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男女两性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互动来学习自己所属社会、文化所期待和规定的性别规范,从而形成特定的性别意识并学会成功扮演相应性别角色的过程。单性别成长背景下的独生子女承载了父母的双重性别期待,在社会学习机制的作用下,其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三个阶段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一直沿着偏离生理性别设定的正常轨道建构性别角色。因此,独生子女中存在较多的中性化性别角色,即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由于中性化性别角色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因此要积极引导独生子女的性别角色从中性化向双性化转变。  相似文献   

2.
独立与传统:"80后"性别角色的双重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当代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走过文革时代的母辈们的性别体验,纠合转型期社会的竞争性与资讯的开放性等多重因素,使得"80后"青年男女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独立"与"传统"并存的"双重标准".本文通过双其复杂成因的解析,揭示双重标准所带来的逻辑予盾与难以避免的两性突,提出只有扬弃"男强女弱"传统性别刻板观念,才能建设真正平等的两性和谐.  相似文献   

3.
周爱萍  刘金双 《思想战线》2013,39(1):143-144
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gender stereotypes)是指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广告中有着固定而不同的角色要求。性别角色定型也即是性别刻板印象,具体地说包括性别气质和性别角色,性别气质是两性被社会所认可的表象、行为和性格等,它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基础。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的内容,把社会认可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灌输给儿童,儿童在这一环节中再将社会的性别认同和个人的性别认同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自己的性别认识和认可。一、性别角色定型化:电视广告向儿童展示的内容(一)权威化抑或魅惑化:男性与女性的病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性别地位和性别角色两个视角,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男女两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数量、层次、院校类别、专业选择等方面的差异,认为,尽管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不能否认,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男强女弱”的性别差异状况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路雯清 《前沿》2012,(2):101-102
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04年4月到2011年6月共86期《男人装》杂志的封面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探讨女性的社会性别及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思杭 《前沿》2012,(16):181-182
伴着成长的步伐,迪士尼动画将不同国度的童话、民间故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人物塑造为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动画中男女形象的变迁具体表现在男女性别角色定位、角色主体意识、角色平民化等方面,通过对迪士尼经典动画的内容分析以及对迪士尼动画设计和儿童教育的参与者访谈,探讨男女形象变迁对受众的性别认识和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儿童群体.形象变迁体现了性别秩序及权利的分配,是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一种表征,充满着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人口发展也遵循自身的规律,这就是人口性别比例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规律。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性别比例绝对平衡是很少见的,要么是男多女少,要么是女多男少,但不管怎样,在非战争年代男女性别比例在总体上来说应该是基本平衡的。男女比例到底多少算是正常呢?国内很多人口专家认为男女性别比例(女性为100)93—107为正常值,但国际上通常把104—107作为新生婴儿性别比例的恒定值。人口性别是否协调,直接影响着人口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对人口性别比例的研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为了让更…  相似文献   

