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持续上升的离婚率导致夫妻之间对婚姻的不安全感不断增加,社会上出现了“夫妻忠诚协议”.并形成一种现象.文章研究认为应当在判断“夫妻忠诚协议”的原则和相关规则的有效性的前提下,判定夫妻忠诚协议的有效性,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判断其“无效”或“有效”,且要具体分析夫妻忠诚协议的形式和内容,应当在婚姻忠诚协议的实际价值和社会效果的基础上做的认定,从而帮助我们正确客观地看待夫妻忠诚协议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今,离婚率的提高使得夫妻之间对一种契约性协议越来越重视,即夫妻忠诚协议.这种协议也是对抽象化规定“夫妻之间应互相忠实”的具体体现,而该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法院判决离婚案的结果.本文主要对夫妻忠诚协议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阐述了夫妻忠诚协议具备法律效力所依据的基础理论,最后从婚姻契约角度对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忠诚义务一直被认为是夫妻之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义务,但是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各种诱惑对婚姻稳定性的冲击越来越大,一些夫妻开始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来达到稳定婚姻的目的。而夫妻之间签订了忠诚协议并不意味着婚姻就能稳定地持续下去,在近年来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涉及到夫妻忠诚协议的也是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夫妻忠诚协议:价值认知与效力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夫妻忠诚协议是亲属法中的前沿问题。不仅学界对其性质界定莫衷一是,就连司法界对其效力判断也南辕北辙。为衡平“夫妻忠诚协议”当事人的利益,矫正认识误区,统一司法实践中的效力判断标准,有必要对夫妻忠诚协议进行价值认知、性质界定,它将有助于夫妻忠诚协议纠纷的顺畅审理,促进婚姻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魏月霞 《法制与社会》2013,(25):266-267
夫妻忠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婚姻的契约性、婚姻的伦理性和道德的法律化为承认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关于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司法适用不统一,影响了法治的统一和司法公正,亟需从立法上对夫妻忠诚协议法律效力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忠诚协议”公证是否可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忠诚协议”?目前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定义,笔者举一例说明:一对夫妻结婚时签定如下协议:“夫妻双方结婚后自愿签订此协议。夫妻双方要互相尊重,任何一方都不得有婚外恋情况。如发现一方出现婚外恋行为,将给予另一方20万元的赔偿金,并在离婚时不得阻挠,而且放弃对孩子的抚养权和家里房产以及其他财产的全部所有权。”这便是典型的“忠诚协议”。简单地说就是指夫妻之间对双方在婚姻中负有忠诚义务的约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忠诚协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法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议。我国公证界对这种“忠诚协议”的态度也是非常谨慎的。目前我国大多公证机构对此类“忠诚协议”的公证申请一般是拒绝受理的。  相似文献   

7.
浅新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恋爱观和婚姻观也不断在发展和变化,婚姻不仅仅只是感情的结果,人们更多考虑的是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同时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升高,婚姻双方对婚姻的不安全感也在不断攀升,此时夫妻忠实的重要性得到加强和重视,而限制忠诚的条件却从感情发展到了经济,权利等方面。此时单纯的道德调整无法满足当事人对于夫妻忠实的要求,夫妻忠诚协议应运而生。本文首先明确了夫妻忠诚协议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别从婚姻的本质和法律的层面介绍了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依据和优势,同时也分析了这种协议的局限性,最后从公证结构和法律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充分发挥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思 《法制与社会》2013,(14):237-238
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学界莫衷一是,但在现实生活中夫妻忠诚协议已被广泛应用,其效力也得到过司法认可,因此有必要对已经存在或即将订立的忠诚协议进行规范,从而完善我国婚姻损害赔偿制度,减少法律的不确定性对缔约当事人造成的损害。本文拟从现行法律规定出发,对现有夫妻忠诚协议内容的有效性进行解读,以期为完善夫妻忠诚协议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夫妻"忠诚协议"引发的纠纷频繁发生,在现行法律未提供明确规范的情况下,无论是法学界还是司法界对此都存在极大争议,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典型代表。最高法院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起草过程中,也终因理论上争议太大及实践中操作的复杂性而对夫妻忠诚协议保持了沉默。本文通过研究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衡平夫妻忠诚协议当事人的利益,矫正认识误区,统一司法实践中的效力判断标准,对夫妻忠诚协议进行价值认知、性质界定及规制思考等进行深入探析,对于夫妻忠诚协议纠纷的顺畅审理,促进婚姻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章法 《检察风云》2006,(10):50-51
为了捍卫婚姻的忠贞,湖南省益阳市一对各自曾离异的再婚夫妇在缔结秦晋之好后,订下了“夫妻忠诚”的盟誓,并确定了5万元的违约金。而婚后不久,妻子在发现花心丈夫的婚外情确凿证据后,愤怒地将不忠丈夫告上了法庭,由此引发了一起违背“夫妻忠诚协议”而支付高额赔偿金的奇特官司  相似文献   

