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突破苏联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国际原因  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弊端的暴露以及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封锁禁运,这是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可贵的探索     
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如果说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缺乏经验,曾经参照苏联模式的话,那么,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便察觉到了苏联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来。毛泽东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  相似文献   

3.
刘琳 《求实》2002,(Z1)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的实际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理论架构。一 毛泽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主要是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 ,研究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开始 ,毛泽东就将主要注意力放在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上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发展问题的思想。第一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许顺富 《探索》2005,(6):19-23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模式选择中,始终抓住了中国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时代特征,设计了一个后来居上的“赶超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他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模式选择,在某些方面突破了苏联现代化的经验,提出了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新思考,具有宝贵的理论价值,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奏。但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留下了急于求成的遗憾,产生了历史性的失误。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去年底,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围绕着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奠基者。 第二,毛泽东最先发现并指出了苏联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记东 《党史文苑》2007,7(11):36-3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发展模式上开始了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点"的探索;从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转变;从发展步骤上开始了从"赶超战略"到"两步走"战略的探索;在发展机制上开始了从"优先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毛泽东探索的曲折历程 毛泽东在1956至1966年的10年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错误逐渐占了上风的过程。 1956年至1957年夏是探索的开始时期。探索是从突破苏联模式开始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党和毛泽东及时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我国经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八大前后分别作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这一时期,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是初步的,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突破苏联模式。但是,他的立足点是建立在走自已路的基础上,方向是正确的,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成果突出,成就显著。然而,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并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看法,致使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出现严重曲折。这些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毛泽东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中国经济建设实际情况,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独特见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思想。一、根据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化变革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启动、发展。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使古老的东方大国启动了现代化的巨大转变,20世纪在苏联模式影响下新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7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准备和飞跃两个历史阶段,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与以往世界历史上的两大发展模式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避免了资本主义模式无法克服的内外危机,又超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性局限。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合乎时代要求、适应人民需要、作出世界贡献的光辉道路,在21世纪的世界大变革中具有重要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1)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确立起来 ,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结果。由于受苏联模式的束缚以及缺乏现代化经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认识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中 ,长期缺少具体的和阶段性的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现代化的现实目标 ,是我们党长期犯“左”倾错误原因之一。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 ,从中国实际出发 ,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在现代化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 ,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 ,并进行国际比较 ,从而对中国现代化战略进行调整的结果。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模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突破苏联模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在《论十大关系》写作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国情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系统辩证法的独特方式抓住和论述了影响全局的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高度提出了重点论与两点论和谐结合的对立统一论,为突破苏联僵化模式、建立中国新型体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力图开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当时不可逾越的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启动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既能实现现代化的启动又能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现代化模式的大胆探索和勇敢实践.这一现代化模式在真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为中国的不断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艰辛探索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构建是以突破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开始的。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在 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中是一个具有普遍影响的模式 ,这种经济体制模式是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 ,它不可避免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仿效的蓝本 ,毛泽东经过深沉的理论思考和认真调查研究之后 ,到 1955年底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问题 ,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艰辛探索的历程。这一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 :取得初步成果的探索起步阶段 (1956— 1957年上半年 )。第二阶段 :正确与错…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为苏联遵循社会主义理论建国提供了基础并由此开创了不同于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道路。新中国师从苏联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许多挫折。改革开放正是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实事求是、科学分析后突破现代化道路瓶颈的应对决策,在成绩斐然的建设成果背后,也完善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理论,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7,(8):55-55
马龙闪在第389期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邓小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对这些重大突破.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对斯大林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模式论的突破;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创造,对苏联社会主义“超阶段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呢?《理论视野》发表中央党校组织部副部长赵长茂教授的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是"中国特色",而"特色"来自于比较。"中国特色"应当是和"苏联模式"相比较而言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新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贤娇 《求实》2007,3(11):77-79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失效,说明"西方模式"不具有完全的普适性。与此同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却蓬勃发展并创造经济增长奇迹。这说明中国在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说明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经过近3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和社会模式。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或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二是合理地利用资本主义;三是社会主义中国模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