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学术界执政党公信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术界从内涵、功能、影响因素、提升途径等方面对执政党公信力进行了研究,拓宽了公信力问题的研究空间,深化了对政党政治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政治实践的发展,但是就整体而言还远未深入。当前,国内学界应该以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恰当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化执政党公信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此次解放思想的提法 1、“第三次解放思想”。这次解放思想的标志是胡锦涛同志“6·25讲话”和党的十七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9,(11)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问题依旧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学术界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路径选择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路径选择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未来路径选择的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以往的研究依托多个学科,从多个视角和方法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个别差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成果的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这些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东亚国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世界和平和经济繁荣也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自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形势的恶化和安全困境的出现严重干扰了世界和平的进程。为了探究东亚安全形势变化的原因并建立东亚地区的安全机制,一些中国学者把视线转向了对东亚安全形势的研究。20年来,国内学者通过各种领域发表了300多篇著述,本文将以些成果为依据,对国内关于东亚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5.
李焓  吴银龙 《学理论》2011,(12):49-50
情绪智力是传统智力所忽视的一种智力,它主要研究情绪、情感、感情在智力活动中的功用以及它们与认知密切协同作用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中有关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指出目前国内有关情绪智力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1978年始学界就关注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上世纪80年代是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建设的繁荣时期,但这一时期对科社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局限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论述的范围之内。随着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开始扩展,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被纳入到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区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社区五个方面,对学术界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能够将此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并对构楚和谐社区的实践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形成的"总体性社会"逐步解体,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与社会同构模式也渐趋消融,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引发了各类社会组织的兴起,我国的社会组织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的包容力与多元化格局,给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注入了新血液和正能量,但与我国政府、社会、公民对社会组织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未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关于张鲁政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学者们的研究涉及张鲁政权的方方面面,包括张鲁政权的性质、地位、作用、管辖区域、张鲁政权与中国道教的关系,等等。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分歧,而且某些领域的研究成果稀缺的局面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援助可以分为政府法律援助和民间法律援助,在我国法律援助面临着突出的供需矛盾背景下,高校学生法律援助已成为司法救济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既可以缓解法律援助供需矛盾,也可以促进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许多高校已建立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对高校学生法律援助的认同感也在逐步增强,但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现状不容乐观。以华东地区法律院校法律援助实践为视角,寻求高校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的改革路径如下:组织机构的准确定位;拓展多种筹资渠道;建立专职教师指导制度;建立正规激励制度;完善实务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朱凡凡 《学理论》2020,(4):124-125+128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是高扬主旋律的显性教育。然而随着时代背景的深刻变革,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弱化。与此相对应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凭借自身渗透性、自主性、开放性等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习生活中去,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适应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本文从树立科学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用发挥;拓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三方面探析高校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期为解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检务公开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定义,具有主体特定性、客体广泛性、内容丰富性、手段多样性的本质特征。在对检务公开运行效果和现实困境进行总体评析的基础上。理性探讨检察机关深化栓务公开的对策路径,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而且有利于提升检察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羽尘  欧阳和霞 《求知》2009,(8):43-45
国内学术界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我国将公正视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学术界也没有将公正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启动了学术界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相适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转型时期社会公正问题的日益显现,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迅速发展并不断深入,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温敬元 《理论探讨》2008,3(1):102-104
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党的执政绩效,必须以正确认识正确政绩观为前提,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关键,以建立科学的执政绩效评估机制为保证,努力创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愿望和要求的执政业绩.同时,还要努力降低党的执政成本,争取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执政成效.这是提升党的执政绩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名称,科社界曾经有过讨论,基本上都约定俗成地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从广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科学,而是一门综合性的政治理论学科,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其综合性显现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反腐倡廉建设总体上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巨大挑战:腐败主体日益多样化,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腐败涉及面越来越大,手段日益多样和复杂;腐败方式日益隐蔽,合法化、民俗化危险倾向日益显现;反腐倡廉制度设计不够严密,体制机制存在严重不足;纪委书记频频落马,官匪勾结破坏力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坚持改革精神,创新思路,系统建设,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战略的需要.当前,我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尚不完善,需要加快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本文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范畴等角度,纲要式地说明这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研究意义、基本观点、构建途径和重点难点,对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规范性论证.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标识,其所蕴涵的红廉精神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新时代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引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提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融入价值被低估、形式与内容相对单一、机制不健全等方面。为摆脱困境,必须实施路径创新:提高高校师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创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夯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曾艳 《理论探索》2013,(1):72-75
生活世界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认同困境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活世界的疏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回归生活世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总体可划分为三类视角:第一,理论视角,从学理角度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和思想由来;第二,历史视角,结合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完善的历史,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发、深化和成熟的历史;第三,现实视角,基于新时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体国情,研究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等。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廓清核心概念,自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以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质有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