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萃苑     
《先锋队》1998,(1)
文萃苑“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最后一次参加党代会的毛泽东70年代后,毛泽东的健康每况愈下。1971年他犯过一次心肺病。1972年元旦,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前夕,他又休克了一次。这回开十大(1973年8月),他主持会议,但到开幕会结束时,他已经难...  相似文献   

2.
南宁会议之后一个多月,毛泽东又主持召开了成都会议。它是在与南宁会议相同的背景下召开的。成都会议是50年代后期“左”的指导思想形成,“大跃进”发动过程中又一次影响重大的会议。正如毛泽东1958年8月24日同一些负责干部谈话时所说,去年三中全会,今年南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小长征”纪行何光国在长期艰苦的战争年代,刘少奇患下了慢性肠胃炎等疾病。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刘少奇的健康十分关心。1941年9月26日,中央书记处决定时任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回延安休养,并参与领导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10月3...  相似文献   

4.
林彪垮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康生三个人了。毛泽东支持和信任周恩来,让他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在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对自己过去的一些“左”的做法也似有悔悟之意。1972年1月,他在一次谈话中宣布,根本不存在“二月逆流”,为那些老干部平了反。随后,毛泽东穿着睡衣赶到八宝山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6月8日,毛泽东会见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时说,我们的所谓“左派”,其实就是反革命。8月14日,毛对邓小平的信作了批语,说对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这为邓的复出作了准备。年底,毛泽东对…  相似文献   

5.
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二大: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该宣言的结尾处,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六大: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第一次把“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奋斗不息的老英雄──记刘梅村○李克贤△江泽民总书记与刘梅村亲切握手。刘梅村,山东广饶人。1940年参加革命,战争年代,曾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两次,荣获“毛泽东奖章”、“战斗模范”、“模范指导员”、“战斗英雄”等光荣称号,和平时期,多次被评为“...  相似文献   

7.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中,钟爱杭州、眷恋西湖的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外,就数陈云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40年间,陈云来杭州不下数十次。尤其是从1977年起。他每年春季都要来西湖小住,长时数月,短时数十天。  相似文献   

8.
20年前,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揭开了当代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对毛泽东及其著作和思想的研究步入了科学的轨道。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观点,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对毛泽东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此后,无论是在80年代社会上一部分人完全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情况下,还是在9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股“毛泽东热”的潮流中,都有一些学者坚持用冷静、科学的态度研究、…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1997,(6)
毛泽东的做客与请客毛泽东不愿成为特殊的客人。1931年4月的一天,中央红军在东固准备迎击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毛泽东到红三军团4师2团检查战备工作。中饭时,团长叶长庚到伙房,把自己的2斤腊肉拿出来招待他尊敬的“毛委员”。毛泽东吃饭时,看见别人是一...  相似文献   

10.
驳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九篇文章与“历史草案”《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编者按:《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谈话录”和“初拟稿”两部分。这里先发表“初拟稿”中的一篇,以飨读者。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后,毛主席写了两个很重...  相似文献   

11.
晓何 《世纪风采》2006,(12):4-9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行程长达近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延安之行。行前,毛泽东数次电召他回延安,党内不少高级干部认为,“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返回延安途中,毛泽东十多次询问其行踪,为其安全担忧。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极为罕见。回到延安后不久的1943年3月,刘少奇成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的三位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首次进入党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他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成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基辛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与基辛格○王永钦不少人对基辛格博士的了解,是从他1971年7月秘密访华时开始的。周恩来曾称他是恢复中美关系的“先导”,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基辛格第一次访华,毛泽东没有同他见面,但是毛泽东密切关注着他这次来访的情况。不管每天会谈多晚结束,他...  相似文献   

13.
赵凌 《党史纵横》2002,(5):48-4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虽然退出大陆,偏守台湾一隅,却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他们处心积虑地等待时机准备反攻大陆,妄图夺回业已失去的“天堂”。因此,解放初期,台湾方面经常向大陆派出特务刺探情报、进行颠覆活动,甚至暗杀中共领袖及党政军主要负责人。有一次,甚至将枪口“瞄”向了毛泽东。1949年10月,毛泽东依依惜别了入城后的第一站———香山的双清别墅,住进中南海丰泽园,开始了“红墙”内的政治生涯。虽然搬进了中南海,毛泽东却依然无限留恋长期战斗、生活过的农村,…  相似文献   

14.
赵占豪 《学习导报》2013,(14):39-40
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我看所有的‘长’——军长、师长等,都至少当一个月的兵,头一年最好搞两个月,要服从班长、排长指挥。一年你管人家十一个月.人家管你一个月还不行吗?有些过去当过兵的现在多年不当兵了,再去当一下:”总政治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作出了《关于军队各级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美芳  谭志 《党建文汇》2001,(4):38-38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我国共公布过4次毛泽东标准像。殊不知,这4次毛泽东标准像版本的选片、修整、技术加工和制片,均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被我国摄影界称为“一代暗房宗师”的陈石林先生。  相似文献   

16.
夕阳落处道晚情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1972年3月,在台湾上空的浓重阴云中,蒋以86岁高龄出任第五届“总统”,悲壮宣誓:“只要毛共及其叛国同党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但“英雄”垂暮,他的精神已支撑不住他的宏志。健康每况愈下,多种疾病与车祸交相而至,最后三年,他只公开露面三次。毛泽东推动了乾坤的转移,但接连的胜利并未给这位巨人带来…  相似文献   

17.
静德 《党史文汇》2002,(9):35-37
“达到对事物客观、全面、本质的认识”1941年1月25日,中央决定北方分局书记彭真离开晋察冀边区,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北方分局改为晋察冀分局,由聂荣臻代理分局书记。3月,彭真离开晋察冀边区,经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于5月上旬到达延安。根据中央安排,彭真从6月4日起到8月21日,分7次向中央政治局详细汇报了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情况。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听了汇报,毛泽东一边听一边作了详细的笔记。在听取汇报中,毛泽东认为,晋察冀中央分局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实行“三三制”,团…  相似文献   

18.
定都瑞金在邓小平全力纠正李添富肃“社民党”严重失误,迅速稳定瑞金全县局势的同时,毛泽东、朱德指挥的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1931年g月28日,红军主力回师瑞金,红军总部和苏区中央局进驻城外IO里的叶坪村。毛泽东、项英、王稼祥等人随总部住在一起。邓小平得知此消息后,第二天就赶到叶坪,见到毛泽东、项英。邓小平与毛泽东原先不相熟,只是相处过一天。那是1927年在汉口“八七”会议期间,担任中央候补委员的毛泽东为正式代表,邓小平是会议工作人员,负责记录。两人同在一个会议室,但互相间没有说过话。…  相似文献   

19.
1961年11月6日上午,毛泽东接连3次写信给秘书田家英,请他找写梅的诗词。一次是上午6时,信中说:“请找来人林遭(和靖)的诗文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林通素有“梅妻鹤子”之说,其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读书人所熟知。毛泽东要读咏梅的作品,自然会首先想到他。田家英很快将林通的诗文集找到并送给毛泽东,毛立即翻阅了其中与咏梅有关的诗。上午8时半,毛泽东又给田家英一信:“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人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  相似文献   

20.
建国后毛泽东外出活动情况概述安建设一、毛泽东外出活动的基本情况及有关考证建国前,毛泽东除大革命时期有一、两次途经香港外,再未离开过中国大陆。建国以后,毛泽东仅有两次出国赴苏联访问(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1957年11月),到国内各地进行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