8.
性别社会化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性别差异和性别不平等的塑造与传递。社会结构不但把性别规范作为性别社会化的目标,同时也通过家庭、同伴群体、媒体等各种社会因素来塑造性别社会化。影响性别社会化的深层结构是经济生产领域中的性别分工秩序。工业生产型社会向服务型经济社会的转变,促使更多妇女进入服务业,并影响了男女性别的分工秩序。因此,来自职业社会化的性别无差异研究,开始挑战性别社会化对于性别社会差异的强调。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他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同辈交往方面的共同点要远远多于其相异之处,其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少受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的束缚;青少年在同辈交往中存在性别隔离现象,但在该问题上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并不一致;青少年对同辈的男性气质特征认可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一个葬礼的个案考察,分析了农村人情仪式活动中的性别分工状况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与性别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仪式性活动还是非仪式性活动中,性别分工都呈现男主女辅的情况,且性别分工明确而严格。仪式活动中性别分工极为严格,并通过神秘化的性别禁忌,维持男性中心的父系传承体系,而将女性完全排斥在家族重大事件之外。非仪式活动中性别分工相对不那么严格,但仍旧有习俗的制约,这种性别分工与农村的父系家族格局密切相关,主要由男性体现人情关系网络,女性交往被隐藏其中,其背后仍旧具有男主女辅的性别等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男女平等内涵与目标的哲学基础及社会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男女平等内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进行了研究。认为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调整两性关系的社会法则,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它的灵魂支柱,就不可能科学地诠释它的内涵,界定它的目标与特征等一系列属性。哲学是解析这一切的金钥匙,社会学则是寻求其准确定位不可缺少的方向盘。在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男女平等概念只能是相对的、与时俱进的;也只有符合社会存在实际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目标定位才是科学的、可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坚持八项原则,才能推进男女平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健康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健康公平性的性别特征是性别平等与否的重要特征。本文利用2000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历年人口和卫生统计资料以及其它相关调查结果,对健康公平性的性别特征、地区和城乡差异进行分析。结论认为健康水平、卫生保健服务利用在性别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女性与男性相比健康水平更低,健康服务的利用更为有限;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卫生保健服务利用与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妇女相比相对处于劣势。说明中国妇女公平享有卫生保健和提高健康水平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3.
广告文化的性别建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文化带有鲜明的性别属性,而两性也被广告文化所规定,接受广告信息并依此而进行的消费活动实际上成了“性别训练”,在整体上并不客观的性别展示只会歪曲人们的性别意识。广告文化对女性的贬损表现在对女性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否定,女性形象在广告文化中被物化了。广告文化所建构的女性典范形象在现代广告传媒的推动下很容易成为某一特定地区团体的经验,最后形成一种类型化的社会性格。这要求女性保持独立的、自主的意识,正视造成性别差异的文化结构,透析男权意识形态对广告文化的支配法则,并拆穿广告文化所散布的性别迷思,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颠覆广告文化所建构的不平衡的两性权力结构,帮助女性摆脱男权社会的宰制,实现性别构成和性别特质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关系,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对妇女发展权的赤裸裸的剥夺,参加社会生产是妇女回归社会、获得发展权的开端,在国家的发展政策中纳入性别观点,使妇女和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促进并享受社会发展是实现发展权、进而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环节。目前恰恰就在就业、参政和继续教育等和发展权维护有关的问题上,上海妇女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促进、维护和实现妇女发展权,不仅能大幅度提升妇女社会参与的能力与实力,也能大大加快社会民主法制的进程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东方时空》94天播出收视纪录的分析,作者认为这个屡获殊荣的名牌栏目,仍然承载着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规范,是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的建构者和传播者。它对观察世界方式进行的倾向化处理、对被采访人的选择和嘉宾的邀请、对内容的裁剪和去存,反映了一种性别的偏见。从《东方时空》这个窗口,可以使人了解到目前我国主流媒介对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两性问题的途径--"对话"通达两性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权的文化传统和刻板的角色规范,在贬抑女人的同时,也使男人面临强大的社会压力。为改变不合理的价值规范和社会偏见,男女两性都做出了卓越的努力,向传统的价值社会发起了强有力的抗争,但事实一再地说明,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建构一个符合两性愿望的社会构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相信“凡真实的人生都是相遇的”,认为男女两性若要实现相互的和谐,最佳途径是选择对话,通过对话实现两者本位属性的回归。两性问题应由两性共同解决,对话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19,(3)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has proposed and resolutely implemented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constantly explored and implemented way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and the women's all-round development.in enacting laws, formulating policies, drawing up plans and deploying work,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prac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enders and the special interests of women, promoted women's equal exercising of their democratic rights, equal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qual enjoyment of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provided stronger systematic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for women'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而两性关系是否和谐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型的男女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性别关系具有差异性与非对抗性、平等性与公正性、互补性与共赢性、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性等特征。培育和谐的性别关系必须弘扬先进的性别文化,加大法律创新的力度,提升妇联组织的作为,加强两性主体的协作能力,这样才能使和谐性别关系的建构成为政府的目标和社会共同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两性和谐的哲学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两性关系而言,两性和谐一直是人类社会向着本真状态和理想状态发展的永恒追求。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对两性和谐历史形态及其它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对两性和谐进行哲学层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妇联在承担政府推进性别平等职能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背景和依据、职能内容、作用与成效方面探讨妇联在承担政府推进性别平等职能的作用问题。认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参与立法促进法律的性别平等、在制定和实施有关妇女的规划中推进性别平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和倡导、在中外交流与合作中促进中国妇女/性别平等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促进家庭性别平等和改善女童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