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中庸章句》讲“诚”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讲得是天,《礼记正义·中庸》讲“诚”是天所赋予的人的先天本性,讲的是人,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重要的是,朱熹从他的诠释中引申出对于天道的论述,认为天道之“诚”在于“不二”,即纯而不杂,而且由于“诚”,天能够生生不息,化生万物。同时,朱熹还引申出对于伦理道德的论述,认为“诚”既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又是人的先天本性、圣人之德,并且比“五达道”、“三达德”更为根本。  相似文献   

2.
名句遐思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本于天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讲到诚也是…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诚信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范畴,正确认识和认真研究其思想内涵及现代价值,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一在我国传统伦理中,诚与信原是两个分立的德目。诚始见于《左传》和《周易》。《左传·文公十八年》载:“明允笃诚”。疏云:“诚,实也”。《易·文言》曰:“修辞立其诚”。疏云:“诚谓诚实”。思孟学派始创诚学。《孟子·离娄》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从而把诚提到了哲学本体的高度。按照思孟学派的思想,“不诚无物”,诚乃世界本原及其真实…  相似文献   

4.
诚信为官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有一条重要内容:明礼诚信。诚信,作为我国公民的一条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概莫能外。作为领导干部同样必须做好,而且必须做得更好。因为,在领导干部那里,诚信不仅与个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而且与手中的权力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官德”。诚,就是真实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就是讲究信用,遵守诺言。诚与信是统一的。信以诚为基础,诚自然能信,离开诚则无所谓信。“诚,王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古人历来推崇诚信,把它视为当时伦理道德的本源性的一种规范。在普通人…  相似文献   

5.
诚信者,天下之结马赫尚诚信,鄙巧伪:重实话,轻浮言,这是我国历代圣贤哲人共为天下倡而不烦的要道之一。《札记·乐记》中说:“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北宋文人契嵩说:“仁义智信举,则人伦有其纪也”;唐代名相魏征则说:“德札诚信,国之大纲”;从施行札教,到维...  相似文献   

6.
王学江 《共产党人》2005,(16):54-54
诚信是指一个人说话真,办事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待人。诚者,真也。信者,实也。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讲诚信。讲诚信,于国人来说,原本不成问题,因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老祖宗十分重视诚信,从诸多的古训中,便可看出古人对诚信的推崇:《吕氏春秋》讲:“与人共事,讲信修睦”;《弟子规》讲:“凡出言,信为行”。董仲舒的“五常”则把“信”规定为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7.
忠诚是中华民族最为看重的文化品格。《论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庸》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相似文献   

8.
“诚”是儒家传统道德核心观念之一,具有丰富的意涵和重大的时代价值。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角度而言,“诚”之主要意涵表现在:本体之“诚”具有促进人己合一,推动灵和肉关系和谐的意义;交往之“诚”具有促进人人合一,推动人和人关系和谐的意义;治政之“诚”对实现社会“德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商之“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企业经营“以人为本”和构建利益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结合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诚”之当代价值主要通过推行“诚”之教化、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提高自我的修养以及构建利益共同体等方面而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充在他的哲学著作《论衡》中,有不少地方论及修辞的问题,“疾虚妄”、“务实诚”,就是他立论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话说:“《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佚文篇》)“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对作篇》)“疾虚妄”的另一面就是  相似文献   

10.
放虎归山———记北京开关厂厂长黄国诚本刊记者宁明(一)厂长黄国诚,边吃饭边看报,被《解放日报》的一组彩色照片吸引住了。哈尔滨的“东北虎林园”内,一头黑牛犊闯入园中,众老虎虎视眈眈,争相撕咬。岂料,一场恶战罢了,兽中之王甘拜下风。属牛的黄国诚禁不住长吁...  相似文献   

11.
说“恕”     
<正>《论语·卫灵公》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如心也,就是用自己的心去考虑别人的心,推己及人,“恕”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大度。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邪教 ?  邪教,无论是“洋”的,还是“土”的,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教主崇拜。邪教教主都把自己吹嘘成神或神的化身,要信徒对之顶礼膜拜,绝对服从。   精神控制。邪教教主都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冒用宗教的术语、概念、编造、散布妖言邪说,以各种谎言、骗术、心理暗示、诱导等手法对教徒实行“洗脑术”,玩弄一套“信则灵,不诚则不灵”的把戏,使教徒的思想处于极端恐惧的忧虑之中,进而加强对教徒的绝对精神控制。   秘密结社。邪教均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有诡秘的联系方式,开展诡秘的非法活动。   骗钱敛钱。…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13,(11):59-59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昏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洛哥本冠召开诚十八礴三寺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本刊从今年第9期开始。在“开卷有益”等栏目连续转发了《中国需要2.0改革版本》《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控制改革成本,扩大改革红利》《什么是改革的逻辑》等文章,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评介王宜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林述舜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新近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遵照江泽民同志“在广大干部中尽快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的指示,适应当前党的干部教育之迫切需要而撰写的一部新书。诚...  相似文献   

15.
《礼记》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不仅高度赞扬了“大同社会”下人们讲诚信的美德,而且充分肯定了“小康”社会中讲诚信的必要性。《礼记》也对信与礼、孝、义等道德诸范畴的关系作了界定,还对诚信道德中的“诚”作了伦理意义上的阐述。但是《札记》中的诚信思想具有宗教色彩和等级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王畿的“四无论”与钱德洪的“四有论”(实为“一无三有论”)至少有一共同前提,即“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无论在其早期,还是在其中晚期,其“至善是心之本体”的提法未曾间断且具诠释的连贯性。他揭示出其心之本体的核心意蕴,吾心是至善所止之地,吾心即是吾性,至善既是心本体的本质性规定,亦是心本体的根源性存在。至善的特殊品质在于“诚”。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10,(4):34-34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建议中出现得最多的字眼还是“立法”。比如,“呼吁立法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建议立《农民工工资法》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法行为,还有什么《自主创新法》、《西部大开发法》、《扫黄法》……这些建议和意见的路子都完全一致,就是“社会问题+立法”,觉得什么问题难解决,就在后面加个“法”。一法就灵,加个“法”后缀就可以成为一个提案、议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诚信、求实”历来是中华民族所备加推崇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薪火相传。首先从字面本身来看。“诚信”,当是“忠诚与信用”。“求实”,即求真务实。因此,“诚信”与“求实”应该可以互训,连为一体就是大家常说的“诚实”。《说文》解释:“诚者,信也”;又云:“信者,诚也”。可见诚信也本为一体,可以互训,互为表里。而且不论是“诚”字还是“信”字,二者又都从“言”字,因此,出语以诚,信守诺言,实践诺言,是关于诚信的本质内涵。“实”字,最早见于金文,字形为“⌒田具”,是会意字,其上部为“房屋之形”,屋内是“…  相似文献   

19.
我是河北省元氏县委宣传部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如何安排,在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今天,确有必要做一番探讨。我认为,“八小时之外”是养心治性的最佳时间。养心治性是人一生中很重要也很必要的修养内容。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和动人故事。“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这些千古名句,也为今人修养自身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可谓是养心治性的一个好方法。有副对联说得好:《子夜》读《春秋》、灯暗心明;《大学》念《论语》、府高智广清人张潮说过:《大学》、《中庸》、《…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食品安全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加快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然而《食品安全法》实施的两年多时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