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丽 《前沿》2005,(9):260-262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探讨了诸多问题:情景关系,心物交融,入兴贵闲,析辞尚简,参伍因革,感兴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情与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这一系列大同小异的在文学理论中占核心地位的概念的阐述。本文从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和审美主客体关系两方面浅谈体会。  相似文献   

2.
《春秋》2011,(3):54-54
刘勰,字彦和,东莞郡莒人,约生于公元467年,卒于公元538年,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曾为太末县令,东宫通事舍人和步兵校尉,晚年遁迹莒县浮来山定林寺校经楼,终卒于此。史称有文集行于世,今存者有《文心雕龙》、《刘子》等。  相似文献   

3.
周兴泰 《前沿》2008,(10):177-181
本文旨在探讨陆机《文赋》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功能、艺术构思、艺术灵感、文质关系、文体分类、文体特征及具体的文学技法等方面。从二者的前后继承关系中我们大致可以窥见六朝文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研究既成显学以来,一些同志担心,再有新的突破恐非易事,这种担心也多少流露出对“炒冷饭”文章的不满,自然不无它的道理,但是从总体上说,目前我们的研究还处于亟待深入的阶段。《文心雕龙》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它潜在的科学价值,为研究者提供了发挥创造才能的广阔天地,需要我们大胆探索或重新认识的课题甚多。面对一个庞大而深邃的理论体系,有时候,如果我们开阔视野,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开掘,只要运用的方法得当,往往就孕育着突破成功的可能。所以,近年来相继出现的《文心雕龙》专题研究的新成果,格外引人注目。继詹锳先生的《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之后,张文勋同志的《刘勰的文学史论》 (以下简称《史论》)最近也出现在  相似文献   

5.
况立秋 《新东方》2002,(1):69-72
刘勰的《文心雕龙》强调文学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形成了“重情尚采、质文统一”的美学思想核心。他认为:有形、有声之“文“来自客观的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美:物是客观存在,情是物的主观反映,辞是情的表现手段,情依赖于物,辞有赖于情。刘勰肯定自然之美,是为了进一步论证人文之美。他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出发,认为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对文艺起着决定的作用,而艺术美又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骏爽刚健的风骨则是品评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6.
刘勰的《文心雕龙》强调文学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形成了“重情尚采、质文统一”的美学思想核心。他认为:有形、有声之“文”来自客观的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美;物是客观存在,情是物的主观反映,辞是情的表现手段,情依赖于物,辞有赖于情。刘勰肯定自然之美,是为了进一步论证人文之美。他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出发,认为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对文艺起着决定的作用,而艺术美又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骏爽刚健的风骨则是品评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体系最完整、结构最严密的一部古典文学理论著作。古今学者大都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角度作了深入的研究。笔者试从公文体式和写作的角度来探讨,或者不是毫无意义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中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个“文”,范围至为宽泛,可以说包举了一切的“文”,既指诗骚歌谣等文学作品,也指一般的散文论著等文章,而且包括公务文书。作者认为:“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  相似文献   

8.
古寺极乐访济平□葛秀邵国兴郭朝歌济平法师是极乐寺现任住持。初春一日,我们来到座落于江油武都镇观雾山腰的极乐寺,拜见这位爱国爱家、扶贫济困的济平法师。由于临近农历2月19日的观音会,山道上挤满了前来极乐寺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我们拾级而上,走得大汗淋沥,...  相似文献   

9.
梁淑辉 《传承》2010,(36):156-157
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篇中集中论述了文人学士所具备的品德修养和政治才能,提出了写作主体应当贵器用而兼文采,为文应以成务为用,应把写作活动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但对革除魏晋六朝绮靡富艳的文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当时文人空谈性理的玄言之风有一定的纠正。并且,他的关于主体德才修养的思想对当今为文做人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梁刘勰撰《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空前的理论巨著。我以为《文心雕龙》的产生,除了继承前人文论成果的历史原因以外,还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形成基础就是清谈。 清谈是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上承汉末清议,从品评人物转向以谈玄为主,两晋大盛,延及齐梁不衰,是始终刘勰一生的世风。当时记录清谈的书不少,现在传世的只有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了。据记载,当时的士人对此废寝忘食,挥麈扪虱,如痴如狂。其中  相似文献   

