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台声》2011,(7):112-112
我是一名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我是通过一次台生聚会了解到你们的杂志的,我看到你们杂志有一个叫《我看大陆》的栏目,不知我能不能给你们投稿,写写我在大陆上学这几年的经历跟想法呢?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您好! 《中国残疾人》今年第1期首页《辞旧迎新 更上层楼》我不知看了多少遍,谢谢编辑部同志对我们残疾人的亲切问候!说心里话,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的。这首“祝辞”虽短,但是字字句句充满了对我们残疾人一片真情。在这里我代表我们聋哑朋友再次向编辑部同志衣示感谢。你们为宣传报道我们残疾人事业辛苦了! 我和《中国残疾人》相识是在1992年,那年我在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安》2008,(20):60-61
民警: 我是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交警,性格内向,朋友不多。风吹日晒和严寒酷暑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记不清身上晒掉过多少层皮,也不知流过多少汗水;数不清挨过多少次骂,也理不清罚款单被扔了多少回,甚至还挨过醉酒司机的殴打。这些我作为一名民警都忍下来了。  相似文献   

4.
毕志明术后来信尊敬的编辑部全体同志 :你们好!几次收到了你们的来信和转来的汇款 ,由于我膀胱癌复发 ,手术后又住了院 ,迟了给你们回信 ,望谅解。你们的关怀和战友们的支持 ,又一次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我们全家不知该怎样感谢你们及战友们。睡在医院的病床上 ,我有说不完的话 ,流不完的泪 ,不知道说啥好。不是恩人的关怀和战友们的支持 ,我不知又要受多大的周折 ,求人借钱。恩人们的帮助比及时雨还及时雨。我今天还能活着 ,命是恩人们给我的 ,我将永远不会忘记恩人和帮助过我的战友们。我还住在医院 ,手术后想来不会有啥问题 ,请恩人…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文友的聚会上,当大家谈到过去的知青生活时,一位在鲁迅文学院深造过的女诗人问我:“桑榆先生,你们的知青生活是否很‘田园’,很浪漫?”我对这位小姐的问题只能付之一笑。因为要想让她对知青生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知需费多少口舌,我不愿费这个精力。但她天真的发问使我想到,人们不但可能对距今久远的历史茫然无知,而且可能对距今不远的历史也茫然无知。历史就像一出戏剧,当剧终幕落时,迟到的观众,只能听别人简介剧情的大概,至于别人的简介与剧情是否相符,他不得而知。更有一些连剧情大概也不想了解的人,恐怕就只能知…  相似文献   

6.
1998年11月5日对洛阳市郊区李楼乡万年青村村民56岁的白广立来说,是个冤案彻底昭雪的日子。夜里,他给我挂了一个电话,非常高兴地说:"执行了,执行了,今天郊区法院执行庭到我们村对我和我哥的房产纠纷一案执行了,我的房宅又回到我的手中,我的窝囊气彻底吐出了,感谢你三年多来的奔波,感谢各级人大的支持,感谢司法部门主持公道"。听到这个喜讯,我心花怒放。三年多来,为了给白广立讨回公道,我不知深思过多少回,不知写过多少份材料,不知找有关部门多少次,不知跑过多少路啊!如今,白广立的房宅终于有了良好的结局,这是正义的宣判,这是法律的胜利!这怎不叫我心情激荡呢?这时,为维护正义,捍卫法威的一幕幕艰辛的画面,迅速地在我脑海中闪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是你们的监督,我家购买的房屋不知要拖到哪个猴年马月才能得到使用,是你们为我讨回了公道,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人终身难忘”。这是一个维权求助者发自内心深处的独自。  相似文献   

8.
心中的慰藉     
"统战部确实是我们党外干部的娘家."这发自党外干部内心的肺腑之言不知在我耳边响起过多少回,每次听到这亲切的话语,我心里就有一股海浪一样的情感在涌动,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去做好工作,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阳春三月,伴着花香,笔者慕名来到南召县留山镇杨扒村,采访该县十三届人大代表李元康。 来到李代表家的时候,大门紧锁。“怎么约好的时间,现在竟找不到人?这李代表‘架子’也太大了吧!”我心里有点犯嘀咕。“老乡,知道李元康去哪了吗?”我们只好求助于老乡。“噢,你们是来找‘李忙人’啊!今天一大早,他就和村里的干部到村北头修路去了。这个人啊!一会儿也闲不住。要不,你们去那儿找找。”  相似文献   

10.
1949年,一道无情的海峡阻隔了大陆与台湾.多少人有家不能回,亲人难相见.为传递信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的《亲友信箱》节目应运而生,它在若干年里几乎成为两岸亲人沟通的唯一渠道.《亲友信箱》是个有血有肉的节目.那些年,不知有多少封家信撞击过我的心.16年前的一次亲属录音,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而难以忘怀的印象.那是1978年春节由我筹组的“信箱”节目.阴历腊八过后,听说广播局文工团合唱团演员蒋荣葡的家在台湾,我决定采访她.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0,(1)
朱基在上海当市长时 ,曾经向一批厂长经理提问 ,你们企业到底有多少富余人员 ,第一个厂长回答 ,我厂下岗20 %,效益不会下来 ;第二个厂长说我厂下岗30 %效益可能会上去。上海市开过一次大型的理论研讨会 ,有位经理很有水平 ,他说 :“你们天天讲公平竞争 ,我认为公平竞争关  相似文献   

