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Z1)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作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历史和作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历史和情怀,这个节日是家人团聚共叙天伦的时刻,是祭拜祖先缅情怀,这个节日是家人团聚共叙天伦的时刻,是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时刻,是走亲访友互道祝福的时刻。好一派祥和乐怀先人的时刻,是走亲访友互道祝…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7,(1):14-15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把春节当成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来了,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就来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它由虞舜兴起,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7年春节被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春节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它是现代中国人深层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还关涉着文化传统以及文化创新问题。传统春节是中华民族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回家过年是中国传统的习俗,它不仅是亲情团聚与人际沟通,更是父母的期盼。然而,与回家过年不同的是,在春节来临之际,当前都市里却也有大量的“恐归族”,不愿意甚至不敢回家过年。这样的春节“恐归族”让中国传统民俗多了些别样意味。对很多“不回家的人”来说,不是他们不想回家,但是太多客观因素让他们成了“不回家”的人:车票难买、社会的压力、快节奏的工作、亲友的期望与现实的差异等。其实春节团聚的主要目的是探访家人、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实质性的内涵。如果条件不允许团聚,也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留言等方式来实…  相似文献   

5.
韩国人也一直保留着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韩国称春节为"舍尔",意思是新年之首。春节期间全国放假,人们纷纷从城市返回故乡,春运的繁忙跟中国有点儿相似。韩国是一个非常遵循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道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日子。今天,春节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让人们从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中暂时解脱出来,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快乐。所以,春节在韩  相似文献   

6.
春节吃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许多外国人与中国人一样,每逢春节也吃饺子,但是,他们的做法和吃法都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2)
正恐归族是对那些在外地工作、不愿意回家过春节的人的概称。在常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的父母亲人眼里,"恐归族"有那么一点冷血,甚至还容易和不孝牵连在一起,但对"恐归族"来说,却有很多辛酸的原因。春节临近,春运抢票也进入"白热化"。又逢一年春节团聚,一些人苦恼于返乡途中的"一票难求",但也有一些人却因担心节日烦恼,对春节团圆百感交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就意味着团聚,但是近年来,有个新名词几乎每逢春节都会被舆论关注,这就是"恐归族"。近乡情怯,对于漂泊在外的他们,为何"恐惧"回家?  相似文献   

8.
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  相似文献   

9.
在新加坡,农历春节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  相似文献   

10.
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过长年酿造的淳厚的味。春节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由此,春节已成为我们文化的胎记。  相似文献   

11.
春节之于中国人,如同圣诞之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春节,挂灯笼、赏花灯、观舞龙、贴春联…….同时,中国年独特的民俗风情也感染着在中国过年的外国人,中国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令他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这在义乌这个外商云集的小商品王国里特别能感受到.……  相似文献   

12.
新年过后一个多月,便是中国传统的春节和元宵节,看花灯是这期间的一大节目。位于中国西南的四川省的自贡市自古就有做灯的传统,在两节期间常以精心制作的花灯选送到全国各地巡回展出。今年的春节,自贡人将别具匠心的数百种花灯摆上了湖南省会长沙市街头;此外,还在香港布展,把花灯献给回归前最后一个春节之中的港人。观看自贡灯会的人无不为其精美的艺术形式所打动,神游灯海,美不胜收。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各种质地、色彩、大小不同的纸是做好的最普通的原料;日用调料花椒、辣椒居然也能成为制灯的材料;制做上好的工艺灯,自然少…  相似文献   

13.
春节之于中国人,如同圣诞之于欧美人,都是头等重要的节日.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春节,挂灯笼、赏花灯、观舞龙、贴春联…….同时,中国年独特的民俗风情也感染着在中国过年的外国人,中国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令他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这在义乌这个外商云集的小商品王国里特别能感受到.……  相似文献   

14.
中华好问候     
《台声》2015,(3)
<正>问候语中国是礼仪之邦,春节拜年的习俗也是民间传统。如今,随着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的出现,贺年片、贺年卡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可要是在古代,人们似乎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古时,有点身份的人在春节时都会用类似现在贺年片的"拜年帖"相互问候。而且,送"拜年帖"是个很郑重的事儿,因此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慎重。"拜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06,(2):24-25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凡是炎黄子孙,不管身处何处,每逢春节总要进行一番庆祝。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春节的习俗也远涉重洋,被带到了世界各地。放鞭炮、舞狮子、挂灯笼、办庙会成为海外中国人欢度春节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在一些城市,中国人的春节已经成为吸引  相似文献   

16.
张勃 《北京观察》2024,(1):67-69
<正>丰富的习俗活动和文化内涵赋予北京春节不断传承发展的精神动力。今天传承发展春节,既要传承发展它的习俗活动,也要传承发展它的文化内涵。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新年,是标志着年度周期新旧交替的节日。在我国,早在三代时期,已有了年度时间周期的概念,并形成了后世新年习俗的雏形。但明确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并长期传承下来,始于汉武帝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一道特殊的符号,除了祭祖拜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之外,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食物最能表达一个人心情,高兴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舌尖上的味蕾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承载着沉重而繁琐的仪式。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只有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味蕾才能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8.
保护春节年俗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春节,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相比,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气氛更加浓厚,民俗事项也更加繁富多样,像煮腊八粥、扫尘送灶、置办年货、书贴春联、剪贴窗花、张贴年画、敬祭祖先、吃年夜饭、除夕守岁、燃放爆竹、辞旧迎新、  相似文献   

19.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5,(4)
<正>港澳台的春节新春佳节无疑是中国人辛勤工作一年后重要的节日。过年,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分享传统佳节的热闹,即使世易时移依然恪守着、传承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除了细膩地保存了众多传统节庆风俗外,春节更注入新鲜的国际元素,散发出别具特色的地道风情。每到春节,香港的大街小巷总是喜气洋洋,许多适合一家大小齐齐去体验的春日特备节目和活动也陆续推出,无论是主题乐园还是商场,都能找到新鲜有趣的玩法,一家大小都能乐在其中。你可以到主题公园、逛迎春花市、参拜天坛大佛、看花车巡演、  相似文献   

20.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里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2018年浓郁的中国年活动在各地纷纷上演,向广大民众阐释多彩多姿的中国传统春节文化、民风民俗,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体会我们的祖先辞旧迎新的欢庆场面。新春期间,福建福州仓山区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