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经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反对教条主义贺著文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教条主义的首倡者,而且是同共产国际和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斗争的坚强战士,还是最早觉察苏联党和斯大林的教条主义模式危害并提出独立...  相似文献   

3.
1948年末,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苏联和东欧等国颂扬中共独立自主取得的中国革命成就,激起斯大林的妒忌与不满,怀疑毛泽东要走"铁托路线",摆脱苏联的控制。1949年春,美国抢先于苏联宣布拒绝参与调停中国内战,斯大林又怀疑中共中央机关里的美国人泄了密,于是,决定逮捕斯特朗,并命令中共逮捕在新华社工作的美国人李敦白,以考验中共对自己的忠诚度。在斯大林的压力下,中共不得不违心制造了李敦白冤案,此事件体现了斯大林时期中苏两党两国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疯狂进攻。其间斯大林曾经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主要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产生的原因,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导致社会制度的更替以及东方社会如何实现工业化。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运用到苏联进行积极的探索,尤其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不仅对苏联,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先河,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实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  相似文献   

6.
1995年俄国《远东问题》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米高扬秘密赴华使命(1949年1—2月)》的文章,作者列多夫斯基,现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文中披露了米高扬写给苏共中央的关于他1949年访问西柏坡时同毛泽东会谈情况的报告。报告中谈到,斯大林曾于1949年2月5日发给毛泽东这样一份电报,内容是:“随着中共执政,形势会发生根本变化。苏联政府作过决定,一旦同日本签订和约,继而美国撤离日本,它就废除这个不平等条约并把军队撤出旅顺口。但是,如果中共认为把苏军立即撤出旅顺口地区为好,那么苏联就准备…  相似文献   

7.
吴炜 《理论学刊》2020,(3):25-31
文献资料表明,在毛泽东作为根据地领导人时,共产国际对他曾多次加以赞扬,评价颇高,对其带领队伍"上山"等举动也颇能容忍。毛泽东成为中共领袖之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鉴于其与共产国际路线保持了基本的一致,且能抓住时机壮大和发展党的力量,故而仍然比较满意。他们对毛泽东的不满主要发生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把中共由于自己的实际困难而没有满足其出兵要求这一行为视为背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民族主义",且对整风运动期间把王明等党内教条主义者作为批判对象也颇为不满。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5)
苏联是否曾劝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划江而治问题是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苏关系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斯大林与毛泽东在1949年1月间关于国共调停的电报内容、米高扬秘密访华提出建立联合政府和苏联大使馆随国民党政权南迁广州等历史事件,进一步证实了斯大林曾有劝告中共与国民党"划江而治"的动机。二战后,苏联采取双重的对华政策,反映了苏联对待中国共产党的不信任和斯大林矛盾复杂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 《福建党史月刊》2013,(9):44-44
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经过毛泽东的努力.莫斯科同意与新中国重新签署条约.放弃其在旅顺、大连乃至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殊权益”。这样的谈判结果极大地提高了毛泽东和中共的威望,但苏联却损失了其在远东地区的两个极为关键的不冻港。斯大林转而希望在朝鲜半岛为苏联找到新的不冻港,以弥补战略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毛泽东领导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进攻,打得国民党军狼狈不堪。毛泽东断定蒋介石的失败已成定局,中国革命的胜利已为期不远。为新中国作准备,也为取得苏联的支持,毛泽东在1947年初至1949年初先后多次提出出访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但均遭到斯大林的婉拒。直到建国后的1949年12月底,毛泽东的愿望才得以实现。斯大林为什么要一再推迟、回绝毛泽东的出访要求呢?本文将为读者揭示斯大林多次拒绝毛泽东要求的不为人知的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11.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到北京。这时,建国问题已迫在眉睫,中共中央领导亟需同斯大林面谈以建立今后中苏两国的新型关系。特别是苏联能否立即承认新政府,对新中国能否在国际上立足至关重要。毛泽东本来准备亲自和斯大林面谈,因当时解放战争正  相似文献   

