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人权口号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提出来的,但从其产生至今,人权从来都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从其产生来看,“人权”口号自提出之日起,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2.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一定阶级或阶层为了共同利益和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保持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以17世纪70年代英国辉格党的成立和1847年在英国伦敦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为标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政治组织宣告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在概念史研究范式下对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共的一个重要政治术语——"资产阶级法权"的演变史进行考察。"大跃进"期间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主要是为人民公社推行供给制提供政治动员;1960年代"资产阶级法权"概念转换为官僚主义和特权行为的代名词,成为建构"反修防修"理论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论学习运动中"资产阶级法权"主要指称商品制度、货币交换和按劳分配,是"全面专政论"的主要内容。从破除、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可以看出毛泽东自1958年起就一直坚持的一种"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革命前后,针对封建专制主义任意践踏人民生命、财产权利的横暴行为,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一般都强调对政府的行为加以限制。他们认为政府的权力应被严格地局限于保护人民权利的范围,超出则违背了人们成立国家的目的。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突出代表。他与17、18世纪许多思想家一样,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08,(12)
17世纪-18世纪初,世界经济交往的大潮同时对处于封建王朝顶峰的清帝国与当时落后的俄国产生了冲击。在俄国积极主动的态度和中国为政治目的以贸易让步的形势下,早期的俄中贸易缓缓得拉开了序幕。17世纪末-到18世纪俄国与中国积极的经济交往预示着他们将走上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6.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夜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作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代表以及平民阶级的代言人,针对封建专制,他提出了自己的自由观,政治自由是他的自由观的集中体现。卢梭认为,平等、公意、法律、强制是实现这种自由的保证,而这种自由与平等也是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自由观平等观的重要思想渊源。虽然卢梭的政治自由缺乏一定的实践意义,一些思想家对此批评更是层出不穷,但是它却给人类带来了政治觉醒。  相似文献   

7.
17世纪-18世纪初,世界经济交往的大潮同时对处于封建王朝顶峰的清帝国与当时落后的俄国产生了冲击.在俄国积极主动的态度和中国为政治目的以贸易让步的形势下,早期的俄中贸易缓缓得拉开了序幕.17世纪末-到18世纪俄国与中国积极的经济交往预示着他们将走上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要推进平等价值理想的实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对待实现平等价值理想的几大难题:等级特权、资本特权和市场特权。即,应当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特权与市场特权的双重性,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性解放”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比较流行的一股思潮,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一、“性解放”思潮的萌发从历史上看,资产阶级的“性解放”思潮萌芽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领主阶级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与公民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公民社会理论是理论界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公民社会的概念和理论并不是什么新的话语,而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早在17-18世纪,伴随欧洲市场经济的兴起和新兴政治势力———市民资产阶级的崛起,公民社会理论逐步形成并得以广泛流行。当时它所倡导的基本政治理念是,将社会与个人从专制主义国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对国家的权力进行必要的控制与限制,争取实现社会的独立,充分保障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早期的西方政治学和思想家之所以关注这一问题,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必须彻底突破封建专制主义的藩篱,合理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生发的文化生态根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岚 《理论学刊》2005,2(11):113-116
官本位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政治实践的集中体现:农耕社会对权威的服从是官本位思想滋生繁衍的社会生活基础;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尊卑等级关系;以等级特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为官本位思想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和制度上的保障;官僚阶层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和控制,形成了凭借官职等级控制、支配社会资源的利益驱动和价值导向;科举制度把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引导到追求功名利禄上来;中国传统文化对礼治的尊崇为官本位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古典乐派。出现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主要作曲家有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及歌剧作曲家格鲁格等人。他们受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其音乐创作力图摆脱教会和封建宫廷的束缚,倾向自由、民主和人道主义。作品着重体现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精神面  相似文献   

13.
<正>17、18世纪被认为是西班牙和法国的世纪,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世纪开始的时间是1914年,美国从此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文化被美国人认为是开启美国世纪的重要软实力。进入21世纪,虽然面临中国、俄罗斯的挑战,但美国依然认为,依靠文化、政治、外交等强大的软实力,美国世纪仍将持续。作为全世界唯一没有设文化部的国家,而且建国历史只有240年的美国,何  相似文献   

14.
"左派"与"右派"这两个政治名词的来源,严格地讲是"舶来品",可溯源到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7月14日,象征法国封建统治堡垒的巴士底狱被巴黎人民和起义士兵攻陷,政权被第三等级的代表掌握.而第三等级中包括资产阶级、市民、农民,由于阶级利益和各自的要求不同,领导层开始分化.在1791年的立宪议会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米拉波等人,在议会中提出了比较温和的改良主张,要求保留国王,反对共和;而代表比较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5,(7)
官本位体现着人治社会专制集权的制度安排,体现着等级特权观念和"以官为本"的单一价值取向。而民本位则体现着法治社会民主法治的政治安排,体现着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以及"以民为本"和"法律至上"的价值规范。从官本位到民本位是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只有扫除专制体制残余,完善民主法治制度,打破特权等级观念,构建自由平等理念,破除官本位的传统文化残余,达成以民本位的现代价值共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官本位的人治社会传统,建立起民本位的现代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6.
人权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权利,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区分相应,马克思将权利分为人权和公民权。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丧失实现权利的经济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主张的自由、平等等权利对无产阶级而言只是徒有其表,人权其实只是资产阶级的特权。马克思主张,自由、平等诸权利应当从政治领域扩张到社会经济领域,从而使人权从形式权利变成实质权利,其实质权利思想促成了人权的积极权利转向。马克思将人权视为一系列权利的组合,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需求的不同,人们赋予不同权利组合以不同的权重,这种人权思想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后果主义的人权观,使人权真正成为处于弱者地位的被统治者的防御之盾。  相似文献   

17.
特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阶段我国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给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特权现象的产生受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要遏制特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就要从法律、制度、教育等方面实现领导干部从不敢搞特权、不能搞特权到不想搞特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王成林  吴昆 《学习月刊》2012,(22):24-25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作为一位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家,他的战争观反映了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进步倾向和革新精神,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不仅为整个资产阶级的军事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一个重要理论来源。现代战争已远不同于18、19世纪的战争,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加速向信息化转变,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观仍然指导着现代信息化战争。  相似文献   

19.
略述20世纪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述20世纪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及其特点林默彪本世纪初以来,西方政治学在社会需要和科学进步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社会科学中引人瞩目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发展而来的具有浓郁哲学思辨色彩和强烈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20.
储存——比较——批判,这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读书的三个步骤,我们姑且把它称为"三步"读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