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报道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推动了公正审判,也会给法院审判带来许多麻烦.以此而感叹,新闻报道和公正审判是一个永无休止的两难问题.笔者认为,所谓两难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这一观点的"支点",将新闻报道和司法公正之间涉及的两个命题"是否报道"和"如何报道"没有加以区分,从而容易用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报道中的质量问题(如何报道),来质疑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是否要报道的必要性.因此,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2002年4月19日,《法制日报》报道,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对于证据收集困难的刑事案件,采取了“诉辩交易”的新的审理方式。该报道在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可谓众说纷纭。在此笔者也对这一诉讼制度略表浅见。  相似文献   

3.
媒介报道司法审判行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媒介对司法的报道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表现了不同的特点,中国的媒介由于自身的经营化策划以及深厚的民意文化的积淀而表现为一种扩张性,这就使得媒介在对司法审判的报道中存在相当程度的过度行为,这是应该加以规制的问题.但在规制行为中要坚持度的原则,并且要认识到规制方略选择的重要性,也不能动辄运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制,更多的应该考虑行业规制的策略.在媒介对审判的报道之规制问题上应该坚持自由与限制有机统一的基本理念,既不能损伤媒介主体的积极性,也要防止媒介报道的过度扩张.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的“基因”会不会改变,并变异成一种可怕的样子?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绝对不是天方夜谭。前些天,央视报道了一只怪模怪样的老鼠,猪的模样,大象的耳朵,狮子的尾巴,跑起来也没了抱头鼠窜那样的敏捷,而是像袋鼠一蹦一蹦的。看到这则报道的人,无不为这只老鼠的可笑而兴奋有  相似文献   

5.
林海 《检察风云》2012,(23):40-41
2004年5月5日《新京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死囚刑前检举换来缓刑"的报道。报道称,湖南长沙一名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犯罪分子提供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的重要线索,使一件历时数年未查清的人命案成功侦破。因检举立功,对这一犯罪分子,法院作出了由死刑改为死缓(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判决。根据这则新闻的标题和内容,可以发现记者很可能弄混了缓刑和死缓的概念。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缓刑的适用范围规定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这就意味着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6.
正"东莞扫黄",大快人心,可其中出现的"杂音"却像黄流一样让人害怕。比如2月11日《湖北日报》报道的,"众多网友对这一报道的态度是冷嘲热讽",一些人为涉黄酒店充当保护伞,认为有助于发展地方经济;一些人觉得酒店涉黄司空见惯,甚至觉得央视大惊小怪。"似乎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卖淫嫖娼这类违法行为就不算什么"。据南都周刊报道,东莞前市委书记刘志庚  相似文献   

7.
好书推荐     
人权报道读本李希光郭晓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定价:48元这是一本以中国视角向世界阐述中国的人权观和人权进展的书,目的在于提高中国新闻媒体在人权报道上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水平,激发编辑记者对人权报道、新闻公正、新闻准确、新闻真实、人权法律等话题的敏感性和准确把握,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8.
“不。不要。不。我不能接受这样。噢,天啊。天。不……错了。这是错的。”这是五名被告人中的其中一名在刑事审判时所说的话。据报道,这五名少年被告人已经供认残忍地袭击并强奸了一名在纽约中央公园慢跑的女子。中央公园慢跑者案成为了全国媒体狂热报道的焦点,这代表着人们对无力控制犯罪浪潮的严重担忧。媒体将当晚公园里的五名黑人少年称作“狼群”、“野人”。1990年,五名被告都被判有罪。  相似文献   

9.
试论司法报道与司法审判的关系程德安在报道李谷一诉汤武生一案中,《上海法制报》与南阳中级法院就记者的报道权发生过争执。这看似寻常的争执,实为司法报道与司法审判之间的争论。历史上许多国家的新闻界与司法界曾在采访与回避、报道与阻止报道、报道偏袒与干扰审判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五个严禁".<21世纪经济报道>在披露这一新闻时引述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的话:"在最高院历史上,这是首次对司法界以权谋私采用如此严厉的刚性约束".  相似文献   

