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加利亚的发展速度非常突出。正如托、日夫科夫同志所说,“形象而确切说,在四十年间保加利亚走过了一条从木犁到现代化电子技术的道路”。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保加利亚经济的一般发展速度,而且也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四十年来保加利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说明它确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先看一下经济结构变化的数字。  相似文献   

2.
在东欧诸国中,保加利亚属于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的国家之一。早在1948年1月6日保政府就通过决议,成立起国内第一家国营旅游企业——《保加利亚旅游协会》。在以后的四十年发展中,建立旅游业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始终被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今天,保加利亚拥有高度发达的旅游工业,并与意大利、法国、瑞士、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国被列为欧洲十大旅游国家。旅游业是保加利亚发展较快的经济部门之一,国家对该部门的巨大投资是旅游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1956年保加利亚对国外旅游者只能提供1000张床位,而到1984年保加利亚已建立起拥有79900张床位的340个旅馆、50720张床位的48个汽车旅游者宿营地和114个饭店。在黑海沿岸建立起诸如“阳光海岸”、“金沙滩”、“友谊”和“阿尔别纳”等世界著名的  相似文献   

3.
郑勋  郭秋梅 《东南亚研究》2023,(3):69-91+155-156
“东向政策”是马来西亚1982年开始实施的对外政策,其主旨是同日韩扩大经济贸易关系,争取两国投资并学习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职业精神,服务于马来西亚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东向政策”有助于马来西亚突破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面临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以及管理方式陈旧等难题。历经40余年,“东向政策”在目标、内容、手段与对象上得以拓展和深化。为了平衡主要国家在马来西亚的战略博弈,“东向政策”的战略意图从最初“以亲近日韩来弥补与西方国家的疏远关系”转向“加强与中国的交往来平衡主要国家对马来西亚发展的影响”。同时,将政策对象拓展至中国以使马来西亚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推动其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尽管学界对“东向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质疑,但总体来看,该政策有力推动了马来西亚从传统农业国转向新兴工业国,加快了其工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同农村代表了保加利亚繁荣的一面一样,城市代表了保加利亚烦恼和萧条的另一面。在保加利亚,农民意识依然占着统治地位。除掉居住在首都索菲亚的一部分人以外,大部分保加利亚人的生活方式几乎和农民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努力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相似文献   

5.
撒南非洲文盲人口是世界文盲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非洲独立浪潮以来,撒南非洲各国均长期致力于扫盲工作。作为发展态势良好的国家之一,塞内加尔在扫盲领域的工作成效得到了一致肯定。塞内加尔自1960年独立以来,长期致力于减少文盲人口数量,不断加大扫盲教育的力度,持续完善国家扫盲教育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扫盲教育计划,优化扫盲教育管理机构,加强扫盲教育师资培训,确保扫盲政策落到实处。塞内加尔扫盲教育在提高教学质量和降低文盲率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其扫盲教育经验和教训可为其他非洲国家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同华沙、柏林、布拉格,布达佩斯一样,索菲亚也有着各种永久与苏联友好的外部标志:标语和口号,斯大林时期的巨大建筑物以及到处可见的苏联阵亡者纪念碑。然而,这里有一点不同:保加利亚似乎是有意这样做的。“我们一直尊敬俄国人,把他们当作我们的亲骨肉,”一个保加利亚官员不  相似文献   

7.
在1960~1983年间,保加利亚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15.4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3.2%。1983年保加利亚对这类国家的贸易额共计28.2640亿外汇列弗。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合作,保加利亚获得一些缺少的机器和设备、所需的某些原料、金属和化学制品。这有利于保加利亚提高本国某些生产项目的技术水平和效率。在这类国家中与保加利亚保持经常合作的大伙伴是联邦德国、意大利、希腊、奥地利、法国。保加利亚在这些国家购买纺织和食品工业的机器设备、医疗设备、采矿企业的成套设备、冶金、化工、木材加工、纸浆造纸等行业的成套设备。在保加利亚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中,“共同市场”国家占贸易额的55%,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国家占四分之一左右。在七十年代初,保加利亚同这类国家贸易的逆差不大。到七十年代中期,逆差迅速增  相似文献   

8.
日本教育投资多元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教育--时代的需要投资多元化,实现经济增长,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还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  相似文献   

9.
一、分配办法:苏联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办法曾经有过多次修改和变动,仅六十年代以来就有过三次改变,第一次是1963年,第二次是1968年,第三次,也就是现行的分配办法是1980年。这个办法是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78年1月27日《关于完善专家的培养计划和改进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情况的决议》制订的。这个决议指出:“在专业人员的培养、分配和使用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缺点。”诸如:制订培养计划不当,“很少考虑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点”;生产力高速发展地区、特别是西伯利亚、远东和北方地区得不到足够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学非所用以及许多使用单位没有为毕  相似文献   

