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技术诀窍的概念及其与专利的区别技术诀窍是英文know-how翻译过来的,也有人译成技术秘密或专有技术。对于什么是技术诀窍,它的概念、范围、法律性质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为发展中国家拟定的《保护发明模范法》中规定“‘know-how’是凭经验或技能产生,在实际中尤其是工业上适用的技术情报、数据或技术知识。”1961年国际商会(ICC)理事会上通过的《保护技术诀窍标准条款》对技术诀窍所作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Know-How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国际技术贸易中,Know-How的法律地位成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几年前,我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时,曾有人把Know-How与专利混为一谈。后来,为了区别二者,又把Know-How改译为“专有技术”。实际上,这仍旧没有把二者区分开。因为,专利本身也正是一种专有技术。Know-How与包括专利在内的一切其他专有技术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为不致混淆,本文中我暂用Know-How的音译——“挪号”。  相似文献   

3.
技术秘密又称专有技术,英文名称为“Know-how”。技术秘密作为一种能够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诀窍、方法或经验,具有一定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作为一种技术的存在形态、比专利技术更为广泛,更为普遍。正因为如此,它已经成为国内外技术贸易的重要对象,同时也已成为人们侵犯的重要目标。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技术秘密的保护,相继制订了有关法律和法  相似文献   

4.
王晓韧 《科技与法律》2007,(2):I0013-I0016
西安市重型机械研究所商业秘密一案,是陕西省第一例经侦察机关立案并已经移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的涉嫌侵害商业秘密罪刑事案件,此前陕西省也发生过多起类似的技术秘密侵权并足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立案,致使侵权人逍遥法外,或仅进行少量的民事赔偿,而权利人损失惨重,一些厂家甚至一蹶不振,技术秘密的法律保护受到严重损害,这对于本来经济、技术就较为落后的陕西省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所以本案的进行对于陕西省包括技术秘密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乃至陕西省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从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对本案所涉技术的秘密性的鉴定过程,分析技术秘密的秘密性的含义和证明方式,总结技术秘密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填补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空白的若干问题张慧霞一、技术秘密保护的立法构想(一)技术秘密的含义和特点技术秘密译自英文“know-how”,即“知道怎么做。”与know-how相似的还有一个概念“Trade-secret”,即“商业秘密”,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案件追踪     
原告北京一得阁工贸中心是一家专门生产墨汁、印泥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生产的“一得阁墨汁”、“中华墨汁”属于国家级保密项目。被告高辛茂在原告处工作期间,熟知一得阁墨汁的所有配方、工艺、诀窍、原料等技术秘密,并熟知原告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秘密。被告北京  相似文献   

7.
《法学》1989,(10)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市场日见繁荣。技术作为一种商品,已被社会所公认。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海外商人对于他们专有技术如何能在我国得到保护尤为关注,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对专有技术的法制保护体系,才能创造一个吸引外资、外技的良好投资环境。一专有技术,本是相对于“公知、公用”的通用技术而言,应该包括专利技术与非专利技术(或称技术秘密、技术诀窍。下同)两部分。一九八三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相似文献   

8.
专有技术,从科技角度,又称“技术秘密”“技术诀窍”;从商品角度,也称“商业秘密”。这是科学技术随经济发展日益商品化的产物,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补充。我国早在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项中就有规定专有技术“是指未公开过,未取得工业产权法律保护的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备、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当时仅限于产业性信息,而不包括诸如市场行情、购销渠道、促销手段以及企业管理、广告、财务等商务性信息。  相似文献   

9.
作为商业秘密之组成部分的保密技术信息——或称为技术秘密,因其在经济竞争中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了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得到法学家的重视。然而,面对这一领域内的一个基本问题:技术秘密与其他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的分野发生之场合,法学界对此结论不一。这一问题似乎成了一个“你不问我还明白,你一问我反而胡涂了”的问题了。而试图以这个问题为界定技术秘密权构成的理论基础,展开研究应当如何设计法律制度以保护技术秘密权利,就更是只有求助于“权威理论=本真理论”这一荒谬的逻辑了。  相似文献   

