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斌 《人民政坛》2013,(1):26-27
“奖不能让人心动,罚不能让人心痛”,如何化解计生政策陷入的尴尬境地,如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我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新修改的《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上述问题作了规范。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前一阶段,中国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空间城市化与市场自发的人口城市化并行的城市化模式。以基础设施与房地产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空间城市化,以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主线的人口城市化,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空间城市化与农民工自发进城的人口城市化模式不仅自身存在很大缺陷,而且相互之间严重脱节,导致城市化的收益递减,成本不能有效分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良性运行,人口城市化速度减缓,严重妨碍经济持续增长。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与行为模式,确立空间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相统一的新型城市化模式,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成为中国城市化不能回避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与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莉  周宗社 《理论月刊》2014,(1):119-122
通过考察我国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协调关系,并基于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存在一定偏差,其原因主要归结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偏差。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互动分析表明,两者具有相互的正向冲击效应。因此,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推进经济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人口城镇化,不断缩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逐步提高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5.
泛珠三角地区是中国人口流动及迁移最为活跃的地区,人口的流动及迁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征,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特别是,在人口高度集聚与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分布调整速度与区域经济集中过程、流动人口素质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人口流动统计信息与不断增长的区域合作需求等多方面,表现出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完善的问题。促进该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针对不同的区域和人群设定不同的政策调控目标,从推动产业调整、重视社会发展和调节人口流动规模与方向三个方面同时着力,以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区域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口环境系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自然社会系统,是人口和环境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其基本矛盾是人口环境系统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而人口环境的规律则规定了人口环境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向。人口增长超出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地球环境系统将被人口压力突破,能源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前途的不确定性。摒弃传统的非持续性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人口与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合理的社会结构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全面完成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新东方》2002,(1):5-15
人口环境系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自然社会系统,是人口和环境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其基本矛盾是人口环境系统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而人口环境的规律则规定了人口环境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向。人口增长超出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地球环境系统将被人口压力突破,能源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前途的不确定性。摒弃传统的非持续性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人口与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合理的社会结构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全面完成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晁珊珊 《小康》2013,(10):92-93
2011年中国大陆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城市新移民群体”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条件下产生的典型阶段性青年群体。他们是未来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是人口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从我们这些年的研究来看.  相似文献   

9.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人口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生产发展、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本文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东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人口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就三个经济特区的人口发展、人口素质和人口城市化状况与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一般经验,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是同步进行的。回顾历史,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讨论到探索再到推进的三个阶段,期间出现了"小城镇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综合发展论"等多种发展思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最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来确定政策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是今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且唯一方向,这一新型城镇化模式将全方位的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良好互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均衡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迁转失衡、结构失衡和承载失衡问题。针对失衡问题需要探索均衡路径,即以迁转均衡为重点促进人口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以结构均衡为重点促进产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以承载均衡为重点促进空间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和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并将长时期存在。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的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半截子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环境建设看,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让人产生一种幻觉,似乎中国与发达国家已无区别,但从人口迁移角度看则不然。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长期坚守城乡二元分治结构,不断迟滞重建城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资源流动的正常途径,导致物质空间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脱节。一方面,乡村人常年在外打工,又不能在城市定居;另一方面,中国爆发式的城市化进程及其财富积累很大程度上以土地作价获得,农民日益失去家固。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进程中,由于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或改革还不够深入等原因,一些原有的制度障碍尚未克服,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制度障碍,这些新旧障碍的共同作用加重了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或社会流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和疏导,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人口分布严重失衡先放任自流然后治理改造的模式存在很多缺陷从历史上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工业革命拉动下实现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动力。以工业化拉动城市化,政府干预较少,使得英国城市主要围绕着资源和市场等因素自然发展起来,各  相似文献   

16.
张丽丽 《中国妇运》2010,(11):10-13
当我们共襄世博盛会、共享城市文明和精彩生活的同时,也共同见证并感受着女性参与所赋予城市化进程的激情活力和无限魅力,共同收获着女性与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硕果和喜悦。  相似文献   

17.
刘苏 《乡音》2014,(3):14-15
大气污染严重制约我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要求,高度重视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抓好大气污染治理,有效利用资源并协调推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是我省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1年4月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作为新世纪摸清中国人口家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切。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直以来,浙、粤、苏、鲁四省都十分重视城市化发展,在着力推动经济增长、做大做强省域经济的同时,分别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各自比较优势,分步实施城市化发展新战略,着力推动省域城市化新发展。一、四省城市化发展比较浙、粤、苏、鲁四省根据自身实  相似文献   

20.
李俊 《理论月刊》2012,(2):141-144
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人口流动的历史,指出建国以前的人口流动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步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以前的人口流动处于片面工业化和畸形城市化的夹缝中;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处于追赶工业化的城市化背景之下,其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总体来看,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人口流动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所不同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在我国是不完全同步的,由此又造成人口流动规律的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