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个月回了趟老家,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城。到达故乡的第一感觉,就是发现十字路口安装了一个红绿灯,从此结束了县城无红绿灯的历史。新设备有了,可习惯依旧。红绿灯下,人来车往,车也好,人也罢,视红灯如无物。旁边或有一警,见此也是淡然若定。如此现象,让我困惑红绿灯存在的价值。小县城里虽不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但多年来也没有听说有多少重大交通事故,人车混行,相安无事。  相似文献   

2.
潘志强 《当代广西》2008,(14):57-57
从走出大山,离开家乡,到县城求学,再外出工作,已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的风风雨雨里,也时常回家看看,可每次都是那么匆匆忙忙地离开。今年初夏有事回去,便在老家多住了几日,才恍然发现我的家乡变了……  相似文献   

3.
在冀中平原蠡县,不仅有许多关于范蠡在蠡县留史村经商(皮革)的传说。而且一部名为《范蠡与西施》的电视剧,更将范蠡和西施在此经营皮革业的故事演绎得美丽动人。改革开放初期。蠡县籍著名作家梁斌还曾题诗:“自打范蠡过留史,天下皮毛第一家”,悬挂在县城通往皮毛重镇留史的公路上。由于范蠡的影响所及.上个世纪90年代初,县有关部门干脆将县城内一条东西大街更名为“范蠡路”.彰显着范蠡与蠡县非同一般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农夫和蛇     
近几年,家里连遭不幸,父亲、大弟相继离去。极度悲伤的母亲,请来地仙和算命的,皆一致说老家那栋房屋是凶宅。凶宅不拆,灾祸难除。一向顺从的母亲这回信了。信得很固执。我说那是迷信,并讲出一大堆科学道理。再说咱是民警,人家知道会笑话的。任我好说歹说怎么劝说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好在房子已破败不堪,全家早搬到县城,就是以后叶落归根也不可能再住了。为了安慰母亲,全家达成共识,拆也无妨。还免得每年花钱为它修补捡漏呢。择好10月15日为拆屋的良辰吉日。这天一早,我就骑摩托车回到老家——江西省靖安县香田乡黄龙村。在众乡亲的热心支援…  相似文献   

5.
<正>我出生在江苏常州武进南宅孟家头村,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常听姨婆讲起她的公公刘焯是一位革命家,他总是风尘仆仆,来去匆匆,刚回家没几天就又出去了。当时由于我年龄小,根本不知道革命为何物。后来我出去学习了,假期回家也会经常看望姨婆。姨婆一生命苦,现在日趋渐老,但是总也忘不了过去的一些事,她对我说,  相似文献   

6.
只记得我     
正公公和婆婆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媒妁之言,结婚前两个人只见过一面。他们四十多年的婚姻里,有争吵,但更多的是两人相扶相携的守护。公公是那种粗线条的,不够细心,家里的小事从来不挂在心上,两人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公公统领着一大家子,很有些威严。这些年,我发现公公只有对婆婆才有一份细心。婆婆年轻的时候唱过戏,很喜欢戏曲。VCD机刚出现的时候,价钱还很贵,节俭的公公就给婆婆买了一台。后来,公公还经常给婆婆买VCD光盘。用公公的话说就是:"你妈最迷这个,  相似文献   

7.
回家的路     
正我的老家在广西桂北一个小山村,地处平缓的丘陵地带,三面环山,一条乡级公路从村旁通过,通往县城。我们村的自然灌溉条件不太好,但有优质的土壤资源,出产优质的大蒜、蒜薹、花生和辣椒等——这是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经济作物如何变钱,当然是通过村外惟一的公路送出去,到乡镇或县城售卖,否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从我记事起(20世纪80年代)到  相似文献   

8.
只记得我     
公公和婆婆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媒妁之言,结婚前两个人只见过一面。 他们四十多年的婚姻里,有争吵,但更多的是两人相扶相携的守护。公公是那种粗线条的,不够细心,家里的小事从来不挂在心上,两人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公公统领着一大家子,很有些威严。这些年,我发现公公只有对婆婆才有一份细心。婆婆年轻的时候唱过戏,很喜欢戏曲。VCD机刚出现的时候,价钱还很贵,节俭的公公就给婆婆买了一台。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去年10月,我坐县城的小中巴车去市里。车行至半路,小中巴车与一辆大货车抢道,被撞翻到路边的沟里,有十几个人受伤,我也是其中之一。因小中巴车的车主一直不赔偿,我们几个受害人起诉到法院。经法院调查,小中巴车是现在的车主两年前购买的二手车,因为他嫌过户手续麻烦,所以一直没有办理过户。请问,我们  相似文献   

10.
八寨的二月是乍暖还寒的时节。大年初四那天,我和媳妇领儿子从县城回老家,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的"昂玛突"节。我的老家在红河县甲寅乡南部八寨村委会的娘吉村,居住在这里的四十来户人家都是哈尼族,  相似文献   