10.
秘密性是商业的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如何确认商业秘密的秘密性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从商业秘密的含义及特征看秘密性广义上商业秘密包括所有生产领域及商品流通领域未经公开的经营信息及技术信息;狭义的商业秘密仅指经营信息。多数国家对商业秘密作广义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的不断发展,以“技术秘密”为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以谋求比现有法律保护下的一般知识产权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已不是秘密的秘密了,而且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许多前辈及同行已探出不少技术秘密的“秘密”,然而笔者仍有趣循着先行者的足迹,去试揭那盖着“技术秘密”真面目的神秘的面纱。一、技术秘密的产生技术秘密的产生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商业秘密作为法律术语最早出现在民书诉讼法第66条、第120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商业秘密,主要指技术秘密、商业情报及信息等,如生产工艺、配方、贸易联系、购销渠道等当事人不愿公开的工商秘密、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佛10条明确揭示了商业秘密这一概念的内涵。该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商业秘密具有如下特征:1.秘密性。…  相似文献   

13.
“技术秘密”这一术语来自英文的“Know—How”一词.它在技术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际技术转让和国内的技术合同中可以单独作为合同的标的,也可以与专利许可相结合.据统计,目前国际上的技术转让,附有技术秘密的专利许可协议占60%,单纯的技术秘密转让占30%.我  相似文献   

14.
浅谈技术秘密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立法已明确技术是一种商品,从而改变了过去不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技术成果可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传统观念。198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的施行,更是极大地扩大了我国技术市场的开放。于此同时,各种技术纠纷也给技术市场的健全带来了一系列的;习题,其中因技术秘密而引发的纠纷在审判实践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遗憾的是我国对技术秘密的保护至今没有一部具体的专门法律、法规可循。技术合同法对“技术秘密”尚未提及,故对技术秘密的保护只能参照对非专利技术的有关规定。因此,如何正确审理技术秘密纠纷案件,切实保护技…  相似文献   

15.
所谓技术秘密,是指在工业生产或其他产业生产中能够直接使用的某种技术,或者是为实施这些技术而必需的某种技术知识、资料或经验,并且必须是发明和利用这些技术的人在当时仍保持着这种秘密。实际上,就是一种没有公开的技术知识。技术秘密是否属于“财物”,能否成为盗窃罪的侵犯对象,这在国内外刑法学界中是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未公开信息的商业秘密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并具有实用性。它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商业秘密的特征包括秘密性、价值性和独特性。我国现在也已基本建立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体系。在我国,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采取行政制裁、民事制裁以及刑事制裁等手段加以制裁,包括民法上的及刑法上的。与Trips相比较,我国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中商业秘密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商业秘密法的发展来看,商业秘密的内涵呈现出从秘密性、实用性至秘密性、价值性和管理性再至秘密性和价值性的一个变化过程,而我国有关法律及规定明确认为商业秘密在内涵上需要具备秘密性、实用性、价值性和管理性四个构成要件。从两国的规定看,两国对商业秘密内涵的理解在新颖性、实用性、管理性三个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18.
一、技术秘密侵权的构成及其种类(一)技术秘密侵权的构成技术秘密侵权指的是未经权利人允许,擅自使用、转让、公开权利人所持有的技术秘密,损害权利人利益的行为。技术秘密侵权应当具备以下构成要件:1.权利人权利合法。一方面被侵害的技术权益必须是技术秘密或含有技术秘密,技术秘密的存在是侵权行为认定的前提。另一方面权利人以合法的方式取得技术秘密,包括自行研制、委托合作、开发、合同转让等。2.行为人主现有过错。过错是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处于一种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行为人实施技术秘密侵权行为时一般基于故意,过失亦可…  相似文献   

19.
赵玥珑 《法制与社会》2013,(32):246-247
传统刑法对于盗窃行为是否必须是“秘密取得”一直是似是而非,按照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秘密窃取是盗窃的客观要件,然秘密性却一直存在主观与客观两个不同的判断标准,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案例更是不断加深了这两个判断标准之间的冲突,要想获得一个统一的秘密性的认识变得更加困难。秘密性应当是在法规范体系的角度内,行为本质意义上的关于行为行为状态属性的概念,它是相对性的也是多角度的。  相似文献   

20.
法学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引用“通用译名”的问题。译者、编者、读者都希望译名统一,稳定和规范。于是“通用译名”便在稳定中通用,至于是否规范,往往易于被忽视。人名、地名、一般“名从主人”,多为音译,并不涉及含义,同一个人名或地名,只要语音大体相符,使用哪一个同音汉字,影响并不太大。但有些专名术语却不同了,要是涉及到原意,如果“通用译名”欠妥甚至有误,通用下去,就很难作到逐渐使译名规范化。下面仅举数例。一、关于Civil Body Polilic的译法。根据《世界历史词典》第62页对《五月花号》的解释,这个术语译作“公民团体”。这显然有误。Civil Body Politic应译为“公民国家”。从这个术语的来历看:16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