12.
权绘锦 《求索》2008,(3):164-166
胡风文论与《文心雕龙》都受到传统整体思维影响,具体体现为创作论上的“天人合一”,作家论上的“内圣外王”和文艺本体论与功用论上的“体用合一”。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相一致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论与传统文论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书名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序志>"岂取驺爽之群言雕龙也"一句是理解<文心雕龙>书名的关键,"驺爽雕龙"的典故原本合有贬义,"岂"字在此应当做"难道"解,刘勰以"雕龙"命名全书实际是借此阐发了为文与事功并重的观点.该句各种"岂"字"肯定说"的解法在谮训诂上均存在问题.刘勰所说的"用心"是阐明"心"与"术"的关系, "文心"是指代<文心雕龙>下篇论文术,"雕龙"则象征上篇论文体,二者是并列的关系,"文心雕龙"一名就是对全书内容的概括说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文心雕龙》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各方面的研究已逐渐深入,但也还有一些薄弱的环节,如《文心雕龙》的思想渊源就属这种薄弱环节,《周易》、道家以及佛学对刘勰的影响,已有少数论文可见,但还有许多家对《文心雕龙》的影响,迄今尚无一篇论文发表。著名《龙》家牟世金先生在《文心雕龙》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著作绝少涉及刘勰的思想渊源问题,他甚至不大同意这种做法,称这种做法为“查三代”。刘勰是个佛教徒,以此定成分,他属于唯心的一族。但通过“查三代”之后,必然得出他属于唯物的一族,因为他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5.
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了"体由性定"的文学思想。按行文的内在理路,刘勰应该阐明文体创造的根本动因,即创作者的思想情性问题;但是刘氏选择用低层次的"形式训练"(摹体以定习)的办法来创造文体,并视之为"文之司南"。故此,刘勰在阐发如何解决根本问题的途径上,出现了理论漏洞,这是刘勰在面对理论困境时使用了"分身术"的缘故。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质性》诸篇对《体性》篇的理论漏洞做了修补。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与《文心雕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绘锦 《求索》2007,(4):170-172
“人情物理”、“趣味”和“自然”是周作人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术语,它们既是对《文心雕龙》中相关文学思想的继承,又经过了周作人具有现代意义和个人性的改造。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显著差异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针对时弊从儒学和文学两个角度批判了玄学对文学作品所造成的损害 ,但事实上在儒、玄、佛三教合流的特殊历史条件下 ,玄学已成为其复杂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心雕龙》中有正面涉及玄理的论点 ,但更多的是寓玄理于文论之中 ,特别在其创作言意论方面。“隐秀”论和“意象”论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理论的丰富 ,同时也是对玄学得意忘言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在体制结构、语言表达、艺术风貌方面有着独到的唯美言说特征,刘勰借助语言结构修辞表现手法使得自己内在的情感得以明晰外化,从而传递出艺术的张力和生命流动的美丽,其诗性言说方式在当今仍然是文论书写的很好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19.
中同《文心雕龙》学会第二次年会,于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龙学”专家和“龙学”研究工作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是: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龙学”研究?这是“龙学”成为显学以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元化教授认为,应该开展对《文心雕龙》的文化历史背景的研究。在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文心雕龙》,或许会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更深切的理解。他认为,文化传统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1.创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神思》以"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释"神思",其意非本《庄子》字面,而是取《吕氏春秋》《淮南子》高诱、许慎注之别说。根据其说"心下巨阙,言神内守也",可证明刘勰所论"神思",具有心身内外二分的特点,而非向来所认为的心身彼此二分。《神思》篇由"神思"论虚静,其学理依据是汉代以来道家、道教的养生守神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