12.
四月的纽约,春意盎然.在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和42街的连接处,古老著名的罗斯福饭店里,正举行着’94中美贸易投资洽谈会.“哩!四川组在这儿!快点儿过来!”随着话音出现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我叫余刚,是四川广汉人,川大毕业的.听到在这里开会,特来看看,能做做什么事:她叫陈霞,是成都姑娘,也是川大的.”陈小姐落落大方地伸出手:“我是《四川人》杂志的执行编辑,早就盼你们来,今天终于见到了!高盛公司的李山是威远人,等会儿就到.有什么事要我们办,直说!”正在忙不过来的四川组成具、省对外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旭喜出望外,连声说道,欢迎’欢迎,就请你们二位先帮个忙,在这里守守摊,我带这位史密斯先生去找电力局的杨局长.“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没有什么客套,直接就都为着家乡经济而尽心了!  相似文献   

13.
《中州统战》2003,(6):20-22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灾难和战争面前。在人类同非典决一死战的搏击中。不知有过多少惊心动魄的瞬间,有过多少大义凛然的选择。危险面前。我们总能昕到令人激动的声音:“我是医生。让我上!”在直面病毒。迎难而上的白衣战士中。也有像共产党员一样冲锋陷阵、无私无畏的统一战线成员。他们以顽强的勇气。一步步地扫清“险雷”,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他人的生命。我省统一战线各方面同我们党一道。和衷共济。抗击非典。展示了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强大凝聚力。谱写出一曲新世纪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赞歌。  相似文献   

14.
老乡·陷阱·网○村姑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老乡,这是故土给我们开出的一张介绍信;老乡,这是老祖宗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共同印戳……”是的———老乡,这个名词如地窖的老酒,尤其是异地他乡,经人提起,便觉醇香甘冽。纵然初次见面,亦如倾心多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  相似文献   

15.
绥德汉子     
李子白 《人民公安》2006,(12):47-47
有位其貌不扬的老乡,到省城参加学习,与天南地北的人同学。闲暇,老乡特别能侃,把个陕北吹得天花乱坠,简直一片鱼米之乡。可在常人眼里陕北是片贫瘠的土地,只是因为近年神府煤田、定靖油气田的开发才略有改变。于是有女同学问,你们那儿到底有什么让人过目不忘的土特产?老乡也是,  相似文献   

16.
受“骗“记     
那天,我一人值班,办公室来了个老头,提着雨伞,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进门就问:请问你们单位有某某人吗?我说没这人,他长叹一声,就坐在那儿发呆。经我一再追问,他才告诉我:前几天坐长途汽车去外地,车上一自称是我们单位会计的乘客跟他攀上了老乡,谈得颇投机,到站后还相约住进了同一家旅社。在旅社里二人坐着闲聊时,那人用捏着香烟的手在他面前晃了晃……等他第二天醒来,发现随身钱物和“老乡”一齐失踪了。他被抛在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只能迈开双脚往回赶,中途又搭了好心人的便车才找到了这里。那天有很好的阳光,在朗朗乾坤的  相似文献   

17.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0):10-13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伴着《鼓浪屿之波》的歌声,在金色的国庆假期里,我回到了家乡,踏上鼓浪屿。已经不知多少次来到这座很精致很历史的小岛,只不过与以往拿着相机闲散拍摄的状态不同,此行,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尹雪曼的文章《每逢佳节倍思亲》,声声分离苦,句句盼团圆,一片深情溢于字里行间,读了叫人深受感动,为此,最近我访问了尹雪曼的家乡和亲人. 尹雪曼先生的故乡——河南省汲县李源屯镇,现在是一个交通十分方便的地方.从县城乘汽车半个小时就到了.宽大的柏油马路两旁,毛白杨和柳树已开始发绿,青青的麦苗像绿色地毯,黄黄的油菜花香气扑鼻,引来了一群群花蝴蝶.路南,一家一户的农民正在自己承包的地里为小麦进行中期管理,有的施肥,有的浇水;路北,一台台拖拉机正在耕地,那是为播种棉花作准备.当我们快要到达目的地时,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乘汽车的,有坐马车的,有套小毛驴拉着平板车的,有骑自行车的,也有步行的.我们的汽车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我问老乡,今天这里怎么来这么多人?老乡说,李源屯今天有庙会,还有唱戏和玩抬阁、背妆的.赶上这热闹的时刻,我心中十分高兴. 镇上的负责人领着我们一面参观庙会,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月刊杂志社的各位领导及全体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肖诗鹏。你们一定不会忘记我吧!自从参加夏令营回到武汉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和妈妈能被邀请参加“公安月刊2001年公安英烈子女夏令营”,深感荣幸,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隆重的夏令营,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英烈后代的关怀和爱护。河南省各级领导的关心,还有你们的盛情款待,我至今不能忘记。谢谢你们,也谢谢各级领导。夏令营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还记得在参观河南博物院时有一个很大的水晶球,讲解员阿姨领我们上了三楼,从水晶球里往下看,里面变幻多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安》2012,(4):65-65
编辑老师: 你好! 我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自从有一次去银行取钱看到正在执勤的押运员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但是听一些老乡说当押运员的一般都是退伍军人,而我并没有当兵的经历。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当押运员都有哪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