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以社会“普遍和谐”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相通之处,可以为构建当代中国的新型发展模式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的内容,不但在历史上,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塑造了中国文化超越性的精神品格,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可以在当代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而儒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儒家和谐文化观中主要包含着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等。探讨儒家传统和谐文化观,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正确理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对当代人权发展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玲 《理论前沿》2003,(18):29-30
人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类的普遍关注,追求人权已经成为了我们时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人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发展现代人权,需要吸取全人类文化的智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可以为当代人权发展提供积极的价值资源。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就是和谐之说。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和齐百姓”等,可见和谐…  相似文献   

6.
建构中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理念的建构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理念是近两年来中国在全球策略和对外战略层面上最令人关注的理论与行动导向。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和谐世界就是将“和谐”这个集体认同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观念分配进而推动国际社会由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1、企业文化建设要发挥好领导的推动和示范作用。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支持是企业文化成功的关键之一。美国企业文化专家斯坦雷·M·戴维斯在其著作《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中指出:“不论是企业的缔造者本人最先提出主导信念,还是现任总经理被授权重新解释主导信念或提出新的信念,企业领导者总是文化的活水源头。如果领导者是个有作为的人,他就会把充满生机的新观念注入企业文化之中。如果领导者是个平庸之辈,那末企业的主导信念很可能会逐步退化,变得毫无生气。”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文化,就没有今天海尔的成功;没有韦尔奇,美国通用公司决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9.
王长江 《理论前沿》2006,(22):12-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思路、任务和要求,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为我们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目前,这个重大问题刚刚破题,许多理论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对于“和谐”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我们社会“三十年前比现在要和谐”。还有一种观点,则把“和谐”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中的“和”相提并论,认为强调“和谐”就是回归中…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智慧宝库。中国古人把和谐理念贯穿于对天人、人人、身心等关系的追求之中,在儒家、道家等学派的思想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传统文化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弘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又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也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的群众基础。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本质特征作了深层解读,创造性地提出传统文化的三大和谐原则和一系列要求,旨在说明和谐社会正是我们传统文化诉求在现实社会中的体现,是对传统文化的原则所作的现实诠释。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世界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和谐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外在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之根本在于社会内在的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个值得借鉴的思想是西方日常生活世界理论,以日常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加大挖掘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力度,是我们建构和谐社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的复合体,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中国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革命时代的最新发展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崇高的文化理想、科学的文化指导理论、坚定的信念各革命精神、全新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判意识、破旧立新为革命服务的文化运动及文化作品、革命与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等。这些不但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而且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今天,把中国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创先河与集大成,作为一种思想形态呈现,有别于其他的宗教或哲学,自身饱含着浓厚的伦理道德意蕴和强大的生命延展力以及历史贯通性,也是其能够成为千年来引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力量的重要原因。孔子的思想注重人的自身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其核心思想"仁"意为关系——即人与人之间所应建存的一种和谐圆满的状态。从这个维度出发,儒家思想更是一部系统的关于如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理论学说,是我们现下谈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重要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5.
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下,目前我国社会呈现出以每个人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多种信念并存的现象,尊重每个人信念的选择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的主导地位,以引导和统一其他社会信念,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公民价值观蓝皮书"做出的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公民文化价值观趋于保守,集中表现在对"亚文化"缺乏包容力,普遍排斥边缘群体。这说明,当代中国公民的文化价值观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与现代文化价值观有一定差距。这需要我们培养公众的文化包容力,善待"边缘群体",从而使"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7.
军营和谐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精神文化。军营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实现,旨在创造一种新型的人文环境,使得官兵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意义、更上品位,达到一个自我身心更加和谐,人与人更加和谐的境界,从而提高广大官兵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此,政工领导应提高用军营和谐文化育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观念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对秩序与和谐、公平与正义之法律价值理想的追求,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道和谐之精神内核相互契合。特别是随着天道和谐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依归,天道与人道的水乳交融便成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天与人的关系格局出发,传统法文化体现了人本主义、和平主义和世俗主义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曾经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巨大变革之中,只有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作为人类的价值目标,并以和谐理念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人类才能改善现有的环境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美好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既要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要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因此,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