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长宁区人大常委会把有效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作为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支持法院破解“执行难”难题,推进法院执行工作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现象、"扭曲"问题、"府际关系"问题、"信贷坏账"风险等,这主要是由于执行主体的有限理性、执行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执行环节的监管低效以及执行保障的配套缺乏所造成的。对此,只有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衔接机制,推进培训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强化保障机制,才能有效提升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