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现     
《创造》2014,(8):84-84
正液态机器人20年前《终结者2》中出现的液体变形机器人T-1000让人们记忆犹新,日前,这种可怕的技术即将成为实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先进变形材料,可使机器人在坚硬和柔软状态之间变换。"变形机器人"可用于外科手术,它将移动穿过人体,在没有伤害任何器官和组织的情况下抵达特殊区域。"变形机器人"还可用于搜寻营救任务,钻进碎石之中寻找幸存者。蜂巢旅馆一种类似蜜蜂巢房的六角形睡舱近期在比利时北部一年一度的根特节期间实验性推出。这些睡舱可相  相似文献   

2.
行业资讯     
《警察技术》2016,(2):95-96
正安装激光扫描仪的人型机器人意大利专家研制成功一种人形机器人。它能够像人类一样使用四肢,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从而保持平衡。研究人员希望它将来可以承担救火和拆除爆炸物等危险性的工作。人形机器人的第一台原型机已经问世,其身高和臂展均有1.80米左右,体重118公斤。它头部安装了立体视觉设备和激光扫描仪,能够进行高速计算,行动起来比较灵活。  相似文献   

3.
环球     
日本:全自动机器人轮椅问世介绍一款日本最新研制的新型全自动轮椅,它不需要任何辅助人员或者使用者自己手动操作便可自行移动。机器人轮椅安装有一个摄像头和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新生活     
《小康》2021,(3)
正移动充电机器人弥补固定充电桩不足近日,大众公司公开展示了移动EV充电机器人的原型机,这款机器人将能够为受限于没有充电区域的电动车提供全自动充电,可以取代固定充电桩,解决潜在电动车主没有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的问题。另外,这款机器人可以同时帮助多辆车进行充电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枝一叶     
贵州省惠水县共有各类残疾人员2700多名,其中严重肢残人员135名。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使他们改善或恢复工作和生活功能,县人民政府责成县民政局、残联与贵州省假肢厂取得联系,帮助这部分肢残人员安装假肢。 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该县以民政局牵头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门会议.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进行了公告,加大宣传力度,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帮助安装对象减轻经济负担,县民政局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经费近10万元,承担安装费用的  相似文献   

6.
震苑轶闻     
光彦 《中国减灾》2005,(6):56-56
蟑螂预报地震蟑螂是最令人讨厌的昆虫之一,可是美国地震地质局的西蒙教授却发现,蟑螂有预报地震的特异功能。她把蟑螂关在黑暗的笼子里,笼底装有记录蟑螂行动的传感器。记录数据表明,这些蟑螂在一个月里有5次活动过度的现象,而且每次都出现在小地震发生的4小时  相似文献   

7.
夺秒救人     
“在操场就地搭铺。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呼呼的山风刮在脸上生疼。大家都眨巴着红肿的眼睛,咧着干裂、乌黑的嘴唇,讨论最多的是哪个地段还会有幸存者、怎样去寻找。”  相似文献   

8.
环球     
美国:"机器人套装"让瘫痪患者实现行走《纽约时报》网站近日刊载文章称,多家公司和研究实验室正致力于开发可穿戴机器人,目的是为残疾人提供帮助,或者是让人类的身体变成超人那样。其中,一家名为EksoBionics的公司已经制作了一种机器人套装,能帮助残疾人以惊人的速度学会行走。就目前而言,这种机器人套装的价格过高,但Ekso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让其走入大众生活。这种仿生学套装以铝和钛制作金属框架,  相似文献   