12.
1938年8月初,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季米特洛夫的这一指示实际上表明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共领袖人选的态度.那么,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为什么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而放弃曾经一度看好的王明呢?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军阀盛世才从1933年4月到1944年8月统治新疆达11年零5个月之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疆王”。出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他长期执行亲苏联共政策,与中共、苏联有过一段密切交往。他还曾向中共提出入党的要求,后又密赴莫斯科,说服斯大林同意他加入苏联共产党。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在蒋介石的极力拉拢下,盛世才抛弃大人林,投入蒋介石的怀抱,转而实施亲蒋反苏政策。1944年盛世才一度又想亲苏反蒋,斯大林恨其反复无常,不予理踩。后盛世才被革去新疆本兼各职,转任农林部长,成为蒋介石的笼中鸟,新疆则名副其实成为中国一个省区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东北部队的武器装备,包括较大数量的苏援武器,主要是苏军打败日本关东军后转交给中共军队的缴获武器;也包括中共从战场缴获和收缴的日伪军武器、搜集被日军遗弃或藏匿的武器以及来自其他战区和自行制造的大量武器。东北部队武器装备的来源是多样化的,从最初大量来源于苏军援助,到逐渐转为以自筹武器为主,是靠争取外援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解决的。中共打赢战争,根本上还是要靠人的因素,武器装备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说解放战争都是靠苏联武器援助才打赢的,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整整 50年了。这场战争对于扩大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对于遏制美国在全球,特别是在亚洲的扩张气焰,对于 20世纪下半叶直至现在的全球政治格局,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为什么出兵朝鲜 ?斯大林、毛泽东在这一战略决策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不久前解密的苏联档案为我们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有利的条件。   斯大林敦促中国出兵朝鲜,迫于形势,毛泽东把目标从首先解放台湾转向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前后,斯大林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支持毛泽东解放台湾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郭永学 《党的文献》2017,(3):113-117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东北部队的武器装备,包括较大数量的苏援武器,主要是苏军打败日本关东军后转交给中共军队的缴获武器;也包括中共从战场缴获和收缴的日伪军武器、搜集被日军遗弃或藏匿的武器以及来自其他战区和自行制造的大量武器。东北部队武器装备的来源是多样化的,从最初大量来源于苏军援助,到逐渐转为以自筹武器为主,是靠争取外援与自力更生相结合解决的。中共打赢战争,根本上还是要靠人的因素,武器装备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说解放战争都是靠苏联武器援助才打赢的,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九日)一战争中按照苏军条令执行是不行的,还是搞自己的条令。现在教条主义抄苏联,请问苏联当时是抄谁的。八大决议中有一节关于技术改革的问题,按照今天的发展情况来看,提得不妥当,就是过分强调依靠苏联的帮助。争取苏联的援助是很需要的,但主要的还是自力更生,如果过分强调依靠援助,请问苏联在当时又依靠谁来援助。  相似文献   

18.
1945年,斯大林通过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对华政策。他选择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结盟,以实现苏联在华的一系列现实利益。1949年初,以米高扬秘密访华为标志,斯大林将对华关系的主要对象由国民政府转向中共,开启了同中共结盟的进程。二战后初期,苏联与中共在中国东北层面的互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战略性关系,是斯大林1949年初重新思考对华政策的基础与起点,使他更愿将中共视为苏联在华利益的新支点与合作伙伴,迅速完成了对华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7,(3)
朝鲜战争作为"冷战"初期两大阵营之间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较量,在国际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斯大林从苏联自身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美国改变其太平洋防御政策之机、在毛泽东访苏谈判之时,最终决定答应金日成武力统一朝鲜的请求。斯大林的支持成为金日成敢于发动朝鲜战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0月1日15时,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正式成立了。仅仅过了3个小时,从苏联首都莫斯科拍来了世界上第一份外交贺电: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久久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因为他们深知在此之前斯大林对中共的偏见。而苏共执政的苏联和中共的关系,也一直处于很微妙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