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南亚中间阶层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方式各不相同,与该社会所有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赋存状况以及贸易形态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收入分配的变化可以改变国民经济中的消费形态,例如在经济增长初期,不能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阶层通过其收入的增加便可以购买那些商品等。我们可以广泛地观察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从两极分化的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产生了可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新阶层。这种阶层被称为中间阶层、中产阶级、中等阶层、新富等,不仅在经济上具有特色,而且在政治上也能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阶层。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就东南亚各国被称为中间阶层的阶层形成状况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2.
1965年5月苏联科学院亚洲人民研究所东南亚室曾就有关"当代东南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诸问题"举行了一次讨论会.科学院东南亚室的助理研究员A.Φ.查布列也夫作了"东南亚各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特点"的报告.报告人指出,最近数十年来,这些国家农村中的商品生产虽然迅速地发展,可是仍然保存着五花八门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形态.在研究土地关系的基本规律性和发展的趋势时,考虑到现存的种种差别是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也必须注意到内政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因为这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究东南亚各国华人在变化的更大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视角来审慎地评价文化主义的观点,认为不应通过幼稚的文化主义公式化,而是可以通过探究在当代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来获得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是进入新世纪后的一个重大事件 ,对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受“9·11”事件的影响 ,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于认识东南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合作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9·11”事件后受影响较大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形势作一些分析。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 ,经过几年的努力 ,东南亚国家经济有所恢复。到 2 0 0 0年上半年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受金融危机打击较重的国家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在“9·11”事件发生之前 ,世界经济形势已经不…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内东南亚经济研究论文的分布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南亚经济研究的论文,以作为国内连续出版物之一的定期学术期刊为主要载体。这类论文是国内东南亚经济研究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及时反映和系统记录,它涉及到广泛的研究课题,容纳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分析了1996—2000年国内东南亚经济研究论文的分布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提高。但迄今为止 ,理论界尚未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统一的看法 ,由此出现了不少分歧与争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经济全球化也可以等同于经济一体化。它产生于市场经济制度 ,并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从而对各国政府权力及国家主权、经济安全、民族经济、国际经济秩序等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成因及争论的根源对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全球化的本质与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加速深化的趋势,逐浪于全球化大潮中的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其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展的产物。它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产生和发展,也必定被深深打上资本的烙印。从根本上讲,它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全球化的两重性就在于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为发达国家加强全球经济霸权…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学者对印尼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农村生产关系的性质问题发表了许多文章,文章的观点大相径庭。或说印尼农村基本上仍然保持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封建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或说印尼农村自六十年代末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已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占主导地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是以粮食作物种植业的生产关系作为考察和论证对象的,是非曲直还在争论中,笔者也想谈谈不成熟的看法。凡是考察过印尼农业经济结构中的种植业部门者,很自然地会注意到粮食作物和经  相似文献   

9.
1 非正规经济的定义非正规经济的定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广义的 ,指并不在官方统计之列的 ,主要是通过现金进行交易和不纳税的经济活动。它包括非正规经济、地下经济、平行经济或黑市经济。据奥地利林茨开普勒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希·施奈德估计 ,1 999年全世界正规经济规模为 3 9万亿美元 ,非正规经济规模为 9万亿美元。在发达国家 ,非正规经济约相当于GDP的 1 5 % ,在发展中国家相当于GDP的 3 3 %以上。另一个是狭义的非正规经济。据国际劳工组织 1 993年制定的标准 ,非正规经济指包括各种家庭企业和各种没有固定工资的劳动者、手工业…  相似文献   

10.
一、供应经济学供给经济学又称“供给方面经济学”,它是着重从供给方面出发考察经济的现状和寻求对策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70年代产生于美国。主要代表有孟德尔(Robert Mundell)罗伯茨(Paul Craig Roberts)、吉尔特(George Gilder)、拉弗(Avther Bert Leffer),费尔德斯坦(Mantin Stuart Feldstein)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滞胀”经济的症结在于供给不足,总供给和总需求大有轩轾;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机制中,供求并不能自动达于均衡,  相似文献   