11.
咨询台     
尊敬的编辑老师:我在北京当保安,父母和姐姐都在老家县城做小生意,虽然不在一起,但也没少了家人的牵挂,感觉挺幸福的。可最近有一件事情常常困扰着我,一时真不知该怎么办。前些日子,我妈从老家给我打来电话,着急地说大姐近来突然染上了一种奇怪的毛病,就是总洗手,什么都嫌脏,出门时老是怀疑没有锁门,总要再回来看看。人也变得不爱说话了,做事情犹犹豫豫,脾气还暴燥,让我给出出主意。我向别人打听,有人说这是患上了强迫症,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病,我该怎么帮我姐呢?保安员:杨益强迫自己做事也是病吗?杨益:从你的来信看,你的姐姐确实有强迫型的心…  相似文献   

12.
竹林深处是老家 我3岁到4岁间有近1年是在眉山外婆家度过的,所以习惯于称眉山为老家。 老家在距镇江镇约1里左右的公路旁。今天,镇江的鱼远近驰名,那条街也变成一个大餐厅了,不过,当年,那里全然没有如今的热闹繁华景象,纯粹是一派乡居的安闲、古朴与停滞画面。外婆家和几户邻居  相似文献   

13.
我和韦拔群是同乡,我的祖叔辈四兄妹都参加韦拔群组织的早期农民革命。1930年大革命时期,韦拔群等革命同志经常到我老家开会。1930年邓小平同志到东兰县的第一天就在我的老家与韦拔群见面,现在我老家东兰县竹庄屯的祖屋里仍挂着邓小平与韦拔群第一次握手的画像。  相似文献   

14.
一 今年暑期徒步走三峡,在风景旖旎、人称“小三峡”的大宁河里游泳的时候,碰到了当地一位姓蒋的年轻人。蒋姓小伙子看到了河边石砾上的背包,认定我也属于近一两年来在三峡已司空见惯的“野游族”,于是,“笑问客从何处来”,与我拉起了家常。我说我的老家在安徽安庆,小伙子一下子显得很兴奋,他说:我们这个地方——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昌古城的所在地,镇上的许多人家,就按上面安排要搬迁到你们那里去了,比如张三、比如李四,都是我认识的,他们的一些亲戚,就住在巫山县城或已移到地势高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一今年暑期徒步走三峡,在风景旖旎、人称"小三峡"的大宁河里游泳的时候,碰到了当地一位姓蒋的年轻人.蒋姓小伙子看到了河边石砾上的背包,认定我也属于近一两年来在三峡已司空见惯的"野游族",于是,"笑问客从何处来",与我拉起了家常.我说我的老家在安徽安庆,小伙子一下子显得很兴奋,他说:我们这个地方--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昌古城的所在地,镇上的许多人家,就按上面安排要搬迁到你们那里去了,比如张三、比如李四,都是我认识的,他们的一些亲戚,就住在巫山县城或已移到地势高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住在城中央     
我读《桃花源记》,就会联想到我的老家。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可能是环境的相似,相似不仅在于田园风光,也在于偏远。我说我是一个乡下人的话,所谓的乡下,那可是乡下中的乡下了。而我最早的城市概念则来自于父亲工作的县城。一个人如果一直生活在乡村,是不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乡下人的,就像一个中国人只有到了国外才会明确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近日,福清市玉屏街道居民陈女士给福清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送来一面锦旗,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据陈女士介绍,"公公魏廷煊患了膀胱癌,已于日前病逝。在整理公公遗物时,想起公公曾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于是,我便去福清市医保中心询问能否报销医疗费。"当陈女士来到中心办事大厅时,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她,并一一告知报销医疗费所需准备的材料。4月13日,收到报销款的陈女士感慨地说道:"为了替公公治病,这几年我花了不少钱,这笔钱无疑是雪中送炭。中心工作人员热情尽职的服务态度,让我很感动。"据中心相关人员介绍,"要想全部回答和解释清楚市民咨询  相似文献   

18.
《时代潮》2001,(4)
老家的堂叔有一个很稀罕的名字:碗小。我爷爷辈上有兄弟6人,都是贫苦出身。5个兄弟出来闯荡,去了天南海北的5个地方。老家只留下了堂叔的父亲和老祖宗们。关于老祖宗的故事,堂叔对我讲过一些,那时我年纪小,日子久了也记不得了。堂叔是民办教师,有一年我回家,他说他双喜临门,一是入党,二是农转非成了正式编制的教师。老家并不算富裕,但盖楼房买彩电的人家却也不少。讲起来堂叔还拿一份不太低的工资,条件该比一般人家好一点,但他却没造楼房也没买彩电,攒下钱供两个儿子读书到高中毕业,这在当地是很少的。堂叔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楼房平房一样住人。  相似文献   

19.
在这莺飞草长的5月,我和小周陪同远道而来的客人陈君到土楼采风。从县城经霞寨到崎岭有37公里的路,到崎岭时,眼见天色渐晚,我们都决定原路折回县城。同行的小周建议说,他老家南湖村有几座土楼,就几步远,何不前去看看。  相似文献   

20.
七月是草原最美的季节.妻子的老家就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草原中的一个小县城。去年趁孩子放暑假.我们一家三口由山东回内蒙探亲.先后到锡林浩特、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等地游览.一路上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纯朴的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