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体制从宏观管理到微观运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在投资领域初步形成了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活动市场化、投资资金多渠道化、项目决策分层次为特征的新格局,调动了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当前投资体制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集中表现为:投资总量膨胀、投资规模宏观调控困难、投资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加快住宅建设,刺激房产消费,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的有力举措。分析与研究住宅市场的现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对策,把握机遇,开创未来。 我国在1986年至1996年十年间,新建城镇住宅近17亿平方米,比建国后的35年所建住宅的总和还要多3亿多平方米,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住宅建设步子的加快缓解了住宅的供给短缺问题,但由于房产的消费受制于市场培育的滞后仍未被有效地拉动起来。这几年,我国住宅建设的主要困扰是:(1)城镇居民住房紧张的状况未能根本转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中仍约有325万户是人均居住面积仅在4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户”,住房成套率低,设施差。(2)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均衡。1992-1993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迅猛发展,由于各地一哄而起,使得房地产的开发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不相配套。虽然近几年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房地产业的结构趋于合理,但“商品房”的开发及投资速度与房地产市场相关因素的发育仍不相匹配。(3)住宅潜在需求大,有效需求小。虽然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的紧缺情况依然严重,但从房市反馈的情况来看,其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目前住宅市场的发展形成一个怪圈: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财政供给“越位”与“缺位”并存。财政作为公共的财政,其供给的范围主要应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如为公共产品的生产、制止外部不经济行为等提供资金,而对于市场有效的领域,则不应涉足。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满足公共需要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财政包揽过多,一些项目很难适时退出,形成资金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的局面,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不合理、管理跟不上的矛盾较为突出。财政支出结构不适应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影响支出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房地产业对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住宅建设是房地产业发展的主体。随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地位的确定,住宅的商品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属性在整个住宅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住宅建设总的发展趋势上看,住宅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一,住房改革力度的加大,为住宅建设的发展和住房市场的启动营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应该看到,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系列改革与突破,为住宅建设的发展和住宅市场的启动营造了极为有利、也极为宽松…  相似文献   

5.
吴方 《党课》2009,(9):86-89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近20年里保持了飞速发展。自1998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年竣工住宅最多的国家。住宅建设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及消费热点。与此同时,人们对住宅的环境、质量、功能也在不断地重新认识和定位,如何实现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将是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 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是解决我国住宅市场需求与供给间矛盾的主要途径。我国住宅市场矛盾的焦点在于居民购买力和住房价格之间的差距。一方面需求旺盛、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是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要调解这种矛盾,必须积极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而目前,又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宏观调控重点及其定位我国经济曾长期存在卖方市场或短缺的特征。为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曾把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了扩大供给、抑制需求、治理通货膨胀上。之所以要抑制需求,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长曾过分依赖于政府支持下的投资扩张,易于引发投资膨胀与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8.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迈入了法制管理的新时期。《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居民住宅建设特别重视,并列有“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鼓励和扶持房地产企业开发居民住宅”的专门条款。把居民住宅建设提到国家法律的高度,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不仅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气魄和胆识,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住宅将孕育着一个客源巨大的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与供给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目前供给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借鉴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供给经验,提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必须建立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并存的供给机制和科学的供给决策机制,确实有效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求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买方市场”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市场类型不能称为“买方市场”。原因是:超额供给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供给、灰色供给和虚假供给;消费需求不足与储蓄过度并存。如果硬要把它称为“买方市场”,那么也只能是个畸形的买方市场。实现畸形买方市场向均衡市场的转化,关键不在于扩大需求,而需要调节供给。  相似文献   

11.
一、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 90年代中期后,我国经济虽然告别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形成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但我国当前的买方市场是在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存在、经济结构明显失衡条件下形成的。买方市场的显著特点是供过于求,表现出大部分商品的供给过剩。从我国市场状况看,这种供给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和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具体而言是无效供给太多、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太多,有效需求不足,共同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投资体制关系列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为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体制。一、建立投资的激励和风险约束机制多年以来,我国投资领域存在着两个老大难问题。一是投资“饥饿症”导致反复出现投资总规模过大,成为总需求膨胀以至周期性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二是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剧,降低了宏观经济效益。两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计划体制下  相似文献   

13.
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保持整个"九五"期间乃至到下个世纪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住宅建设在"九五"期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要使之成为现实,还必须完善住宅市场,启动住宅消费。98年3月19日朱镕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住房改革是五大改革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主要靠市场的支撑,而供需双方的结合点则是合理的价格。因此,要使住宅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就必须运用价格杠杆,理顺住宅价格,以促进住宅产业的发展。一、住宅价格和住宅产业的关系所谓住宅价格,就是住宅商品价值及其资本化地  相似文献   

14.
参考信息     
我国房地产市场孕育六大趋势 据建设银行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孕育着如下一些新趋势: 一、住宅建设将是房地产业的主流,将有可观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国务院实施的“安居工程”将投入数百亿资金;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也将进入实质性运转阶段,关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不少企业处在资金不足和资金使用浪费并存的困扰之中。这种困扰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严重紧缺和资金无效占用并存;二是原材料、燃料不足和生产消耗过高并存;三是设备短缺和设备利用不充分并存  相似文献   

16.
住宅建设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具有带动相关数十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特别优势,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形成的对住宅商品的巨大需求,住宅建设已被政府确立为“九五”时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现实中,住宅建设要真正担此“重任”,还存在着种种难题,受到许多制约。由此,理性地分析住宅建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加强品牌建设是农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嘉荣  杨永春  王钟 《探索》2007,(3):120-124
文章认为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产生和商品房空置率提高与我国房地产供给市场的土地、资金等要素非市场化,而终端市场的完全市场化等因素有关。国家承担由其引起的经济危机和信誉损失,社会矛盾激增等。建议应采取打破土地供应链条、改变资金供给政策、调整税收政策、建立相关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引导社会需求消费观念、大力改变房地产供给结构、限制外资流入购买房地产项目等针对性政策消除这一日益增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一、建国六十年来投资体制之变迁 我国投资体制变迁的历史,实质是投资体制市场化的历史,也就是政府投资由全能向有限转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首都人民住房紧张的状况,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建专业化的住宅建设公司,由分散、单一的住宅建设逐步转变为分区、分片、综合配套的住宅建设。1983年5月,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住总)应运而生。15年来,住总累计竣工面积1400多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