11.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之间的一条远洋贸易航线,它是古代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中国运用这条贸易航线发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12.
试论西哈努克采取中立政策的原因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哈努克是当代世界的著名政治家。他治国从政60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德高望重,他代表了本国的命运,可以说是当代柬埔寨历史的缩影。在20世纪50到60年代,在他的领导下,柬埔寨采取了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柬埔寨也一度被称为“东南亚和平的绿洲”。本文试图论述他采取中立政策的过程、原因及其作用。一、中立政策的形成过程什么是中立?学者们的看法见仁见智。1989年出版的《辞海》中的定义是:“指一国在平时奉行不参加军事联盟、不许任何外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不承担任何足以使自身卷入战争的义务的政策。”冯绍…  相似文献   

13.
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及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提出了印度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命题。由于它不但涉及马列主义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而且对研究和评价印度社会性质至关重要。因此本刊希望就此展开讨论。独立后,印度同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国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印度政府广泛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紧对经济生活及其有关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从而给战后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问题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它是这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原因何在?它有啊些表现形式和特点?其作用如何?前景怎样?这些都是研究战后印度经济、政治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将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如后,以期引起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两个同时并进而又相互独立的理论体系:正统发展理论和非正统发展理论。正统发展理论产生于发达国家,它是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在传统的和当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体系和框架内研究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董伟 《东北亚论坛》2004,13(5):84-88
当今时代,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正走向国际垄断阶段,其重要组织形式便是跨国公司,它的投资遍布全球,巳形成对全球经济的垄断。一方面它是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国际化。它对人类社会产生诸多影响,并带来许多现实问题。中国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的并购及其垄断,维护国家主权与经济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阳 《东南亚》2001,(4):36-41
泰国地处热带 ,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以盛产稻谷而闻名 ,是东南亚主要的产米国家。华侨在泰国经营米业历史悠久 ,其中碾米业是华侨资本最普遍的投资对象 ,可以说泰国华侨对碾米业的投资在东南亚一带是最早和最多的。一、华侨中介商在泰国大米贸易中的形成185 5年 ,暹英鲍林条约的签订 ,开了暹罗史上允许外国人在本国土地上自由经商的先例 ,是暹罗“锁国”大门被彻底打开的重要标志。在 185 5年以前 ,大米已是泰国的主要出口商品。随着鲍林条约的签订 ,泰国日渐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国内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解体 ,市场需求导致收购…  相似文献   

17.
192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东南亚华侨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欧洲和日本,最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使其生产倒退了好几十年,而且也沉重地打击了工业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外,当时都是欧美的殖民地,这一地区又是华侨人数最多、华侨经济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世界经济危机在给东南亚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无疑地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急剧变化的十年,其变化势必对21世纪亚太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将围绕这十年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一、90年代前期东南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随着80年代末冷战的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受国际政治格局变动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明显变化。90年代前期东南亚在政治方面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主导下,“热点”问题基本解决,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各国的首要任务。冷战结束后,东南亚…  相似文献   

19.
外国直接投资为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最有活力的刺激物。然而,与此同时,它也引起与该地区政府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某些最具争议的问题。外国直接投资虽然还比不上区域内贸易额,但它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增长是很迅速的。这种加速的增长,以及它对区域内的贸易额和性质所产生的长期而十分重要的影响,引起决策人愈来愈大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越南入世和越日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强  董冰 《和平与发展》2009,(2):40-43,19
越日在越南加入WTO以后开始了经贸、政治、安全、文化交往等全方位合作。这里既有越南大国平衡外交的国际政治需求和获得经济援助需求.也有日本希望通过越日关系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的需求。今后的越日关系会进一步提升,但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日本的所谓“普世价值”为越南所不能接受;越南经济也不可能顺从日本将经济与突出政治、安全挂钩的路子;日本企图通过越南加大对东南亚的影响,而越南也存有戒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