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建新 《东南亚》2004,(1):64-64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抗法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奠边府为越南西北边境通往老挝上寮地区的交通要道,原为莱州省管辖下的一个县。县城驻芒清盆地中央。盆地长约1 9公里,宽约9公里,四周群山环抱,西部临近老挝边境。法国殖民时期它被法、美视为战略十字路口。1 953- 1 954年,越南军队乘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纳瓦尔(NenriNavarre)在越北平原结集兵力进犯解放区、其他战场兵力虚薄之机,在全国各战场开展冬春攻势,连战皆捷,解放了西北地区部分城镇。纳瓦尔为挽救危局,于1 953年1 1月分出大量伞兵投入奠边府,在美国援助下,结集重兵,在奠边府地区建立防御阵…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二 纳瓦尔计划与奠边府战机的出现 武元甲将军的<历史的交会点--奠边府>一书,讲述的是越南抗法战争最后决定性的一战--奠边府战役.当时印支战场的情况大致是这样:接受西北战役和上寮战役的教训,法军利用空军、炮兵的优势,建立集团据点群,赖以阻挡越军的进攻.而越军则必须加强重炮火力和建立高炮部队,提高部队攻坚素质,才有可能歼灭困守之敌.  相似文献   

3.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军民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历史性转折的伟大战役,也是中国人民支持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打败美国干涉者的决定性战役。奠边府战役的胜利首先是越南人民的胜利,同时也是中越团结抗敌的胜利。在奠边府战役中,中越两国军民并肩战斗,共同对敌,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将中越友好关系推上了一个高峰,树立了一块光辉灿烂的历史丰碑。回顾奠边府战役的战斗历程,我们要永远牢记和珍惜两国人民这种十分宝贵的团结战斗的国际友情。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7日是越南奠边府战役胜利60周年。60年前的越南抗法救国时期,毛泽东主席等中国领导人应越南胡志明主席的请求,派出韦国清同志率领的军事顾问代表团和罗贵波同志率领的政治顾问代表团开赴越南,帮助越南抗法救国,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伟大胜利。为回顾这段光荣历史,传承中越传统友谊,深化新时期中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5月4日,在广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广西东南亚研究会和广西社会科学院东  相似文献   

5.
1954年越南攻克奠边府击败法国殖民军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与中国的有力援助分不开的。5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党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维护本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奠边府战役暨日内瓦会议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越、法三国30余名专家学者及历史见证人参加了会议。2004年,是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意义的奠边府战役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50周年。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回顾和反思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中国、越南和法国等三个国家的学者们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从2002年起,一些从事越南研究的法国学者开始着手准备举办纪念奠边府战役50周年的学术研讨活动,并向越南学者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最近,由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奠边府战役暨日内瓦会议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越、法三国30余名专家学者及历史见证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奠边府大捷是越南人民和越南人民军在胡志明主席、越共中央和越南人民军总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取得的胜利。也是越南人民和军队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的胜利。它证明了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友谊和团结,是越南人民取得从边界战役到奠边府大捷的一系列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中越两国人民今后朝着改革开放和共同繁荣的道路迈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一)韦国清觉得极为难得的战机出现了  韦国清抵达越北后,遵照毛泽东、彭德怀的指示,经与越方反复研究,帮助拟订了人民军冬季作战的全面部署——  一,使用308、316师和148团,配以4个炮兵营和两个工兵营,共6万5千人,于1954年1月10日开始进攻莱州,得手后分兵进军沙丰里;  二,312、304师分别隐蔽集结于富寿西北和以西地区,320师集结于儒关府、清化之间,准备在敌军进犯时诱敌深入,歼其一部;  三,在攻取莱州的同时,使用两个团分别沿八号公路和十二号公路进军中寮,会合后,相机攻占塔克,切断十四号公路和湄公河;  四…  相似文献   

10.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引起了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独立、统一获得国际承认,促进了亚洲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奠边府战役提升了越南社会主义的力量,巩固了越中友谊,增强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奠边府战役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加速了东南亚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奠边府战役是冷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值得回顾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柬博寨的华人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简史柬埔寨的华人和华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1890年柬埔寨的华侨华人达到13万 ,20世纪60年代末 ,估计有42万。后来由于柬埔寨国内政治局势多次剧烈变动 ,华人华侨的数量明显减少。到了90年代 ,随着全面和平的实现 ,政局稳定 ,经济发展 ,柬埔寨和中国的关系改善和加强 ,柬埔寨华人华侨的数量逐步回升 ,但绝大多数的华侨已经加入柬埔寨国籍 ,成为柬埔寨民族的一部分。柬埔寨政府不再颁发华侨身份证 ,华人已经完全融入柬埔寨社会。柬埔寨政府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对华人和柬埔寨人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 ,不歧视华人。柬…  相似文献   

