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珉媛 《前沿》2010,(23):142-145
我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分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建立指标体系,和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协调度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两类。在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被广泛认可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主成分性原则、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原则、可比性与针对性原则。绝大多数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所建立的体系构架均包含三个层次,各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差异在于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选取设计上。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对数据的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标的选取和定值缺乏地域特色,评价体系整体缺乏动态性,并未能很好地反映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义梯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目的,以认识传统梯度理论之梯度概念为突破口,整合区域经济理论,构建广义梯度理论,界说广义梯度范畴的内涵,提出了区域广义梯度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广义梯度分解为自然要素梯度系统、经济梯度系统、社会梯度系统、人力资源梯度系统、生态环境梯度系统、制度梯度系统6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24项二级指标和92项三级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3.
阳盛益  谭劲松 《湖湘论坛》2010,23(2):104-108
在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条件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评估指标体系显得必要且紧迫,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在规定性以及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发展格局,决定了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衡量标准和评价维度。据此,可从公有制经济的"量"和"质"的两个基本维度,构建一个包括2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数十项三级指标在内的评价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关键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9,(16)
<正>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因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而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高地。总部经济发展带动了苏州城市综合经济能力的提升,城市集聚高端要素能力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效应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5.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展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并完成《关于建立广州市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征求意见稿)。研究提出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推动空港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并送  相似文献   

6.
总体要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战略平台为目标,以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和功能复合化为发展方向,立足于服务辐射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坚持产城融合、区域联动、高端发展、先行先试,促进金融集聚、总部集聚、商务集聚、商贸集聚、要素市场集聚和人才集聚,推动现代服务业、低碳经济、商务智能和"智慧CBD"发展,努力把重庆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要素资源高度聚集、经济高度发达、内陆影响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建成重庆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目标定位。一是空间布局。重庆中央商务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由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三大板块构成,呈"一区三核"格局,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二是功能定位。着眼于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突出城市中心区的高端综合功能,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金融、商贸、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咨询、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为支柱,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地区的总部经济集聚区、金融集聚区、高端商业承载区、国际商务交流区、文化创意示范区、高尚生活服务功能区和国际化都市风貌展示区。三是发展目标,到2017年,中央商务区GDP达到1600亿元,其中金融业GDP达到8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入驻150家以上,汇聚全球时尚商品品牌2/3以上,年税收亿元大楼50栋以上。到2020年,中央商务区GDP达到2200亿元,其中金融业GDP占到6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0亿元;建成西部地区购物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中心和国际奢侈品消费中心。  相似文献   

7.
作为"第五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已经被学界及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但其指标体系构建在国内文献中少有提及。构建一个涵盖"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和党的建设"六个一级指标,且以"产业结构分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等共28个二级指标为主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标体系,能够为后续制定国家治理指数奠定基础工作,也能够为定量化衡量各省份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动态城市竞争力理论及其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可  朱建国 《中国发展》2010,10(4):81-85
该文基于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性特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动态城市竞争循环理论框架,将城市竞争循环分为内外两大决定系统,三大圈层结构,并提出了名义城市竞争力和实际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同时构建了一个新的指标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由8个一级指标和88个二级分项指标构成。新的理论框架为城市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林琳  宓挺 《今日浙江》2008,(14):29-30
从国内外城市商务中心区(简称CBD)发展情况看,总部经济和CBD具有天然的相关性。由于CBD区域具有最便捷的交通网络、最齐全的配套设施、最发达的通信系统和一流的商务活动环境,CBD强大的商务服务功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CBD经常成为总部集聚区最佳的空间选择;同时总部企业的集聚和总部经济的集散功能又促进了CBD的形成和发展,总部机构数量的多少和总部经济的强弱,往往成为决定CBD等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泉,青年创新型城市是以促进青年群体的创新创造、创业发展为目标,在制度和政策设计、财政资源配置、城市建设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青年创新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以青年科技创新实践和鼓励城市创新实践的制度保障提升城市创新和活力水平的实践探索,充分体现了青年与城市创新联动发展。广州作为开放程度很高的国际大都市,构建青年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对大型城市建设青年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示范意义。通过系统梳理青年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和特征,从过程、结果和对象三方面搭建指标体系逻辑框架,从能力拓展和创新周期理论以及广州发展的需求确立了指标的三大关键要件,并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丰富,形成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62个具体指标的青年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青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及指标体系建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创新价值,为青年发展和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部经济”或“首脑经济”作为一种带有总部性质的各类公司、机构的高端要素集聚现象,已在中国部分中心城市迅速发展,开始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本文就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总部经济与跨国公司、总部经济与发挥区域优势、总部经济与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对总部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春  陈思萌 《求索》2008,(1):66-68
本文选取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模型。并选取典型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论符合企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立足教学,联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然后给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以机电工程系为例,对该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其优势和薄弱环节,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民众共同关心的议题。首先,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疫情观察,从认同理论视角将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来源提炼归纳为政治认同、胜任力认同、先进力认同和情感认同四种机制。其次,结合疫情观察,在国内外应急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1个一级评价指标和49个二级评价指标。第三,通过661名社区观察员,对78个涵盖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和乡村社区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三类社区在政治认同维度上保持高度一致,然而在胜任力认同、先进力认同和情感认同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对指导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在公共健康等各类突发事件中如何有效发挥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城市济经首要的是要研究城市基础结构。本文想就城市基础结构的内容、特点及其效益评价谈些看法。 一、城市基础结构的内容 城市是集约各种物质要素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中集中了工业生产设施和基础结构设施,二者构成整个城市的物质结构。生产设施一般指生产出物质产品的机构如工厂、矿山等等。基础结构设施则一般表现为没有直接物质产品产出,但却是生产部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城市基础结构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呢?其一,生产性基础结构,包括为城市生产进行服务的部门,如货物运输、邮电通讯、物资技  相似文献   

16.
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设计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和充分论证,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据介绍,该体系共分三层,由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33个三级指标构成,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民社会视角,本研究提出并建立了新的社会心态结构分析框架——陀螺模型,以此为逻辑起点,选取了社会心态指标体系初始指标集,运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确定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社会心态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AHP)与群决策相结合的方法,对21个指标予以了赋权;最后,着重就社会心态指标体系的落地等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尽快形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界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根据数据的可获性和可比性,尝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三个维度构建一套科技人才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人才创新力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力低下的具体表现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如何尽快形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转型时期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转型时期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劳动者的关注重点,依据评价指标设计原理和方法,构建了劳动关系评价初始指标集,然后通过隶属度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对初始指标进行了筛选,得到了由就业、培训及工作环境,劳动合同与制度建设,工资报酬分配,社会保障,工会与劳动争议5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综合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相对权重进行了分配,由此形成了完整的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剖析城市发展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城市的SMART理论模型;阐述了智慧城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从智慧准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智慧城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详述了该评估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定及涵盖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