11.
王晓雪 《法制与社会》2010,(24):273-273
在离婚率不断攀高的今天,渴望婚姻又害怕婚姻不忠的人们为了增加婚姻的稳定性,选择用"夫妻忠实协议"来捍卫自己来之不易而又显脆弱的爱情和婚姻,为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买一个"平安险"。然而是随着"夫妻忠实协议"的流行化驱使,由于各地区法院对于该协议的效力存在不同的认识,造成了类似案件判决不一的司法尴尬,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本文从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夫妻忠实协议"的效力争议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立法实践从该协议的性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方面对协议的效力判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婚恋观念的变化,婚姻双方对婚姻的不安全感也随之增强。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形势下产物的忠诚协议应运而生,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夫妻所接受。忠诚协议的约定内容,有些符合法律和道德的精神,有些却侵犯了公民人身或其他权利,因此,关于忠诚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为了维护正常的婚姻关系,夫妻双方经常在婚前签订一份“忠诚协议”,在一方违背夫妻忠诚义务时给予受害方违约金或者赔偿金。对于“忠诚协议”的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颇大的争议,本文就将结合婚姻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从道德、婚姻法目的、人身契约等角度对协议的效力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章法 《法庭内外》2006,(6):39-41
湖南省益阳市一对各自离异的再婚男女在缔结秦晋之好后。为了捍卫婚姻的忠贞,立下了“夫妻忠诚”的盟誓,约定夫妻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应互敬互爱,对家庭、配偶、子女有责任感,如出现婚外情等不道德行为,将赔偿无过错方5万元的违约金。婚后不久,不忠丈夫就撕毁契约,与多名女子暗度陈仓。妻子秘密“捉奸”,在调查到花心丈夫的婚外情确凿证据后,愤怒地将不忠丈夫告上了法庭,由此引发了一起违背“夫妻忠诚协议”而支付高额赔偿金的奇特官司。  相似文献   

15.
鲁雅清 《法制与社会》2011,(20):287-288
夫妻忠诚协议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法学界的广泛关注。从忠诚协议的本质分析,可以认为忠诚协议实际上是以约束人身关系为目的,以财产关系变动为结果的契约,忠诚协议的违约金应属于违约赔偿。基于这一前提,本文结合我国的立法原则和立法精神、相关案例背后蕴含的法理以及国外的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法规提出了部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界定了有关夫妻忠诚协议的基本概念,评析了有关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两种学说,本人认为判定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问题时,应该在遵循判定"协议"效力的相关原则与规则的前提,不应该"整齐划一"的认定其为"无效"与"有效"两种情形,应具体分析夫妻忠诚协议的形式和内容,立足于夫妻忠诚协议的实际价值和社会效果来做认定,助于正确客观的看待夫妻忠诚协议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夫妻之间为保障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以赔偿金作为承担违约责任形式的夫妻忠诚协议成为“时尚”。不过,在夫妻忠诚协议中涉及婚姻关系的终止、监护权的丧失、探望权的丧失、人格尊严等.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有损社会公德而无效,因此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因夫妻一方不忠而丧失财产的所有权或支付对方一定数额的赔偿金的夫妻忠诚协议,...  相似文献   

18.
夫妻"忠诚协议"是我国婚姻家庭法律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无论是立法者、法学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中对其效力的争论一直未曾休止。本文以探究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为目的,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效力判定的因素、不同判断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等进行考察,得出法律不宜介入夫妻"忠诚协议"对其进行规制的结论。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希望引发学者们对夫妻人身关系法律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从夫妻“忠诚协议”构建忠诚义务原则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中,我国首次将夫妻相互忠实、相互尊重的规定写入婚姻立法,但在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却放弃了这一原则的适用,而司法实践中又不断涌现忠诚协议的案件,我们不得不重视忠诚义务这一现代《婚姻法》原则的法律适用,构建其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夫妻忠诚协议这一现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许高英 《法制与社会》2011,(33):177-178
夫妻“忠实协议”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法律实践,夫妻依据“忠实协议”索赔而诉诸法院的事屡见不鲜。法院的判决结果也不一致,有支持忠实协议的,也有判决忠实协议无效的,引起了诸多争议。因理论上的争论和实践中的复杂性,最高人民法院对有关夫妻“忠实协议”的问题最终选择了保持沉默,至今在法学界没有定论。本文试从婚姻的本质、人的本性探讨夫妻“忠实协议”在司法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