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垄断与规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内生单一市场结构和规制需求,但这种规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以及政府通常使用的,对外在厂商行为即进入自然垄断产业的进入行为进行管制,而是对在位厂商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使在位厂商在价格、产品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供给行为真正反映自然垄断产业特征,即单家经营成本最低与社会福利最优的要求。这种规制之所以是内生于自然垄断产业本身,就在于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形成垄断,而垄断自然会使理性的在位厂商在损害社会福利的情况下最大化自身福利。  相似文献   

2.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理论分析与实践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宏超 《理论学刊》2004,(12):57-61
从 2 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 ,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在自然垄断产业实施规制改革 ,放松规制、引入竞争成为各国自然垄断产业治理思路的主流。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模式主要有四种 :引入竞争的模式、横向拆分的模式、业务分离的模式和引入非公有资本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本质上就是一种具有垄断性质的权利,它的运行机制中包含了垄断的诱因。文章通过研究知识产权导致垄断的内在诱因及其各种表现形式,从知识产权外部规范和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设计两方面提出了解决知识产权所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石玉洁 《党史博采》2009,(7):22-22,26
多年来,电信业的重组一直饱受关注;国内外对于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和政府规制也有丰富的研究结论.本文贴合中国电信业的实际,对电信产业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电信业的重组一直饱受关注;国内外对于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和政府规制也有丰富的研究结论。本文贴合中国电信业的实际,对电信产业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管制的成本与收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利 《唯实》2003,(6):35-37
对于自然垄断产业的进入管制 ,经济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客观分析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管制的成本和收益 ,为决策者有效地制定政策和法规 ,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垄断性产业的规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垄断领域规制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做法。中国垄断性产业的改革严重滞后,原有体制下的许多僵化和扭曲现象继续存在,经营绩效距消费者和所有者的要求相去甚远。重构自然垄断性产业规制体制、进一步完善价格规制、引入竞争激励规制以及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已成为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行政性垄断是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凭借其经济管理权力,对经济性活动进行排它性控制,排斥和限制竞争的行为。行政性垄断破坏了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立。深刻分析行政性垄断产生的原因,找到规制行政性垄断的方法,是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公用事业行业的垄断及其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彬 《探索》2006,(1):91-94
公用事业行业垄断的成因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中国公用事业公垄断兼具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的双重特性,不适合于以“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二元结构进行分析,应采用“市民社会———团体社会———政治国家”三元结构来分析。从当前争论的焦点入手,依据政府规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揭示公用事业行业的自然垄断产品技术经济的独特征,规制垄断价格这个标本兼治的关键,再造公用事业行业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从总体上看,垄断可以归纳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包括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两大类。这两类垄断在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现象中特殊而主要的表现形式。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对行政性垄断,除了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是当代中国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的产物,它的存在严重扭曲了市场竞争,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规制行政垄断应建立统一的可竞争市场,构建合法、高效、科学、稳健的行政权力运作机制,建立和健全反行政垄断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自然垄断合理性理论及实践的革命,传统模式下,自然垄断企业的过去与现实已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文章从法律的角度思考自然垄断的相关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理论创新、产业改革的经验,并引入部分经济学概念论证自然垄断企业反垄断的法律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国有企业垄断的主要形式。行政垄断规制改革的措施是:采用激励性规制措施,提高规制效率;引入竞争前提下的民营化;完善管制法律体系,建立独立规制机构;正确选择管制与民营化的顺序;改进反垄断法立法观念。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体制下,自然垄断产业由国有企业独家垄断经营,垄断造成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公众是劣质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在世界范围内自然垄断产业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中国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机制,在反思和吸取其他国家管制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政府管制改革成为大势所趋,公众参与则是其中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公用企业管制机制是以所谓的“公用企业合法垄断理论”为依据的。我国的公用企业管制机制也是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的。这种机制虽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其存在之合理性,但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推进,其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弊端逐渐显明。因此,对公用企业进行管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改革的途径是在借鉴西方国家公用企业管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打破自然垄断,重塑公用企业的管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认为知识产权虽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但其在没有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刺激和激励相关权利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知识产权领域的有害垄断从危害上看和传统意义上的垄断并无实质区别,却并未纳入反垄断法的视野。对这种有害垄断进行规制之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从知识产权保护与规制知识产权有害垄断的价值取向上进行考察.确定两者在对社会公共利益即公益性的追求上的一致性,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规制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在华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在华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表现及其特点分析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开放国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 ,跨国公司的投资对于改善我国资产质量 ,提升产业结构 ,形成技术溢出效应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 ,由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 ,因此 ,在给我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跨国公司也凭借其经济优势 ,实施了大量垄断的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 ,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利益。(一 )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行为。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是指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  相似文献   

18.
寻求垄断规制与发展规模经济的立法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宏 《探索》2004,25(3):143-144
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设想由来已久,但反垄断法迄今未能出台。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担心垄断规制对发展规模经济将产生抑制作用。毋庸置疑,垄断规制与发展规模经济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如果采用低度立法的原则,对企业的合并和企业市场支配地位进行合理控制,不但垄断规制与发展规模经济二者可以兼容,而且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遏制跨国公司的垄断势力,改善国家的财政以及宏观调控不无好处。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提出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1993年9月,第八届全国人…  相似文献   

19.
对发达国家电力市场结构模式及其转换的考察分析显示,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自然垄断产业自上而下的市场化改革,需要通过一条自下而上逐步完善的渐进式道路来实现.多元化市场经营主体是自然垄断产业实现有效竞争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以结构性分离和放松管制、引入新竞争者为主、行为性方法为辅的多元化市场重构,是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途径;自然垄断产业的多元化市场重构必须与多元化产权改造相结合;政府规制应当收放结合,改造现有的规制机构,进行多元化的规制模式改革.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模式的选择不能一刀切,改革应总体设计、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由于计划经济、利益分配多元化、法制建设滞后等原因,现今我国经济中存在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严重的行政垄断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了经济效率,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加重了社会腐败与两极分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彻底的政企分开,注重程序控制与实体审查相结合,完善与强化监督体系,应是有效规制行政垄断的重要手段与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