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住房保障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法律现象,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现象将在相当长的期间内存在.2007年至今,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已在各地进行试点,起初这一政策在住房保障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随之反映出了一系列法律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此对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与现行经济适用房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济适用房制度本是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然而由于这项制度的开设时间不久导致的不成熟和在现实操作中疏于监管,目前经济适用房购买和转让过程中的出现了一些明显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对于经济适用房使用期满和继承也还缺乏一些法律制度,本文就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资格审查,继承,期满和转让这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适用房制度本是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然而由于这项制度的开设时间不久导致的不成熟和在现实操作中疏于监管,目前经济适用房购买和转让过程中的出现了一些明显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对于经济适用房使用期满和继承也还缺乏一些法律制度,本文就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资格审查,继承,期满和转让这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住房保障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法律现象,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这一现象将在相当长的期间内存在。2007年至今,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已在各地进行试点,起初这一政策在住房保障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随之反映出了一系列法律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此对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与现行经济适用房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的一个政策选择,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成为决定经济适用房政策合理性的焦点。由于经济适用房在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可行性,经济适用房仍然具有合理性,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而不是取消。  相似文献   

6.
经济适用房在我国发展多年,作为一项带有住房福利性质的制度,随着"房改"的启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先从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定位入手,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来考察其存在的不合理性,然后再具体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探讨通过立法完善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适用房制度作为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形的途径和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从经济适用房的物权问题出发,结合物权变动理论,对经济适用房的申购、处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立法现状是否符合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8.
张小敏 《法制与社会》2012,(11):162-163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也是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经济适用房的产权具有特殊性,在交易和售后方面也有诸多限制。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总结经济适用房产权的概念,结合我国经济适用房产权的状况,归纳当前经济适用房产权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建立共有产权制度,是为完善我国经济适用房产权制度之正途。  相似文献   

9.
把以低工资制为基础的住房实物福利分配供应制度改变成为住房商品化分配供应制度,是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利益分配,住房改革制度本身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尤其是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异化,均产生改革利益非公平分享的社会问题。严格执行经济适用房的政策与基本规则,对违规的经济适用房和集资房进行全面清理,由政府直接修建并提供保障性住房,建立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制度,区分不同类别的住房有的放矢地开征物业税,是缓解住房改革利益非公平分享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一处申购比达40:1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在摇号时,6个经济适用房资格证号码相连的申购户离奇地全部摇中.这一概率仅有千万亿分之一的结果,随后爆出一起经济适用房申购中严重弄虚作假的黑幕:这6个申购户都不具备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区靠一套假材料获取申购资格.  相似文献   

11.
罗敏洁  矫增 《法制与社会》2010,(13):176-177
经济适用房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人们要生活,首先必须有居住的地方,住宅就是供人们居住生活之用的房屋建筑。在衣、食、住、行、用等各种生活消费品中,住宅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必需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前提之一。但实际上,目前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着经济适用住房的基本概念来探讨如何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适用房制度概述(一)相关概念经济适用房制度属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住房保障是在住房领域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以实现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基本居住权为目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居住保障系统。其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把经济适用房法律制度分为建设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本文对我国经济适用房法律制度的解读以国家层面的法律规范为重点,同时兼顾了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4.
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主要政策。由于政策本身的不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取得成效的同时逐渐背离最初目的,忽略了低收入群体,易滋生寻租腐败。  相似文献   

15.
放眼当下,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已经演变为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业障”.原本的惠民德政在既定的轨道上逐渐偏航,而现存政策对骗购经适房行为的无能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乱象的恶化.事实上,要遏制和斩断贪婪的“黑手”,要根除经适房的“病灶”,刑法的启动就不仅是一种可能,更是一种必然.这并不违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相反是刑法保障人权的彰显.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行政性垄断及其消除对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吴宏伟 《法学家》2000,(6):60-6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何创制与完善具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律制度,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运行,是我国经济立法中十分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住房权利的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到现在大体上形成由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三部分构成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本文着眼于我国住房保障的现状,分析当前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如立法上的缺失,经济适用房保障对象的错位,廉租房建设不足,住房公积金管理、运作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结合相关国外成功的住房保障经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即由政府制订计划,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房地产市场中,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为构建当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及具体的操作问题做出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经济适用房政策是国家住房保障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在本质上是一项保障低收入人群安居的公共福利政策。但由于政策本身和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经济适用房政策已经有悖初衷,需要对其进行完善,并适时探索和采用新的替代政策。  相似文献   

19.
熊金超  沈翀 《政府法制》2009,(15):37-38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一处申购比达40:1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在摇号时,6个经济适用房资格证号码相连的申购户离奇地全部摇中。这一概率仅有千万亿分之一的结果,随后爆出一起经济适用房申购中严重弄虚作假的黑幕:这6个申购户都不具备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区靠一套假材料获取申购资格。  相似文献   

20.
借用申购资格 家住江苏省南京市的汪美兰育有3个女儿.丈夫离世后,她与小女儿陈玉蜗居在简陋的公房内.2003年,该公房拆迁.根据政策规定,汪美兰享有一套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指标.此时,陈玉刚买了新房,汪美兰和她一起搬了过去.因此,汪美兰打算将经济适用房指标让给大女儿陈欣.二女儿陈萍和女婿赵钢闻讯赶来,以现有住房朝向不好为由,协商由陈萍家借名购买此处经济适用房.全家人同意这一提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