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启荣 《外交评论》2002,2(2):16-22
中国的联合国研究起步较晚 ,其发展过程与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及中国对联合国和多边外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密切相关。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的联合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出现了硕果累累的可喜局面。中国联合国研究的领域和视野逐步扩展 ,角度日益多样化 ,已有一支学术队伍和若干重点课题。但与其他学科 ,甚至与国际问题其他领域研究相比 ,中国的联合国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只有清楚地认识到不足 ,这一学科才能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冷战后日本联合国外交中的ODA外交。  相似文献   

3.
朱虹 《理论前沿》2006,485(20):31-32
联合国在新世纪与时俱进的改革,旨在有效提高其公正性和高效性,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主张联合国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原则进行必要的改革,在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中更有效地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导作用。中国在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下,将通过多边外交途径与联合国互相促进,创造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的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角度 ,探讨联合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与改革问题。笔者认为 ,5 0多年来联合国在其会员国的普遍性、机构设置与职权范围等方面均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另一方面 ,联合国由于其自身的发展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 ,现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因此 ,改革已成为世纪之交联合国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改革问题由来已久。进入新世纪,大国之间矛盾的增多和超级大国的单边政策使联合国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同时,联合国本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迫切需要改革。许多国家就此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提出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维护成员国的主权和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有助于保持世界的多样性等观点。从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情况看,如何学会在大国利益中的夹缝中生存和最大程度地为国际社会服务,是联合国改革面临的最根本难题。  相似文献   

6.
对联合国进行改革,这是国际社会达成的普遍共识。其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安理会的改革,以及维和行动、经济与社会发展、联合国的民主化等诸多方面。本文还对如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交评论》2014,(4):25-40
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在对外交往中需要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进行有效的相互转化,以实现国家利益。国家营销理论对国家战略的规划定位、体系设计与实施手段的分析框架,尤其是其对战略实施阶段的多元营销手段,可以用来分析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国家营销视野下的外交战略分析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国家战略定位和道路选择、外交战略体系设计、外交战略实施。中国外交首先要在国际体系层面找准国家定位,在国内层面找准政策定位,在外交路线上做出明确选择。中国逐渐将经济外交列为核心外交政策,辅之以公共外交、文化外交等政策手段,围绕实力与权力之间的有效转化这一核心议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进行外交布局。中国在价值塑造、市场细分、促销渠道等外交战略实施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外交评论》2015,(3):1-25
中国外交中的诚意信号表达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地位和利益展现的重要内容。中国对外诚意信号表达具有政策宣示、行为信用两种基本渠道。自冷战结束以来,在中国与东盟以及中国与美国的双边关系中,均可发现中国的和平、合作以及责任等诚意信号表达,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同特性的负面效果。在诸多影响变量中,战略匹配的不一致成为影响中国诚意可信性的重要因素。系统剖析中国对外关系中的诚意信号问题,可以管窥中国外交的文化实践及其理论动因,也有益于思考中国在力量增长情况下的国内战略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联合国建立60周年。自1945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但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挑战和使命.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其内部矛盾逐渐暴露,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改革改什么?合理的改革标准应如何?这不仅仅是程序性的变革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帆 《外交评论》2013,(6):1-15
从国际格局转型期入手,文章剖析了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分析了中国转型期外交战略的目标和任务,指出了中国外交战略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转型期外交战略规划的基本构想、关键环节和侧重点,提出了战略规划的设计方案。中国外交战略需要在统筹兼顾的大思路下,规避自身可能的风险,把握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协调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实施新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作为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国际维和在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步加入到国际维和机制之中。尽管经费支持和人员训练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中国参与国际维和的水平,但是中国参与其中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它影响着中国外交决策的制定;另一方面,中国的参与也影响着维和机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投资自由化趋势的日益增强 ,外资国民待遇标准的处延有逐步拓展、并在形式上有专门多边条约调整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过分依赖给予外资优惠的立法政策已显现出负面影响 ,为因应国际投资自由化和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 ,我国的外资立法应采取以维护内外资公平竞争环境为价值取向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李杰 《外交评论》2006,(6):36-40
“和”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脉络,“和”的核心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思想是指导中国外交理论建设的宝贵思想源泉。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建设不断取得发展,“和而不同”思想体现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领域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中,也为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做出了中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入世的现实 ,结合WTO规则 ,我国已修改了三资企业法等多部重要的外资法律。但是 ,我国目前的区域外资政策措施中仍存在不少与WTO规则相冲突之处。本文拟结合WTO涉及投资的有关协定和规则 (以TRIMs协议和GATS为主 ) ,分析我国区域外资政策措施与相关WTO规则在外资市场准入、外资国民待遇、外资数量限制等方面的冲突和差距 ,并结合我国引资的新形势和新近立法动态 ,对我国区域外资政策措施进行“适世”思考 ,提出逐步改进和完善我国区域外资政策措施的多方面突破口和导向性举措。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自创立以来,构建和发展了一套以《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为核心的人权公约体系,并通过实践形成了人权思想和理论,创造了实现人权思想的论坛和机制。中国承认《世界人权宣言》的基本思想,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国际人权条约,完善国内立法,努力把发展的思想结合到人权实践中,对联合国的人权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证券市场流转税对证券市场的运行、社会资本的配置以及政府收入均会产生影响。证券市场流转税的改革必须以促成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为根本目的,以引导对整个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为最终目标,以尽量不造成政府收入的大幅波动为前提。由此应拓宽税基、实行差别税负、进行单向征收。  相似文献   

17.
围绕新中国建国50多年来的国际体育外交发展历程,分析、评价了新中国对外体育交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外交战略的作用和贡献。中国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在国家外交实践中有其特殊地位,对拓展中国全方位、多层次总体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所构成的整体。由于国际行为体的现实互动行为具有不同的属性,所构成的体系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从概念上讲国际体系具有多重属性而非一种属性。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分别阐述的权力、制度和观念所指涉的就是体系的不同内涵。在传统的国际体系观念中,权力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当代,由于体系中制度与规范的因素凸显,因此研究者已不能再以权力政治的简单逻辑来判断国家间的互动了。认识这一点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进行战略评估都有重要意义。联系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进行这个视角的思考尤为重要。面对具有多重属性的体系挑战,中国只有处理好自己的战略排序,对涉及规范、制度、权力的互动作恰当安排,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外交评论》2003,(2):80-84
对外经济合作是中国外交和外经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立场是“守约、保质、薄利、重义”。中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比较成熟的业务方式有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境外投资等。中国政府在 5 0多年的对外经济合作工作中 ,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对外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增进了人民间的相互了解 ,推动双边友好关系的发展。本文旨在使读者了解对外经济合作的基本情况 ,以便加深对经济外交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