10.
大学公共法语视听说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芬 《法国研究》2006,22(2):55-61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法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不仅给法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法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形势下,我国传统的大学公共法语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都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对法语人才应具备的语言技能的要求,亟待改进和提高。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适应跨世纪人才需要的外语教学新途径是大学公共法语教学与研究发展之必然。一、大学公共法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大学公共法语的教学对象是高等…  相似文献   

11.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对计算机化的规律、社会影响、以及薄弱环节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的和实际的意义,能更有效地规划和实现我们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今日的机器人技术在我国是计算装置使用的重要方面,工业机器人是按照两个基本方面进行演变的:第一,在生产条件对人有危害,以及需要重体力劳动的地方,机器人顶替着人;第二,机器人使用在那些工作要求有高度精确性和高度质量的部门里。现在工业中使用的机器人大部分是经过硬性的程序设计的,但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计算装置的更广泛的使用,开始出现“非常灵巧的”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在分析工艺过程各个阶段中涌现的信  相似文献   

12.
苏联《文学报》特派记者卡皮托利娜·科热夫尼科娃对保加利亚农业作了一次专题采访。她去了保加利亚农村,参观了农工综合体,也到过不少中小城镇,当然也访问了首都索非亚。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以及与专家、农民、干部、退休工人的交谈刻划了保加利亚的农村概貌。离开索非亚,科热夫尼科娃首先来到被称为“保加利亚粮仓”的德勃鲁扎。德勃鲁扎位于远离索非亚的北部,罗马尼亚的边境。属于托尔布欣斯克州。整个保加利亚所生产的白面包,其中三分之一的原料产于该地。  相似文献   

13.
一、日夫科夫时期的改革 1954年日夫科夫担任保共第一书记后,曾提出要“根据保加利亚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在运用苏联经验时要考虑到保加利亚的条件,考虑到保加利亚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经济特性。”在他当政期间,保加利亚也曾进行过一些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但这些改革基本上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进行的,并没有脱离苏联中央集权体制的总框架。 1964年4月,保加利亚在50家企业中进行国民经济新领导体制的试点。1965年12月,保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作了系统阐述。以此为标志,现代化的中国理论初步形成,并作为重大原创性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全面贯彻这一理论的实践要求,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本质规定入手,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根”与“魂”;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支撑的高度,来理解党的二十大面向新阶段新征程作出一系列战略布局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塑造中国形象、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维度,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为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话语前提。  相似文献   

15.
《人民之友》2024,(4):68-69
<正>近年来,长沙市锚定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先后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常住人口过千万的跨越。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沙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践行八个“走在前、作示范”要求,全力打好“发展六仗”,踔厉奋发,创新实干,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获省政府督查激励31项90次,位居省内第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中国样本”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有原则的实践,既具有独特优势,也面临特殊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既然是“中国式”的,就自然具有中国特质。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要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质。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互鉴性文明”“整体性文明”“竞合性文明”逻辑,超越“单一线性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多样性与“时空压缩”效应;超越“单向度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全面性与“协调发展”效应;超越“国强必霸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和平性与“文明发展”效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从发展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的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是“串联式”的现代化;从建设内容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特别是早期的现代化则是单维的;从建设成效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串联式”发展逻辑,表现出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特征和注重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起来的中国对人类作出的创新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历史走向、政治体制特征和职能的分析,认为新加玻正处于政治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以现代型集权政治成功地推动经济“起飞”和“转型”;特点是现代化导向明确,制度化水平较高,而参政系数值较低;这条道路的形成,是新加坡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政治精英的主体性选择的结果,有利有弊;其前途是扩大参政系数,实现政治民主化。  相似文献   

18.
保加利亚农业的发展一般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1944年革命以后开始,特别是在保加利亚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1948年)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计划之后,直至1958年结束。在这一时期,为了在保加利亚的具体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列宁的合作化计划和考虑保加利亚农村形成的传统,保加利亚共产党  相似文献   

19.
一本新杂志     
由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古巴、蒙古、波兰、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联合创办的管理问题国际研究所已着手出版国际性杂志《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杂志的内容包括经济机制的完善,国民经济的管理,各部门经济的管理,科学与经济生产组织的管理,以及科技发展的管理。将定期刊载各种文章: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先进的组织形式与管理结构的实施,数学方法与计算技术的应用,微电子计算机与机器人技术的采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政府制订了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八十年代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技术成就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将新加坡变成发达的工业国。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优先发展利用现代化工艺的非能源密集的制造业部门,即生产电子计算机、航空仪表、通讯设备、医疗设备、海上钻油台主件及船舶的部门。按十年计划制订者们的设想,劳动密集部门(包括纺织与缝纫业部门)的产品将转移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