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生成败三分决定于做事,七分决定于做人。每个人从懂事时起,便有一个做人的问题伴随一生,于是,傲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也就成了每个人一生必做的答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做好这份答卷。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真实坦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诚信;二是坦率。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现实中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有位作家说过:"诚实是最好的策略,最大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不一定有机会为社会做一些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但不一定有机会,他可能只是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今天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我确实可以为社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以不管它有多难,都要去做,因为我知道,如果放弃了,我一定会后悔。” ——叶丹阳  相似文献   

3.
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为了交出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2017年,河南省各地市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努力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陆续出台了一项项惠民政策,实施了一件件利民工程,使敬老院建设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养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高品质地做好每个角色分工,完美协调创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艰难而费心的事情。作为江苏省公安文联副主席、秘书长,许丽晴承担着大量的行政工作,她的写作时间都是从日常繁忙工作和生活之中生生挤出来的。她就像一位劳动模范,执着地在自己的那块责任田里辛勤耕耘着。  相似文献   

5.
他,一件衬衣、夹克穿了30年,却累计捐款助学超过1000万元。他,65年党龄、73年教龄,被誉为“钢铁院士”,却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院士楼内。他,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勤奋报国’是我一生都在践行的使命。这不是捐,而是还。国家培养了我,我理应用行动去帮助更多人。”  相似文献   

6.
三天     
在《青年科学》上,我曾看到这样一段话:“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一去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也会过去;明天即将来临,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充分说明了时间之宝贵,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高效率的今天,更需要抓紧时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存在是用时间计算的,确切地说,是用你为人民工作的时间计算的。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渡边茂曾提出过“3万天学习论”。他假定一个人活81岁,那么拥有的时间也仅有3万天。如果再去掉生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如果把自己一生辛苦经营的三分之二财富用于社会救助,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呼和浩特市回族老人铁兆义做到了! 他经营的是一个牛羊肉铺小店,施行的却是至深至爱的社会大德。 了解他的人都说,以德行商是他经营的理念,乐施好善是他人生的信条。  相似文献   

8.
无价之宝     
魏炜 《人民公安》2008,(19):52-53
原来,每个人都有一件无价之宝,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一钱不值,但那却是他一生的挚爱。他的无价之宝只是个人的爱好。而老警察的无价之宝,却是属于整个社会的。那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  相似文献   

9.
李智是一个叫人有耐心去读懂他的男人,他豪爽、他理性、他温文尔雅却痴迷于玩越野车。在众人紧盯着“钱途”时,他却享受着新鲜、刺激、未知与迷茫。挑战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经历的危险与快感!  相似文献   

10.
名利的真相     
李小林 《今日广西》2007,(20):72-72
从前,有一个爱幻想的年轻人。有一天,他听说名利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谁能找到她谁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所以他在心里迷上了名利。他发誓.即使花上一生的时间,也要找到她。  相似文献   

11.
王圣 《传承》2010,(16):45-47
"他的一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他的死,对外国人和对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持久的损失。"这是116年前,上海最早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对一个刚刚在天津去世的广东香山(今中山  相似文献   

12.
心雨集     
正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越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相反,对于没有内在生活的人来说,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难免要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急切追赶。——周国平人的本能是追逐他身边飞走的东西,却逃避  相似文献   

13.
王继琴 《传承》2009,(19):32-33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华侨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富强四处奔走。陈嘉庚先生一生依靠经商积累了亿万家财,却几乎全部都捐献了出来,致力于教育的兴办、国家的建设以及民族的复兴。陈嘉庚先生高尚的品格让无数人为之折服,尤其是他信守诚信、一诺千金的品质更是让人称道不已。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极富感染力的人。这是一个将生命充分发挥的人。他45岁自学英语口语,一年后成为翻译;他52岁自学电脑,十几年写作与翻译三十几本书;他57岁学习和研究记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记忆力,能背出圆周率1000余位数字;他第一次作报告只能埋头照本宣科,而今他已在各地做报告1000余场,点燃了无数人心头的激情之火……这个传奇人物就是解放军某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少将钟道隆教授。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在多方面多领域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难道他是个天才吗?他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春节过后的一天,记…  相似文献   

15.
“我没有想过要干多大的事业,我希望我的一生能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儿;能为祖同添份光彩;能为他人的健康奉献点心血,也算我这辈子向社会交了一个答卷: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现任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的刘信正向记者讲这番话的时候,他那红润的面容显出了深沉。此情此景,我们似乎看到刘信正的心里泛起了他为设计生产实用新型的甜心牌枕头饱尝过的辛苦……  相似文献   

16.
1万小时定律     
《时事报告》2011,(9):67-67
任何一件事想做到极致,都必须经过持续的学习和练习,没有捷径可走。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某项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万个小时,无论他是作曲家、篮球运动员还是钢琴演奏家。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8)
<正>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有关他的丰功伟绩,就不做歌功颂德了。在这儿,我们就一起探讨他作为一个平凡人的人生情怀。为师篇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算是中国最出名的老师了。作为一个老师,一生最大的快慰,莫过于有一天指着一个成功的学生给人说:这是我的学生。孔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当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与其"饭疏  相似文献   

18.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我的一篇日记”。在人的一生当中,总有几件难忘的事儿。很多朋友都把这些事写在了日记里,今天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家请啦。  相似文献   

19.
张爱民 《群众》2014,(4):67-67
<正>"……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在2014年的春晚上,这首题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激荡人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5,(6):5-8
这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人,他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听到的是骂声、哭声和埋怨声,碰到的是一个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做不尽的是烦事、难事和窝囊事。然而,他却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深深的感恩。正是在这个号称“机关第一难”的岗位上,他以22年的春秋让生命有了最炽烈的燃烧,他用一身的志气、骨气和血气证明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存在。 这是一个为了信仰和理想而战的人,他付出了一生,不求人们记住他一个字,只愿人们懂得一个理:共产党好。 他,就是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