9.
行业资讯     
《警察技术》2017,(2):95-96
正智能交通机器人亮相湖北襄阳街头日前,4个智能交通机器人“平安宝贝”亮相襄阳街头,协助交警纠正“中国式过马路”。刚刚上岗的交通机器人全称为“人行横道安全文明通行指引机器人”,安装在安全岛上,可以通过手臂指挥、灯光提示、语音警示、安全宣传等功能,有效提醒行人遵守交规,还可以通过机器人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34)
正@小康杂志社:11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和情感机器人"想想"进行姿态同步互动。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发布其研制的情感机器人"思思"和"想想",情感机器人初步具备人机对话、多种面部表情、多模态情感识别与合成、姿态同步互动等功能。@伯纳乌没有心:人工智能改变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曲《漠河舞厅》在抖音刷屏,大家纷纷随着歌曲舞动.在众多舞蹈中,我看到最特殊的一个,是一位长发披肩身着短裙的美女和近十个陌生人的温暖起舞. 她叫廖智,穿戴着银色酷炫假肢,跳得激情四溢,笑得热烈美丽,网友都感慨说她是全网最美的跳舞"机器人".因为她就像战斗机械天使阿丽塔一样,既美貌又励志. 廖智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  相似文献   

12.
陈建民 《创造》2008,(7):64-71
云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第一仗共奋战33个小时,救出9个孩子,同时他们的搜索分队还帮助其他救援队精确定位了11位幸存者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昆山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十七次主席会议,就机器人产业发展进行专题协商。会前,与会人员现场视察了华恒焊接、沪光汽车电器等机器人生产企业和"机器换人"代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机器人产业,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是昆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昆山机器人产业布局快、启动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尤其是  相似文献   

14.
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在未取得犯罪嫌疑人口供的情况下,只要其他证据确实充分,依然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然而,在侦查工作的客观现实中,对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获取依然是侦查工作的重要方面,且对侦查讯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侦查实践中,很多侦查人员缺乏获取口供的能力,越来越难以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高。查找侦查人员讯问中常见的负向心理,通过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以期帮助侦查讯问人员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背景消防灭火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油罐区、大型仓库等易燃易爆、易坍塌以及存在有害有毒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在消防抢险救援人员的远程控制下,能够进入火灾和灾害现场进行灭火喷射或冷却保护,也可对灾害事故中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洗消和稀释。  相似文献   

16.
“濒死体验”是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研究者肯耐斯·瑞恩定义的。是指人在濒临死亡时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这两个问题长期以来吸引了各国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等很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和兴趣。30年前中国唐山大地震,很多幸存者经历了与死神的抗争,获救后仍能忆起濒临死亡时的感觉。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在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中进行濒死体验调查,为人们开启了窥探生死之间“神秘”的认知之门。现年65岁的中国精神病医学教授冯志颖,研究濒死体验近20年,已经系统地完成了非预期性死亡濒死体验的研究,目前他和同…  相似文献   

17.
《警察技术》2014,(3):95-95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寻找犯罪嫌疑人的新方法—提取眼睛里的成像画面。研究人员称,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面黑色的镜子,它能照出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包括袭击他的人以及周围的环境等。如果受害人在事发时正好留下一张正面照片,  相似文献   

18.
黄艳 《时事报告》2012,(2):70-71
控制化石能源消耗,寻找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是全世界共识。然而,第一代生物质能源作物——玉米、水稻、甘蔗、大豆等,问题多多,如净能量产出少、与粮食作物争抢耕地等。于是,全世界都在紧急寻找第二代能源作物,一类叫芒草的作物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实验室里,人们可以看见一些小东西、在地面上爬来爬去,有的还可以飞起来,它们是人造昆虫。科学家研制的人造苍蝇,重43毫克,可飞行20分钟,目前比真苍蝇飞行距离短,也不如真苍蝇飞行灵活,预计到2004年可投入使用,这种人造昆虫不仅可以从事间谍活动,而且也能寻找地震后废墟中的幸存者。  相似文献   

20.
蟑螂效应     
《时事报告》2013,(9):55-55
当一只蟑螂吃下了除蟑药后,毒素会扩散至它的整个躯体,然后中毒而死,而其他蟑螂由于天性会一点点蚕食死亡蟑螂的躯体,从而相继中毒死亡。这一现象被人们总结为蟑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