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松见  何源 《当代广西》2010,(19):54-55
位于桂西北的天峨县有着源远流长的龙文化,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文化更是保存完整,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8月30日至31日,天峨县举办了首届红水河龙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节围绕打造红水河龙文化和蚂拐文化,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天峨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8,(10):F0004-F0004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藤县坚持“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三结合,整合旅游和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大县品牌,促进“无烟工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双效开发湖北三国文化旅游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翔  王乃举 《长江论坛》2006,(3):24-27,30
本文在分析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旅游价值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提出对该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1)进行宏观空间地域整合、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增强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2)对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微观挖掘,创设景点,提高景点的丰度和品位,提升三国旅游资源的现实价值,以期打造具有强势品牌的三国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冯良山 《桂海论丛》2008,24(3):50-52
广西崇左有独特的岩溶地形地貌及山水文化景观、壮族艺术瑰宝的花山文化、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姿多彩的边疆民族风情、名扬天下的“连城百年军事要塞”、返璞归真的旅游农业景区,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这些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创造整洁平安的旅游环境,是崇左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立足本地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打造泽山文化品牌,建设生态效益美观村庄,在强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09,(11):19-19
一、突出特色,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我们确立了“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旅游新理念,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线索,培植核心旅游品牌。一是打好“两张名片”,即“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都”。二是打造核心品牌。  相似文献   

7.
孙国学 《前沿》2009,(11):110-113
契丹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辽文化内涵丰富,特色突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赤峰有着极为丰厚的辽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旅游发展的瓶颈。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资源的全方位整合,统筹规划,系统开发,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同步推进,整体打造辽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8.
孙杰 《前沿》2010,(18):188-190
蒙元文化精神内涵丰富,赤峰拥有独特的蒙元文化旅游资源,内容构成丰富,通过对赤峰蒙元文化旅游的特色及价值分析,总结了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提出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统筹、布局、最大限度地运用当地文化、突出独特性及塑造品牌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在  相似文献   

9.
宗教文化旅游是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的优质旅游客源市场。合理利用和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对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丰富旅游内容,吸引稳定的旅游客源,及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沅陵旅游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有为 《湖湘论坛》2003,16(2):67-68
旅游品牌是整合旅游产品的品质、特色、名称标识、个性形象及市场影响力等要求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开发成果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旅游市场 ,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促进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进入 2 1世纪 ,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旅游品牌的竞争 ,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和新的趋势。沅陵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绝佳的区位优势 ,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发展壮大起来 ,应着力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自己的精品名牌。   一、沅陵旅游品牌层次…  相似文献   

11.
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内涵的靖州"飞山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处于一个特殊的时空。其文化旅游品牌空间冲突缘于涉及旅游品牌拓展的各类空间挤压与冲突,包括地理的、市场的以及文化上的。在周围已有著名旅游品牌的压力下,飞山文化旅游更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在比较优势和区域整合理念的指导下,与区域内其他品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区域整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与客源共享、良性互动,将空间劣势转化为整体竞争优势,才能逐渐建立起识别度较高的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源远流长的琴台知音文化是武汉市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旅游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琴台的巨大旅游价值一直未能得以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要使琴台知音文化资源在武汉的旅游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从突出武汉知音文化特色,塑造知音文化旅游品牌;整体打造知音文化旅游线路;以琴为媒,开展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知音文化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3.
清江画廊不仅是典型的流域型旅游地,还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地。文章研究分析了清江画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赋存及其时空演变分异特点,提出了"突出一个主题文化,打造三大遗产廊道,构建三大文化旅游圈,建设十二大文化旅游骨干项目"的开发思路,以及主题开发、集合开发、引爆开发、活化开发、业态开发等五大开发策略,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民族风情山水画廊和巴土文化旅游体验中心。  相似文献   

14.
新政     
《群众》2017,(24):5-5
北京:推进长城国家公园试点 北京将推进长城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把629公里长城打造为以历史文化体验为特点的旅游休闲品牌.充分挖掘长城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正在进行的以现有八达岭为基础的长城国家公园改制,  相似文献   

15.
苏长高 《当代广西》2013,(16):29-29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要求,必须加快广西旅游跨越发展。如何才能加快广西旅游业跨越发展?笔者认为,全区各地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项目、打造旅游产品(主要指旅游景点线路)过程中必须增强旅游文化理念的引领,大力发掘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具有本地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这样才能增强旅游产品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广西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  相似文献   

16.
仲丽华 《今日浙江》2007,(10):51-51
1996年从部队转业到绍兴市文物局,仲丽华在文化旅游工作上一干就是10年。10年来,她为市区文化旅游的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贵州民族旅游的优势:节日多、服饰变化多、分布广和特色鲜明等。通过研究现有的民族资源开发形式,发现我省民族旅游资源还有很大开发空间,但在开发中存在着交通条件差、旅游景点质量不高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注重民族特色、打造旅游品牌,促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与邻省市的旅游连线,保证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全省民族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8.
辽西北落后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月明 《前沿》2010,(20):122-125
辽西北地区的共同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深入挖掘辽西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辽西北文化旅游产业,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助推"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本文在对辽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该地区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辽西北落后地区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曾伏虎 《小康》2013,(1):78
盘活区域经济,举休闲旅游之力推动城市升级,已经成为诸多地方政府谋求发展的"快捷方式",但这种"快捷方式"正逐步演变成一种"快餐方式",套路化的模式已经无法给本土休闲旅游资源带来有力支撑。正因此,休闲旅游城市需要打造城市品牌城市品牌需要优质休闲旅游项目的支撑;企业寻求合作、城市运营需要发展契机——休闲旅游经济已经进入产业融合时代。现在的城市旅游,很多都是由政府打造,可因为接待能力等条件限制,在十一期间,很多地方的旅游资源遭到质疑,游客的满意  相似文献   

20.
张彤 《重庆行政》2022,(1):10-1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规划纲要》的重要部分。《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整合红色文化、巴文化资源,打造伟人故里、大巴山旅游环线和嘉陵江、涪江诗画长廊,贯通川东北渝东北生态文化旅游带。广安是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与重庆文化同源,同属巴文化。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广安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广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紧邻重庆的地缘优势,坚定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必然要用好天然联系的文化旅游资源,着力与重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廊道和发展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