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8年,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赞助下,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学者,在东海及黄海进行地球物理探勘.台湾当局即已经关注钓鱼岛问题,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努力,维护钓鱼岛主权及领土完整.台湾当局坚持钓鱼岛列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将领土与主权问题寄希望于美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钓鱼岛问题.台湾当局的因应,无论主观动机,还是客观效果,都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因应没有及时、全部对民众公开,被民众认为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软弱无能而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2.
王基文 《台声》2002,(12):50-52
李登辉在替日本右翼分子讲话9月25日,李登辉在接受日本《冲绳日报》专访时称:“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并说,“中国大陆再怎么主张对钓鱼台的主权,事实上没有证据可资证明,在国际法上没有任何依据。”李登辉公然歪曲钓鱼岛列屿历史,明目张胆为日本侵占中国领土辩护,与日本右翼分子一唱一和,充分暴露了他极端媚日仇华的真面目。日本右翼分子关于钓鱼岛的论调林林总总,归纳起来,无非是:钓鱼岛列屿是日本固有领土,是其西南诸岛的一部分;钓鱼岛是“冲绳县八重山石垣市宇登野城二三九二番地”;钓鱼岛列屿不是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  相似文献   

3.
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文 《前沿》2008,(2):159-161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觊觎其重要战略位置以及巨大经济资源和军事价值,近年来纵容右翼势力不断登上该岛设置灯塔、神社等设施,企图造成该岛是日本领土的既成事实,并妄想最终通过“时效取得”该岛主权。我们要采取主动和智慧的实际行动,打破日本的梦想,维护钓鱼岛主权。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近期发布的一份文件表明,即使在美国将钓鱼岛“行政权”私相授受日本的“归还冲绳协定”中,美国政府部未承认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主张钓鱼岛主权毫无依据。1971年美日狼狈为奸,对钓鱼岛私相授受是非法无效的。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遭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极大愤恨和强烈反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问题与台湾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于2012年9月发表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指出,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都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二战结束后美日双方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的行政管理权交给了日本,而日本自此即视为自己领土主权从事经营。对此,笔者在过去的一些论文中已有所涉及,但仍觉言犹未尽,这  相似文献   

7.
黄德明  李若瀚 《求索》2014,(4):129-134
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问悬而未决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日本频繁通过官方化措施处理涉钓事件,并加快推行“钓鱼岛国有化”措施,这些行为除作为一种政治宣示外,也有强化其对钓鱼岛“有效控制”的法律意图。对此,中国应及时调整钓鱼岛问题的应对策略,在重视法律研究基础作用的前提下,通过综合运用行政、军事、法律等手段,提高和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8.
马晓霖 《时事报告》2012,(10):54-55
2012年,是中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是,这个双方原本计划高调庆祝的年份,因为钓鱼岛争端的“危机化”而呈现完全相反的图景。9月10日上午,野田内阁通过所谓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野田内阁宣称此举意在由中央政府掌控钓鱼岛,避免右翼势力操弄而激化中日关系。但是,美丽谎言无法掩盖透明事实:无论日方谁在钓鱼岛及其水域做文章,都是对中国固有主权的侵犯;无论野田的主张多么动听,都是单方面打破钓鱼岛现状的挑衅行为。更何况,根据日方媒体透露,野田政府将在“购岛”手续完成后,配以八大措施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实质是进一步将钓鱼岛非法据有。可见,“购岛”事件是日本政府配合右翼势力而上演的“政治双簧”,日方是钓鱼岛问题由争端恶化为危机的唯一责任者。几个小时后,中国政府快速反击,首次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准线,向世界宣示中国对钓鱼岛诸岛拥有主权。这一依据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而做出的声明,为中方今后行使主权奠定法律基础。11日,野田内阁继续逆流而动,一意孤行,签署“购岛”合同,刻意将急转直下的双边关系继续向悬崖推进。这一天,被媒体形容为中日关系的“9·11”。因为过去40年,中日间鲜有如此激烈的外交摊牌。  相似文献   

9.
国际法院判决对岛屿主权争议提供了一系列先例原则,总结这些先例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审视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上中日双方各自的理由,有利于判断中日双方哪一方占据更为有利的法律地位。分析证明,日本的理由违背了国际司法实践在领土主权问题上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不能支持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而中国的理由符合构成领土完整主权的要求,因此,按照判例法原则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相似文献   

