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洁清正彪炳千秋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柴玉英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周总理一生廉洁清正、公私分明、艰苦朴素、严于律己,是我们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丝毫不沾国家和群众的便宜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朱德都亲切地称周恩来为“好...  相似文献   

2.
周总理在“五子”面前杨永善人们常把为"位子、孩子、票子、房子、车子"而斤斤计较终生奔波的人戏谑为"五子登科"而奋斗的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处理人民群众关注的"五子"问题上,表现出了他一贯的亮节与风范,堪称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对待位子……周恩来同志...  相似文献   

3.
梁衡 《当代贵州》2007,(14):47-47
《大无大有周恩来》是我散文作品中分量较重的一篇,前后费时20年。1976年周总理去世.四人帮限制对他的悼念。国内既无碑又无纪念活动.甚至还不能发表纪念文章。直到1978年北京才在历史博物馆搞了第一个周恩来生平展。我当时在太原工作,专程到北京看展览.详细摘记后发表了一篇千字短文:《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后来,关于周恩来的资料逐渐公布,然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场长达20年的拉网阅读,包括关于周总理的书籍、生平.报刊上记录的他周边工作人员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高振普同志是周恩来总理的贴身警卫员,他在周总理身边工作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曾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20年前,笔者曾与高振普住在同一个宿舍院里,经常听他讲述周总理晚年的一些往事。前不久,高振普做客北京卫视,披露了周总理晚年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现将其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与上海有看不解之缘。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在上海领导过举世震惊的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主持过数年中共中央的地下工作;解放后,周恩来对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会工作十分关注,曾多次会见老工人、劳模代表,并亲临市总工会与全市工人代表欢度春节。在世纪伟人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上海部分工会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深切缅怀他们所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心里时时惦记着工人沈涵是原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恩来在沪的几次与工人会见的重要活动他都参与组织及具体安排。忆及往事,年近80高龄的他仍十分激动地说,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总理,日…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1996,(6)
赵忠祥回忆周恩来直到周恩来去世的那一天,我才知道,我之所以来到电视台,这其中有过他的安排。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建立伊始,周总理在视察电视台时,关心地询问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在一系列的汇报中,谈到了需要电视播音员这一内容。周总理指...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周恩来做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时,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别的地方都没改动,他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有一次开座谈会,大家发言完了,主持会议的人说:“现在请周总理作指示。”  相似文献   

8.
请您评刊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总理在紫光阁的总理会议室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站了起来,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  相似文献   

9.
“你是找我这个老乡开‘后门’的吧”1958年7月,正值盛夏时节,周总理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受县委委托到北京去见周恩来总理。县委交待他的任务是:一、汇报淮安工作,请周总理对发展故乡的工农业生产给予适当“照顾”;二、向周总理直接请示他的旧居处理问题。从淮安出发上路,王汝祥的心里总在想,周总理日理万机,他能有时间接见我吗?到北京后,王汝祥忐忑不安地到国务院说明了来意,没想到周总理很快就安排时间接见了他,还请他吃了饭。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王汝祥的心情非常激动,本来想好的话,总是词不达意,丢三拉…  相似文献   

10.
西花厅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花厅见闻彭伟光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曾把周恩来总理一家和我们一家联结在一起。我的父亲彭干臣在周总理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是军校一期学生。1927年,父亲又随周总理参加了南昌起义,任卫戍司令。周总理在上海党中央担任中央军委主席时,父亲作为军事委员协...  相似文献   

