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张献  李双辰 《党课》2006,(8):60-60
安徽省霍山县在全县党员中实施“党内温暖工程”,着力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困难党员救助和党员终身关怀三项机制。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主要从六方面保障党员权利:—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党员每年接受4次以上的政治理论、实用技术和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开展党内谈心交心活动;三是满足党员阅读要求,单位和党组织订阅的党报党刊向党员开放,供他们随时阅读;四是建立党员质询制度;五是维护党员申诉控告权利;六是建立普通党员列席党代会制度。  相似文献   

2.
柏欣 《揭阳论丛》2008,(1):66-71
党员权利是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保障党员权利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和基础。加强对“党员权利”这一基本概念的探讨和研究,能为解放思想,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促进党内民主建设扫清理念障碍。本文从党员权利的涵义、党员权利与公民权利的联系和区别、党员权利的实质与党员权利的限度等三个方面,对“党员权利”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论及党内民主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党员权利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基本点包括:党员权利是党最高权力机关的基础;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处理的权利;保障党员选举权、罢免权的制度建设;保证党员履行监督权;党员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4.
保障党员在党内的民主权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关于党员权利的理论,直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党员权利理论的中国化形态。新时期,深刻认识党员权利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澄清当前对党员权利认识存在的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误区;另一方面可以廓清中外政党关于党员权利和主体地位指导理论的差别;同时,研究党员权利理论,可以反映新时期党内不同的利益需求。保障党员权利,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一个党走向现代化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时.往往过多强调党员服务.而忽视服务党员;过多强调党员履行义务,而在保障党员的权利方面做得不够;过多强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帮助党员解决实际问题较少,以致有些党员有困难不找书记控旅长,不找组织找亲朋,为此.江西省上犹县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出“党委服务点部,支部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新理念,探索和建立服务党员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城市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目前城市社区的这项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城市社区要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制度,摸清流动党员底数;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动态掌握流动党员情况;科学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构建多方协作工作管理机制;尊重流动党员主体地位,充分保障流动党员权利;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服务机制,实现“以服务聚人心”的目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机制,确保流动党员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选派流动党员党建工作指导员,专人负责流动党员工作等措施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紧密相关,互为关联。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和根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永恒主题;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深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党务须知     
《共产党人》2006,(6):29-29
党组织应如何保障党员的权利? 保障党员及时参加党的会议,提供阅读党的文件的必要条件,并经常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安排,组织和引导党员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支持和鼓励党员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支持党员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支持党员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保护党员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充分体现党员意志;  相似文献   

9.
法之 《支部生活》2006,(2):44-44
党员的表决权是指党员在党的会议上,刈讨论决定的问题表示赞成、反对或弃权的权利。党员表决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需要讨论并表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党员保障条例(试行)》规定:“决定重要问题,应充分进行协商、酝酿,必要时进行表决。”这里的“重要问题”包括五大类: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事项;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按下部管理规定应该由集体讨论的十部任免、调动和处理;发展新党员;上级党组织规定应由党组织集体决定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旭升 《先锋队》2010,(12):48-49
一是延伸权利保障功能。延伸、拓宽权利保障渠道,通过权利告知、审理助辩,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申辩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通过规范执行涉案款物的管理规定,保障当事人的财产权;通过及时办理解除行政处分和恢复党员权利案,保障当事人的政治权;通过积极稳妥办理申诉复查及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二是延伸审理治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1)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2)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3)对党员进行审查,做好党籍处理和党纪处分工作;(4)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做好对党员的考核、鉴定、表彰和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5)做好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向党员公布和向上级党组织报告;(6)保障党员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并严肃查处侵害党员权利的行为;(7)搞好党内统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移位     
璩诗岭 《党建文汇》2004,(12):28-28
在《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之际,中央纪委副书记夏赞忠就《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党员有重大分歧应暂缓作决定——夏赞忠说,条例对“试行条例”在内容上作了不少修改和完善。比如,党组织作出重要决议、决定前,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形势下,党员主体地位出现了弱化,其主要表现:党员主体地位意识薄弱、党员的权利难以保障、发主集中制执行难。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为此,本文提出要加强对党员的主体性教育,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的知情权;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充分发挥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21,(1):12-13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新修订《条例》“新”在哪里?主要内容是什么?党员可以行使哪些权利?怎样保障党员权利行使?7个问题,带你了解新修订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新修订《条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只有切实保障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才能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党员的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和江泽民都非常重视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问题,邓小平指出,对于“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①江泽民也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的意见、建议、批评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上来。在党内生活中发…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下简称《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它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部条例共5章38条,其中第二章“党员权利”在党章确立的党员八项权利的基础上,更明确、更全面地规定了党员享有各项权利的具体内容:——保障党员的参加会议权,阅  相似文献   

17.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实施,在落实和保障党员权利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一、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颁布施行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首先,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颁布施行,是运用党规党法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实际步骤。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命题,并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做出部署,明确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党员是构成党的肌体的细胞,维系着党的生命。只有细胞健康活跃,党才会有生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并通过修改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一系列措施来落实和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2004年正式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对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权利作了具体、规范的规定,对党员权利的保障措施作了进一步完善,对党的各级组织、  相似文献   

19.
“党员主体”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理念、新基点,是在世情、国情以及党情发生重大变化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出和形成的。从政治学基本理论角度审视“党员主体”概念,有利于从深层次加强党员主体地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保障党员权利,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信息频道     
海南州:立足“三个培养”,激发农牧区党员队伍活力。海南州按照“能人中出党员、党员中出能人、党员能人中出干部”的思路,结合农村牧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强化对农牧民党员的教育培养,有效增强了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个培养”主要指: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