12.
1991年,中国开始与东盟进行对话并成为东盟磋商伙伴。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10 1”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2001年  相似文献   

13.
在1990年代中期,泰国的中国新移民人数就已经超过10万,至今该人数有增无减。新移民对泰国华人社会产生诸多影响,文教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华文报改版、中文电视台创立、中医享有更高的认可和华文教育取得更大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众多的中国人在那里经商、兴办实业、承包土地和工程,并为当地人提供工作岗位。他们推动了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俄罗斯人的信任与尊重。  相似文献   

15.
日本华侨华人已逾80万,活跃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华侨华人一直是中日关系联系的纽带。在中国提倡侨务公共外交的新形势下,他们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国对日公共外交。日本华侨华人促进了日本民众对历史和中国现状的了解;改善了日本舆论环境;维护了中国和平统一;推动了中日关系发展;提升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正Lauriat:An eight-,nine-,ten-course meal featuring a variety of dishes during special Filipino-Chinese celebrations that last for hours.I have a confession to make.China is not in my list of places to visit.I am not a big fan of Chinese food and I don’t eat anything that looks new to me,especially if it is exotic.In fact,the only tea I drink is iced tea.  相似文献   

17.
Sun  Lixin 《Asia Europe Journal》2010,8(3):327-338
The ancient Chinese always had a complex psychic relation to the vast ocean: longing, but disdaining. On the one hand, they thought there were elfish hills, immortals, and fairy trees abroa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viewed overseas residents as strange. Before the fifteenth century, the Chinese people were capable of conducting maritime operations positively and entering into contacting peaceful and friendly contact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g Dynasty suppression of the coastal areas and the closed-door policy became its basic national policy.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first Opium War, some coastal military officials and intellectual elites took the lead in “seeing the world”; they were cognizant of the superior might of western firepower and claimed that the Chinese should “learn from the ‘barbarians’ advanced skills to resist their aggression”. However, even those provincial magnates who actively advocated coastal defense such as Li Hongzhang and Shen Baozhen also failed to really comprehend the oceans' great economic and military value and separated themselves from the set pattern of the old land-based coastal defense. It was not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T. Mahan's Sea Power Theory,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gained a comparatively profound 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national maritime interests.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ist Sun Yat-sen insisted that man should strive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the oceans. Howev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aced with the economic blockade and political pressure by western powe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ill took land development and “coastal security” as the center and neglecte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maritime territor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with Deng Xiaoping at its core, proposed the coastal strategic concept of “offshore defense” and the principle of “laying sovereignty and jointly exploring” for handling maritime disputes,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 of CPC with Jiang Zemin, at its core, emphasiz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ceans from the height of strategy. Nowaday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ocean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voic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Chinese people to establish a strong naval power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onger, but its action is still impeded by many aspects.  相似文献   

18.
华文媒体在马来西亚的出现是跟随着华人的出现而出现的,如今包括报纸、电视、网络等多载体、多平台、多手段、多途径的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已蓬勃发展。本文简述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浅析华文媒体在服务华人社会、发挥媒体中介桥梁作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的研究中,无不承认遍布世界的华商关系网是华人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南亚在世界经济中的迅速崛起,更引起人们对华商关系网的重视,因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华商关系网。既然华商网络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已引起了不少国家的重视,作为3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的祖籍国——中国,更应该重视和研究海外华商网络,并在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更好地借助这个网络。本文仅对华商关系网在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做初步探讨。一、华商关系网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中作用的主要文献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传入巴西及遗存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化远在16世纪末已传到巴西,至今在巴西仍可找到诸多中国文化遗存以及巴西人生活习俗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影响。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与巴西之间因澳门作中介而得以沟通。中国文化传入巴西以有形文化即以实物为载体的文化为主。中国无形文化传入巴西与有形文化传入巴西并非同时起步,这种情况与中学西渐欧洲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文化对早期巴西社会的强势影响未能长久延续,这与巴西社会自19世纪中叶起开始明显西化和中国自1840年起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