10.
张华 《台声》2013,(3):36-37
自日本右翼提出所谓“购岛”决定引发钓鱼岛危机以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一再单方挑衅并激化争端。海内外有识之士持续呼吁,两岸应合作保卫钓鱼岛主权。然而,台湾当局却一再表示拒绝,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海峡两岸都有责任加以维护。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合作有两层涵义:一是共同维护中国主权;二是钓鱼岛附近海域资源的合作开发。两岸同胞是一家人,钓鱼岛是两岸民众的共同财产,这是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根本动力所在。从两岸融合和民族感情的角度来讲,两岸携手合作维护钓鱼岛主权,也是一次加深两岸民众感情、消融两岸隔阂的良好契机。从经济利益上看,两岸携手合作,共同维护钓鱼岛主权,十分有利于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整体中华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两岸在钓鱼岛问题上合作的路径可以是适时成立两岸钓鱼岛事务协调小组,双方成立两岸钓鱼岛共同开发委员会,共同开发利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等。  相似文献   

12.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琉球政策的制定上,是外宣托管,内行收复.但琉球政策的制定,在战略上突出了琉球的重要地位,却忽视了介于台湾和琉球间的钓鱼岛问题.由于国共内战的加剧以及东西方冷战,在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后,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各种限制,使得日本加强了对琉球的影响与控制,国民党当局因此对琉球政策的实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然而,由于自身实力的孱弱,国民党政权始终无法夺回琉球问题的主动权,最终不得不面对琉球被日本实际控制的局面.介于台湾和琉球间的钓鱼岛主权问题,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3.
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障碍,双方政府及有关学者在国际法方面各持己见.然而,关于领土取得的国际法规则有失明确性,现代国际法与传统“中华世界秩序”之间在领土观念上尚未互相兼容,因此,国际法在解决钓鱼岛争端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不可高估.此外,中日双方难以达成将钓鱼岛争端诉诸国际司法机制的合意,当前国际司法机制实践中的文化偏见与海峡两岸政治互信的不足,也使得国际司法机制在钓鱼岛争端中的作为空间大打折扣.鉴此,未来钓鱼岛争端的解决仍应重视政治手段的作用,并审慎而渐进性采用法律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来,日本当局及其右翼势力无视历史,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制造事端,逐步升级对我钓鱼岛的侵犯。甚至不顾中方强烈反对,非法"购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由此引起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非法、无效和徒劳的,都无法改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5.
邱越 《今日广西》2014,(10):6-6
日本媒体9月8日报道称,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黄尾屿以北约164公里进行“未经同意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海域活动根本无需向日本通告。日本借赖斯访华之机炒作中日海洋争端,目的是希望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日本提供终极安全承诺。  相似文献   

16.
于英红 《同舟共进》2012,(10):11-13
2012年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越发强硬,越来越倾向于诉诸单边行动,丝毫不顾忌对中日关系造成的影响,这一态度绝非偶然。早在一个世纪前,日本就对钓鱼岛制定了既定政策,只是二战后,面对国际社会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理方案,日本希望消除国际上特别是亚洲国家的戒备心理,求得经济发展的空间,才放缓了攫取钓鱼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下简称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特别是今年以来,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甚至自己出面"购岛"。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领土主权,这一点有充分的历史事实和法律依据。然  相似文献   

18.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美国启动"重返亚洲"战略,有其多方面的战略指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战略指向是凭借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力图遏制中国崛起、驾驭日本,并以此控制亚洲事务主导权;另一方面,钓鱼岛撞船、购岛、申遗等一系列事件,均表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拒绝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转而企图通过加强美日军事合作、增强海上保安厅力量和自卫队海空机动作战能力,以武力和强权达到侵占钓鱼岛的目的。对此,中国应强化对钓鱼岛的主权,逐步通过共同开发、提交东海外大陆架划界案、规范渔业开发等步骤,实现对钓鱼岛的渐进式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19.
金奕 《台声》2002,(11):15-16
9月24日,李登辉在接受日本《冲绳时报》专访时竟声称,“虽然中共和台湾都宣称拥有钓鱼台列岛主权,但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他还说,“中共主张是他们的领土,这是因为当地有石油蕴藏量的问题”。10月20日,李登辉再次声称,“钓鱼台从不属于我们,钓鱼台是属于琉球的土地”,“二次大战琉球由美军托管结束后,琉球加入日本,因此钓鱼台属于日本”,“台湾只有钓鱼台的渔业权”。李登辉这番卖国媚日的言论,遭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强烈反对与谴责。一钓鱼岛列岛,又称“钓鱼台”,日本称“尖阁群岛”,包括钓鱼岛、北…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以来,日本在处理钓鱼岛问题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化其对钓鱼岛的法理占有,由此造成了钓鱼岛冲突的日益加剧。政治野心、资源贫乏和国际环境变化是日本加快对钓鱼岛进行法理占有的三大原因。为此,我国需要从战略、战术和外交三大层面来寻找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