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扶贫开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1年,太原市委党校及时调整扶贫工作思路,把扶贫工作重心转向了产业开发,在校委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包村领导和扶贫队员的不懈努力,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并已初见成效。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在培育和发展增收产业上做文章,推进扶贫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回顾、成效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反贫成就,并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在构建"大扶贫"格局、多元化扶贫主体、动态化扶贫目标、多层次扶贫政策、立体型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当前,以扶贫标准上调为标志,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将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继续优化扶贫战略、重构扶贫机制,包括扶贫目标瞄准机制、扶贫项目选择机制、扶贫资源管理机制、长效扶贫机制和扶贫政策协调机制等,努力开拓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2011年底国务院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了“两个不愁”、“三项保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做出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农村扶贫进入到新阶段。基于此,我们对未来十年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走势作以下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望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县委、县政府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国家扶贫项目、社会帮扶、自身“造血”等多重拉动,着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工程,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促产业、产业兴区域”的方式实施“菜一菜一稻”和“林一草一畜”综合推进的产业化扶贫工程,以及异地移民搬迁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劳务输出工程、社会扶贫工程和小额贷款扶贫工程,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问:今年3月我省《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合力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五大扶贫工程"。请您为我们作个解读。答:"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是我省针对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划定的"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连片特困地区"所展开的扶贫攻坚行动,涉及包括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内的88个县(市、区)。而"五大扶贫工程"是指扶贫工作中的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个方面,这是整个扶贫开发的"生命工程",需要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党和政府通过传承发展扶贫理念,适时调整扶贫政策,科学制定扶贫战略,创新扶贫政策机制,构建起多层次扶贫体系,搭建了多主体扶贫格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开发经验。中国特色扶贫的开展在实现国家全面脱贫的同时,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5,(23):I0002-I0002
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西吉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力指导,认真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按照“牢固确立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突出振兴县域经济、推进文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三大任务,狠抓党的建设这一关键”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实施“强农稳县、兴工富县、生态立县、基础优县、促商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七大战略。打造“马铃薯、劳务输出、旅游开发”三大品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专项扶贫资金.采取小额贷款、社会帮扶等措施.坚持走开发式、开放式和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新路子,实行产业扶贫和项目带动战略.先后实施了百万亩基本农田建设、百万亩种草、十万户贫困户养羊、百名劳务培训和秦巴科技扶贫项目.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24):44-45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近日在京签署《金融扶贫合作协议》,支持精准扶贫和产业化扶贫工作,合作推动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项目。根据协议,双方的合作内容包括:重点支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片区县;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农业、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贵州作为我国贫困面积最大且程度最深的省份,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精准扶贫是基于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反思,是指导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针。一、精准扶贫模式提出的背景(一)以马克思贫困理论为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实施产业扶贫是当前扶贫开发的一项创新工作,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落实惠民扶贫政策,加快农村脱贫步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仅靠传统农业不能解决温饱,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  相似文献   

11.
《求实》2017,(1)
实现扶贫治理现代化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更高要求,需要准确把握适度普惠的理念初步形成、多元主体的共责机制趋于完善、"美好生活"成为脱贫攻坚共识等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特征,从党的核心的认同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政策体系的科学化四个方面建构扶贫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框架。同时应关注扶贫治理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强制嵌入"、扶贫开发"运动异化"和工作推进"盲目跟风"三种倾向,重视乡村价值发现和本土资源利用,重视系统资源整合和脱贫长效机制完善,重视扶贫开发形势的理性研判和实践探索,以进一步推进反贫困事业和促进社会发展,增进民众福祉。  相似文献   

12.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董玲 《共产党人》2012,(19):35-37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实施"六大扶贫攻坚工程",这是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工作抓手,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贫困地区奋发努力,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贵州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推动扶贫工作成功实现了"五个转变"。转变一: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扶贫开发由过去的单个项目扶持向产业化扶贫转变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四大产业扶贫项目,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晴隆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畜牧业科技养羊试点县之后,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石漠化严重的大山上种上了绿草,养了肥羊,富了农家,取得了经济、生态的双重效益,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晴隆模式"。继生态畜牧业之后,2009年,贵州省首批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在三都、习水、江口、遵义、水城实施,2010年增加到14个。目前,全省已建成蔬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传递出我省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我省扶贫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怎么定义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  相似文献   

16.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意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作出了"1269"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其内容是以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为总揽,坚决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两场硬仗,积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扶贫开发项目惠农工程建设极大改善了方山老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扶贫项目民有、民管、民用、民享,助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如何才能实现扶贫开发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曹玉来 《学习月刊》2013,(14):94-95
一、"三位一体"促脱贫长期以来,咸宁市高度重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工作,社会各界也为消除贫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战略,使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集中力量抓好专项扶贫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改善村容村貌。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板块开发,整村推进"的思路,以基础设施、产业基地、脱贫能力、农村清洁、社会事业等建设项目为重点,每年实施60个整村推进项目,近几年来已经累计实施整村推进240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中央"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扶贫对象实施到户扶持的要求,从2011年开始,宁夏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识别出的扶贫对象实施了"扶贫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攻坚工程,使扶贫项目资金更加精确瞄准扶贫对象。计划到2013年,基本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识别出的扶贫对象第一轮到户扶持全覆盖。一、扶贫民百万根据新的扶贫标准,宁夏贫困人口规模为101.5万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百万人口扶贫攻坚战略,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