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内涵和适用范围的不断丰富和扩大,诚实信用原则已成为一项含盖公、私法域的重要法律原则。对刑事诉讼中引入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进行探讨,有利于制度层面对在刑事诉讼中构建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对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诚实、善意。这项原则在很多国家已被承认 ,但我国民事诉讼法上尚未将其确立为一项法律原则。学术界对于是否应该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该项原则 ,也有不同的意见。从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补充漏洞、完善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分析 ,我国应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该原则。  相似文献   

3.
诚实信用原则是私法领域特别是民法领域内的"帝王条款"。它原本属于道德规范中的概念,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是一种信守承诺的责任感,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它作为法律术语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后渐渐扩展为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诚实信用原则能否在公法领域内的民事诉讼法中适用,以及如何运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对于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尚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而澄清这些误区,对民事诉讼理论和立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对当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种基本原则在我国民法中被确立 ,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民法的众多具体法律制度 ,法律规范及司法实践中 ,诚实信用原则被加以实施。在维护交易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以其所负载的价值涵摄全部私法法域。诚信原则浸染在《商标法》中,存在着深刻的理论根据。诚实信用由道德转化为法律,其基本途径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一是制定成具有弹性力的原则性规定;一是将其作为基本原则蕴涵在法律规范中,制定成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规范。通过后一种方式,《商标法》将诚实信用原则贯穿于其法律规范中。  相似文献   

7.
质疑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个社会对诚实信用的呼唤,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也成了民事诉讼法律界一致的呼声.但对当事人来说,中国目前的诉讼构造似乎还没有达到当事人主导的程度,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辩论权保障还不如人意时,建立诚实信用原则是缺乏基础的.这一点从我国的法治环境,其确立的法理基础,民事诉讼自身运行的特点以及与民法的比较分析等多角度也可以看出,而且此原则也不适合统率整个民事诉讼本身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诚实信用原则是各国民法领域的一项普遍指导性的法律原则,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以诚实信用原则作指导。为此,必须以“入世”为契机重树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9.
诚信原则的内涵和外延既不是绝对确定的,也不是绝对不确定的,而是相对确定的。诚信原则既是守法原则,也是司法原则。应从这两个不同层面认识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信用原则从内涵上看,是指善意真诚、守信不欺、公平合理的心理状态、价值准则、行为规则和行为事实。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市场交换的产物、为市场经济所必需,而且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它已跨越私法的范畴而进入公法领域,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立法和实践上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基本原则地位。诚实信用原则作为道德上的义务和法律上的义务,不仅要求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实施应以诚实信用为基础,而且要求政府具有廉洁高效、取信于民等诚实信用的本质和形象;它不仅是行政主体的法律义务,而且也是对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对我国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要求现阶段我国的法理学、法学研究,也应以"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范式"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范式"。"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范式"要求发挥法在实现和维护社会公认的公平公正、协调社会矛盾和解决纠纷及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手机短信发送数量惊人。手机短信作为证据已运用于各种刑事、民事案件中,其作用不可忽视。手机短信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经由通信网的业务承载平台传输的,其发送方或接收方中至少有一方为手机用户的,能在手机上以文本、数字、图画、声音或者多媒体等形式展现出来的电子信息资料及其派生物,其性质是电子证据。本文从手机短信技术原理出发,全面阐述了手机短信的存储方式和主要特征,认为手机短信证据是一种特殊的电子证据,并提出电子证据应当被列为一种单独的诉讼证据,并对手机短信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收集和保全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论村民自治异化及其法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实践中由于制度设计、传统体制的惯性和自治主体素质等多方面原因使其在自治主体、功能和权力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异化现象.克服村民自治异化,不仅要完善制度供给,强化组织保障;而且还要贯彻村务公开,加强程序保障,建立有效的司法保障机制;更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提高村民自治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法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一“万古不易”的经验 ,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行政过程论 ) ,在注意总结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的基础上 ,揭示其相互联结的各方情况和特点 ,强调以专家的视野为依托 ,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外部观察和监督为途径 ,以科学、民主、法治的程序机制为保障 ,对国家科研项目的规划、立项、执行和评估等全过程实施监理 ,并以此观点为理论指导 ,系统地架构了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过程论  相似文献   

15.
法学研究分为不同的学术流派,从研究路线来讲,两个最具有典型性的路线是人类学路线和哲学路线。从人类学路线来研究西北问题,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也较可能做出原创性贡献。近年来,身处西北的法律学人已日益重视这一问题,也做出了一些贡献,这对于形成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西北法学流派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北地区的法律学人完全有可能以地域为范围、以地方性问题为内容、以关注西北地区所面临的独特的文化或秩序构造方式和西北发展中独特的法制建设问题为基础、以热衷于西北地区或甘肃地区的学者为主体.建立陇派法学。  相似文献   

16.
问题意识是人类认识实践世界的必然路径。合法的问题意识是真问题导向的、完整的、实用主义的、独立自主的思维范式,在其框架下,一切知识作为素材,具有平等的地位。法学领域中问题意识范式的转化,引发了一系列法学研究方法革新的连锁反应。论题学的复兴在法学方法中带来了法学问题意识的回归;商谈理论为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作为特殊问题的法律难题提供了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依据;领域法学在中国法学界异军突起,体现出问题意识视阈下,中国法学方法的本土化创新。问题意识下法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弥合了事实与规范间的张力,提高了法律规范指导实践的功用,但并不意味着与传统法学方法的决裂。新的方法主要担当传统法学方法的辅助角色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国家应立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适用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本文认为,在行政法律规范对行政管理事项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时,行政规范性文件可以创设新的权利义务;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上,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高于下级行政机关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应承担起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之责。  相似文献   

18.
侦查权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侦查是从保全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两个方面为起诉作准备的一个重要的诉讼阶段。侦查权是一种行政性权力 ,只能由警察机关来行使 ,具有强制性、效率性、法治性和秘密性。侦查权独立于公诉权 ,但是受公诉权领导 ,对立于辩护权 ,并接受司法权的制约。在侦查程序中应当处理好各种权力的关系 ,形成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构造  相似文献   

19.
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供由历史上的“证据之王”生成的“无供不录案”证据规则到口供未经补强不得定案的证据法则 ,出现了口供证据适用的反叛 ;随着诉讼程序正当化和人权保障的深入 ,补强证据法则也由强化自由心证的实质规则转化为自由心证的例外形式规则 ,实现了口供证据适用的超越式革命。口供补强证据在设定证明案件事实并增强或担保口供证据的基础上 ,应当构建口供补强证据的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 ,完善口供补强证据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世界环保发展史上有过三次污染企业大转移,其中我国改革开放后发生污染企业自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城市向农村转移,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于理论上的误导和立法上的缺陷,我国污染企业转移大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正本清源,完善制度建设和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