11.
在广博的网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关于女大学生的报道.本文将对400个关于女大学生的网络新闻新道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国内主要网站中有关女大学生的相关报道,认为网络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形象的描述过度再现,对女大学生的形象多是一种扭曲的再现.文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尽地分析,以期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虽然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但全球交易并购市场却是风生水起,接二连三的大型并购交易相继在银行,医药、IT等行业出现.据最新报道,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就收购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与后者进行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IBM目前拟以每股9.55美元的价格收购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此前的报道称这一收购价格在65亿美元以上.如果IBM这一收购成功,将对IT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很可能再度推高全球并购浪潮.  相似文献   

13.
因有人反映浙江台州椒江区电动车上牌照存在不合理收费现象,《台州晚报》进行了调查,并发表了一篇调查报道。椒江区交警大队队长李小国以报道失实为由,到该报社质问,与报社副总编辑吴湘湖发生肢体冲突。随后,李召集10多名下属,将吴湘湖拖出大楼塞进警车。吴湘湖称,在电梯中,有人扯他的头发,有人用皮鞋踹他,致使他大便失禁。(10月21日《新京报》)看到这则报道,读者一定想知道,《台州晚报》在那篇报道里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把当地交警得罪成这样。事实上,如果读一读这篇报道,就可看出采编人员在处理这篇报道时为规避风险,是如何小心翼翼、谨慎…  相似文献   

14.
"瓜田李下"是一条人们并不陌生的成语,看了关于南京彭宇交通肇事案的报道和网民们"义愤填膺"、言辞激烈的相关评论,相信人们对这条成语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所有拆迁事件.都体现着一个可怕的观念.这一观念在某些政府官员的头脑中牢不可破。这一观念简单说就是,把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对立起来.认为公共利益理所当然地大于公民权利。最近报道的黑龙江省东宁县县长任侃公然告诫“钉子户”。“不要与东宁人民为敌”.就是对这一观念最生动的注脚。  相似文献   

16.
近日的媒体,有一篇题为《“全国优秀公安局”为何沦为黑保护伞》报道。一看这题目,心里便很不是滋味,也百思不得其解——“全国优秀公安局”与“黑保护伞”原本应当是势不两立的,无论如何也坐不到一起,怎么会同时戴在一个执法单位的头上?读罢报道,忽然发现这个题目做倒了,大凡稍有一点分析能力的人,一看这题目,便知这个执法单位获“全国优秀公安局”于先,沦为黑保护伞于后。这一蜕变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堕落。而此  相似文献   

17.
梁慧星 《法学研究》1996,(2):144-150
一、引言 一年多以前,有关“神奇长江源探险录象”素材著作权归属的争议成为深圳地区的一个热门话题。《深圳法制报》1994年12月25日星期天版以“‘神奇长江源’漂出来的诉讼”的大字标题,对诉讼双方的争点和理由作了报道。该报道最后一段的小标题是:“法律能涵盖一切吗?”而最后一句是:“艺术何时能摆脱世俗的纠缠?”这两个问句深深地触动了笔者。艺术是否能够摆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从2010年起,浙江省宁海县全面推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这一消息报道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应:有人认为,代表点"单"政府做"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落实人大代表的权力,发挥人大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情况的了解程度肯定不如政府及政府部门,况且代表素质参差不齐,仅仅依靠代表投票来决定政府重大工程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19.
刘海明 《检察风云》2010,(19):62-63
"方舟子遇袭"事件在第一时间被报道后,舆论一片哗然,人们在关注这一已成为案件的事件进展本身的同时,更在思考让"暴力"猖獗的病源。我们认为近年来,接二连三出现的以暴力袭击方式对公民包括公众人物的公然报复行为愈演愈烈,已然脱不了社会黑势力干系,这是亟待司法机关警觉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厦门特大走私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案情极为复杂的一起走私案,其查处过程惊心动魄,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为了向读者报道这一巨案,经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批准,自去年1月份开始,本刊特派记者独家对全案进行跟踪采访,撰写了系列纪实作品,生动、翔实地报道了厦门特大走私案发生和侦破的始末。本期特集中刊登这一系列报道的主要部分(其他部分也将陆续刊出)。 本期刊出的报道有: 《打私反腐,除恶务尽——关于厦门特大走私案的调查与分析》。本刊评论员依据调查采访中获得的材料,披露了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