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渊明弃官归隐,寄意田园,开创了中国古代田园诗歌体系,其超凡脱俗的诗歌风格和恬静自然的生活境界,不仅影响了中国后代的文人墨客,也对韩国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自高丽初期,陶渊明传入韩国以来,以李仁老和李奎报为代表的高丽文人不仅接受了陶渊明诗歌风格,而且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也深受陶渊明的影响。李朝时期,以金时习为代表的韩国文人更是把学陶、崇陶上升到了一定境界。  相似文献   

2.
说起中国的隐士,似乎陶渊明当排第一,就像元曲里说的:“……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就连一向看不起隐士的鲁迅先生也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但我却不以为然。陶翁二十多岁时开始出仕,之后时仕时隐,隐隐仕仕,且做的都是些小官。四十一岁(按当时年龄计算已经算是老年了)时还出任彭泽县的县令,想想还是不爽,于是卸任,自此彻底归隐田园。做官做到老年才归隐,能算得上第一隐士吗?陶翁有如此关名,皆源于他那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相似文献   

3.
李长亮  杨树卿 《工会论坛》2005,11(3):112-112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人生价值评价必须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原则。共产党员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培养良好的人生价值能力,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4.
辛陶契合说驳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弃疾词引用陶渊明诗较多,有人提出辛陶之间有回归、酒、重视友情三个“契合点”,并认为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在辛陶身上都表现得很清楚,认为辛是战士与隐士的统一。本文认为辛陶之间大相径庭。辛陶的经历与思想、性格特点以及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均返异,陶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自动地辞官归稳,归隐后心境基本上是宁静、淡泊的;而辛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被迫地罢官退居,退居后始终心系复土大业,心境是愤激、痛苦的。文章具体分析了辛在“三仕三已”过程中处境、心境的变化及表现,并联系涉及陶的重要作品,论证了辛陶并不具有什么“回归”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或根本看法,直接决定人们的价值评价、价值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不同途径,并对人生的目的和理想有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就应该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努力创造条件去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要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就应当努力搞好自身的价值观建设。加强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价值关系,使党员领导干部置身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实现领导干部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已至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蓬勃发展 ,人生价值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索 ,实现人生价值越来越为当代青年 ,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主要追求。青年知识分子应确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荀子与孔子和老子人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从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价值主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三个方面,对荀子人生价值理论的特点进行探讨。作者认为,荀子在肯定人与动物具有自然同质性和本质差异性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辨”、“义”、“群”,进而把“伪”作为人生价值目标;荀子并不主张性恶论,他只肯定人性有趋向于“恶”的可能性,从而为价值主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作出论证。同时,分析了荀子把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作为主体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随机整群抽取的378名济南青年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 当前济南市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表现出更多的个体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生价值手段上,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取向和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党外人士的人生价值应定位于自身专业水平与学术影响、参与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条件.其实现途径,从自身来说,是要不断增强各方面的素质,提高民主意识与参政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社会来说,则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随机整群抽取的378名济南青年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济南市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表现出更多的个体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生价值手段上,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取向和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时代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是大学生一直关心的问题,他们对人生的疑问和思考随着改革的进展而发展变化。本文追踪了二十年来大学生思考焦点的转变,并探讨了这些转变得以发生的社会基础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研究家在对唐代祖述陶渊明诗作之辈的评析中,忽略了一位极不应忽略的人物。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从祖王绩。从其创作的诗文看,王氏乃将陶渊明引为同调,并将其作为效法榜样。他不独明言“尝爱陶渊明”,更以“渊明对酒,非礼义能拘”自况,并亦步亦趋地仿效陶渊明的诸种之为。其诗作,情感之真挚,语言之质朴,与陶渊明“真率自然”之风显系一脉相承。他将陶诗的意境,生动表现于五绝的寥寥二十字之中,对田园诗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用五律反映田园生活,王绩更属唐代第一人。他以自己的创作,架起了从陶渊明到王维、孟浩然间的一座桥梁,今后在评述唐代山水田园诗时,对此应予以足够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陶渊明的文学作品探寻其人生哲学,进而从陶渊明的身世和所处时代透析其思想成因,最后分析了儒道文化对"中国士"的影响及现实启发。  相似文献   

15.
从南北朝至今,人们对陶潜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缺乏了解,对陶潜的思想和品格也存在着夸大和神化现象。大量史料证明,陶潜的辞官归隐是东晋南朝门阀士族政治下次等士族在政治上无望进取的无奈之举,同时也是缺乏政治才能的陶潜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6.
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在,也应当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希望所在.广大青年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在实践"三个代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企业青年明确人生目标和意义的重要指针,研究企业青年人生价值观对于促进企业和企业青年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表明,企业青年的人生价值目标趋于多样化,人生价值手段趋于务实化,人生价值评价趋于自我化。引导企业青年培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应从人生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官俸及辞官原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是泛指县令一级官员的物质待遇 ,而非他的官俸实数。陶渊明辞官的真正原因是“不堪吏职”,而非嫌官俸微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本文以调查为依据,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判断及认识和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高加林由农村到城市再到农村的生活经历中有过两个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女性:刘巧珍和黄亚萍,但最终二人都未能与高加林走到一起,其爱情发展都是随着高加林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整个爱情故事中,三个人都有错,巧珍错在没有文化,亚萍错在自私自利,最重要的是高加林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他将自身执着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自己世俗社会地位的不断递增,对人生价值持一种肤浅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