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需要总结我们党50多年的执政经验,也需要研究与借鉴别国政党的经验和教训,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一般规律及要求。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政党在驾驭市场经济、建设民主制度、协调利益关系以及管理社会等方面既有许多教训,也有不少成功经验。借鉴发达国家政党执政经验,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姜山  孙勇胜  刘彤 《理论探讨》2005,(4):149-152
党内民主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发展党内民主制度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完善与创新党内民主制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固本之策;建立与创新党内监督制度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才能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基础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基础是执政党依靠和团结的社会力量,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执政基础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既对增强和拓宽执政基础产生积极影响,也对加强执政基础建设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执政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执政基础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执政的法律基础又是执政基础的一个子系统。我们国家正在迈向法治社会。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治国方略下,党的执政的全部行为,都必须有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也就是执政要有法律基础。完善党执政的法律基础对于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还很少或不成系统。  相似文献   

5.
重视公平正义是政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的要求.我党把实现公平正义作为自身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但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对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党的执政基础带来影响.为此,必须加快发展、关注民生、健全制度、完善自身,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关于党的执政有效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涛 《理论探索》2004,(1):49-50
当前 ,我党执政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合法的执政基础 ,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 ;二是具有完备的执政功能 ,带领人民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整合 ;三是具有丰富的执政资源 ,有广泛的社会和阶级基础 ,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7.
能否建立牢固的执政基础,是衡量执政党执政能力强弱的根本标志。为此,必须从理论基础、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六个层面认识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政党的执政基础,是该政党之所以成为执政党的前提和条件。党的执政基础问题,本质上是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世纪,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从思想理论、工作实践、党与群众的关系、执政能力建设、执政方式的改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全面巩固和拓展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探索的新成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新总结,是对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局面的新判断.执政基础作为执政党领导和执掌国家政权必须具有的自身优势及其赖以存在的诸多社会因素的总和,因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而巩固,随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而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从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四个方面,为新时期新阶段巩固和拓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执政生态是执政主体与执政客体相互作用并有机融合构成的系统,由政党生态、党内生态和社会生态等三个子系统构成。目前执政规律研究的主流中执政生态被忽视的原因在于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及由此导致的对执政生态概念界定的不清晰。在执政生态视角下解析执政规律可以看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取得、丧失或巩固取决于其执政生态的状况,依据可持续原理执政党要实现长期执政有赖于执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相似文献   

11.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梦”的目标能否实现。社会管理方法和机制选择是决定党和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必须从体制、机制和意识三个方面建构一套良性互动、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必须通过宪政体制下的执政活动来体现。党要在宪政体制下,建立“党”与“政”、“党”与“法”、“党”与“群”的法理化关系,做到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前提条件。“党”与“人大”的关系,是首要的宪政关系,在“人大”制度的平台上,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王翔  曾长秋 《理论探讨》2008,(3):113-117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尺度在于寻求社会不同利益之间的交叉点,明确自身执政所要服务的公共利益.利益整合是执政合公益性的最佳路径选择.执政党通过把社会各阶层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整合到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中去,不断提高利益协调的能力,依法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从而使执政合法性得以提升,执政基础得以稳固,执政能力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14.
党对社会利益的集约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资源、执政地位和执政合法性,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出发点。在社会利益关系变化和利益结构调整的现阶段,加强党的利益集约能力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加强党对社会利益的集约能力的基本着眼点在于,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梁星亮 《理论导刊》2005,2(7):62-63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是在江西时期局部执政之后的成功实践。其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方式、执政的能力和效力,都有了更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历史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把陕甘宁边区作为“实验区”,创设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制度,并推向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公信力和向心力,为党由局部执政到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安全是指执政党在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控制和行使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是执政体系良性运转的状态,是巩固其执政地位的要件之一。执政安全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相对性、时变性和全局性。借鉴国外执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加强我党执政安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政治安全,健全执政的制度体系;加强经济安全,增强执政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加强文化安全,夯实执政的理论基础;加强社会安全,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  相似文献   

17.
藏乃康 《理论导刊》2005,(10):22-24
由于执政资源具有阶级性、公共性、稀缺性、再生性的特点,实现执政资源的聚合与再生,执政党必须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寻求自己执政的合理空间和基本资源,强化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科学配置执政资源、构建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开展执政工作,履行执政责任,确保社会公正,需以核心伦理价值作为行为规范和指导原则。执政责任、执政公正、执政诚信与执政廉洁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伦理价值。其中,执政责任是集中反映最本质、最普遍执政伦理关系的核心;执政公正是执政党执政至关重要的价值基础;执政诚信是执政党职能发挥、行为规范和效能提升的关键;执政廉洁在执政伦理中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廉洁从政对党的执政资源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廉洁执政生成了社会公信力这一核心资源,并为执政党输送着新的执政资源,带动着其他执政资源的产生和发展。新时期、新阶段,党的执政资源开发对廉洁从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党的廉洁执政能力,以执政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着眼执政资源开发强化廉洁从政,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壮大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慧 《理论导刊》2008,(3):65-66
执政资源是政党执政的基础,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源,它们共同构筑了党执政的坚实根基.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我们党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执政资源,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仍需要采取各种举措不断丰富和扩大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