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亮 《探索》2012,(4):156-161
重新阐释阶级概念,是西方学者辩护与诋毁马克思共有的核心议题。王海明对此概念的理解认为,阶级划分的根据或标准并不仅仅是经济关系,并不仅仅是生产资料垄断关系,还应该包括政治职务、政治权力的垄断关系。因此,将阶级定义为人们因经济地位或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集团,是片面的。并进一步将这种二元论糅合为以权力垄断为根据的阶级划分,这一概念的转换在深层次上将使得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特质被抹杀,遗忘了阶级概念的理论硬核,即经济范畴的人格化,从而导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主义政治模式这一方法论的误识。  相似文献   

2.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存在剥削、阶级和阶级斗争,只是对其要重新界定和科学分析。他们提出,新时期的剥削主要不是源自剩余劳动,而是产生于财产关系的不均和财产分配的不公;新生的官僚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不仅促成新阶级,也使它们拥有过量财富,这就是“阶级-财富”、“阶级-剥削”和“阶级-权力”对应原理;对“阶级构成要素”、“新阶级结构”和“新中间阶级界定”等问题也要做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政治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权力资源或政治资本,其拥有者构成政治阶级。政治阶级并不同源,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其内部不同的构造。根据其进入权力体系方式之不同,可将其分为官僚化群体、选举化群体及立法化群体。根据其权力的大小或其掌握政治资本的数量亦可进行纵向的区分。政治阶级的结构分析是精英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根源于制度的漏洞和人的贪欲,对社会危害极大。当前,反腐败应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加强反贪廉政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修养;二是完善法律体系,从法律法规上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没有公正的对待农民,就没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公正对待农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事关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全局性大事。当代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现实生活中权利义务分配的不公正和制度缺乏社会公平和经济理性,也就是在我国以往的制度设计中,有意无意地损害了农民的国民待遇,对他们造成了制度性的歧视。本文在探讨农民不公正的问题之后,进而寻求权利义务分配的公正或合理和建构以自由平等为价值诉求的制度,以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是当代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的产物,它的存在严重扭曲了市场竞争,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规制行政垄断应建立统一的可竞争市场,构建合法、高效、科学、稳健的行政权力运作机制,建立和健全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吕艳红  陈建辉 《求实》2007,2(2):72-74
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权力错位必然导致腐败,而权力错位的产生有着思想、文化、体制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就必须有效地防止权力错位的发生,转变官本位思想,确立执政为民的公共文化理念;在权力获得方式、行使手段、行使目的等方面都要坚持公正的原则,树立公正理念;加强和完善政府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肖赞 《学习月刊》2010,(16):8-8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新的形势而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保持长期执政的一项战略策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扩大党的群众关系?这是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就此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吕艳红 《求实》2007,(8):36-39
传统的中国社会层级结构导致权力本位思想的产生,权力本位就会排斥能力,当然社会也就缺乏公正。在生产力不发达阶段,应注重动力机制,而动力机制的实质是注重能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要关注平衡机制,平衡机制的本质就是公正问题,任何一个社会要想健康发展,都需要做到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内在统一,其中动力机制是根本。能力与公正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现代理念,能力理念并不是遮蔽社会公正,而是追求社会公正的积极努力,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和社会公正的实现者,用能力理念扬弃权力本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创造及阶级剥削的理论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基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苏维埃革命中对此进行了早期的实践。中央苏区在摧毁旧的剥削社会和建设新的苏维埃社会过程中,先是以财富多寡来论阶级剥削,并推行共产平分财富的政策;继而以革命前是否劳动与形成剥削关系来区别阶级剥削,注意保护中下层劳动者的财富;最后将创造财富中的劳动及其剥削关系计量化,进一步保障此前土地革命中受到打击的中农、贫农劳动者的财产。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共在苏维埃革命中的艰辛探索,并在如何全面分析价值创造的要素、如何合理解决收入平均问题等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辉  熊春文 《探索》2011,(4):160-165
在中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背景下,准确理解社会公平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学术界常见的概念混淆现象出发,辨析了公平的标准词义。然后深入公平的思想史,梳理了公平与几个关键概念的本质区别,最后获得了对“社会公平”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准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看,垄断可以归纳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包括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两大类。这两类垄断在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现象中特殊而主要的表现形式。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对行政性垄断,除了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  相似文献   

13.
李之团 《世纪桥》2013,(12):58-59,96
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空想成分,是比较系统的主张消灭剥削压迫以获得人的解放的那些理论。空想社会主义开端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替时期。空想社会主义不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不断反对阶级剥削与压迫、不断争取平等和幸福的结果,是阶级对立与社会不平等的结果。空想社会主义在古代社会是农民阶级的思想表现,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的近代社会发展为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行政垄断是指行政部门以及被行政部门或法律法规授予行政管理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排除企业间竞争的违法行为。行政垄断是一种非法垄断,具有鲜明的强制性。行政垄断可分为地区垄断和部门垄断。一、行政性垄断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意识起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及西方革命胜利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阶级问题始终都是关系到革命力量的重大问题。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对阶级内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显得相当肤浅和模糊。中共的阶级观念从早期经济学、政治学含义,演变成包含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统一体的含义,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从概念史角度研究中共早期阶级观念的起源、发展与变化,既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中共早期理论中阶级一词的含义,也可以由这个概念的使用推知其后中共阶级理论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认识、知识、真理是三个相互联系但有区别的概念,三者构成特殊的兼容与交叉关系。认识成为知识必须具备客观化、普遍化、公开化、确定性等特征。在知识总汇中,只有真理和知识合二为一构成的“真知识”才是周全形态——完备的知识。真知识除了要分别具备真理和知识各自的特征之外,还要具备其独特的特征即科学形态性。目前,人类所认识的真知识主要以八种基本类型存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行政公正理念内蕴各方利益的均衡,而权力的无限扩张本性使之极易异化。为将行政权力异化的风险减至最低,需要重构政府行政伦理理念,树立行政公正信用,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尽量做好行政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以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3,(5):58-59
安立志在3月18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俄共总书记久加诺夫将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归纳为三个垄断:权力垄断、经济垄断、真理垄断。在那种体制之下,包括自然灾害、疫情疾病、社会动态之类的社会信息也往往成为垄断资源,按照不同的标准,统统赋予绝密、机密、秘密的不同等级",内部资料"已经是最为宽松的级别了。马克思曾经指  相似文献   

19.
20.
村民自治是农民自发的制度创新,国家在农村公社和生产队组织解体的背景下承认和扶植这一治理方式.村民自治的现状是国家与农村社会间的互动形成的,其中交织着权力与交换,妥协与反抗的过程.虽然国家与农村社会已经有"政治交换"的趋势,但是障碍依然存在.改善我国的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方式和途径是:农村社会自治空间的扩大和自治能力的提高;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国家与农村社会公平互动机制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