11.
1998年2月底,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为了纪念周恩来的百年诞辰,来到周恩来的故乡江苏淮安,在周恩来纪念馆前举行广场文艺演出。参加这次演出的有许多新老艺术家。当由王铁成扮演的周恩来与众多演员一起演出周总理1975年9月30日最后一次主持国庆招待会时,台上、台下群情激动,有的甚至泣不成声。参加演出的一位年逾花甲的女演员对笔者深情地说:“当年我参加周总理主持的国庆招待会时,才30多岁,如今……”她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她,就是著名电影演员陶玉玲。她是许多曾受到周恩来生前亲切关怀的文艺工作者之一。一说起周恩来…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1月5日,一位刚刚留美归来的年轻人被周总理邀进中南海勤政殿,殿内已坐着好几位客人,有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都是不久前国民党当局委派的和谈代表.是国民党政界、军界的显赫人物。周总理便招呼大家:“诸位请入席吧,今天,我邀请你们大家来,一是和你们聚聚,谈谈心,二是向大家公开一个秘密。”大家坐定后,周总理指指那青年,说:“他是1936年入党的中共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你们一定猜不到: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泽东主席就先看到了。”说完,周恩来爽朗地大笑起来。周恩来的这番话不啻在…  相似文献   

13.
1962年5月29日至6月16日周恩来总理来辽宁视察工作,主要是解决煤炭、交通运输问题。 周恩来总理来沈后,很想看一看他少年时期读书的母校。在周恩来总理去大帅府(时为辽宁省图书馆)的前后,一天晚上约8点多钟,周总理晚饭快要吃完的时候,要辽宁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王永贵同志给找一张沈阳市区地图。王永贵同志找到地图后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对王永贵同志讲:“吃完饭咱们到小  相似文献   

14.
周总理生平业绩的真实记录——简评《周恩来大事本末》□徐宗文近百年来,在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主、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人物,周恩来无疑是其中最杰出、最具长久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伟人之一。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江苏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拒礼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文艺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读《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朱德发王凤胜同志的著作《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在山东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得一等奖,受到各界好评。王凤胜同志基于对周总理的由衷崇敬和...  相似文献   

17.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 老”,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生前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作为 一名老共产党员和职业革命家, 周总理的这段至理名言,向人们 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共产党员 并不是天生的共产主义者。一个 人在组织上入了党,并不等于思 想上入了党,更不等于达到了共 产主义的精神境界。如果不注意 用共产主义道德去克服剥削阶 级的思想道德影响,努力提高自 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那 么,很可能由于外界不良思想的 腐蚀影响,误入歧途,蜕化变质。 因此,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 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把增强 党性、改造思…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诞生后,我曾长期担任周恩来总理的卫士长。周恩来总理1949年3月进北京(当时称北平)后,身体逐渐发胖。把过去的照片用在当时的证件上显然不合适了。在建国前夕和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为他照过两次做证件用的照片,但周总理看后都不满意。1956年11月中旬,应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阿富汗七国政府的邀请,周总理将由贺龙副总理陪同率团出访。出访前,被访七国政府通过外交部索要周总理的简历和标准像。周总理对他以前证件上的照片不满意,不同意对外提供。被访问国向我国外交部催要,但标准像总…  相似文献   

19.
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中国照相馆创建于1937年的上海,1956年由上海迁入北京。40多年来,这家著名照相馆不仅为北京百姓和国际友人服务,还承担了为中央首长拍照的光荣任务。五六十年代前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这里照过相。第一位来中国照相馆照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周恩来总理。那是1956年10月,周总理在中南海摄影师侯波的陪同下,来到这里照标准像。当时给周总理拍摄的是著名人像摄影师姚经才和张孔嘉。他俩以娴熟的摄影技术为周总理成功拍摄了一张质量极高、被称为传世佳作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1有人开玩笑说:‘滇实五粮液酒的质量已经超过茅台了,但仍然没法跟茅台比。因为红军没喝过五粮液,因为周总理喜欢喝茅台,差了这两条,五粮液永远也赶不上茅台。”玩笑之中,透出周恩来对茅台的偏爱。也难怪,自从红军长征过茅台镇起到周恩来最后一次喝的酒,周总理总是与茅台连在一起,极少喝别的酒。周恩来相信茅台能治病。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总理在国宴上频频向尼克松、基辛格和其他几十名高级官员祝酒,但他却只用嘴唇舔舔杯中的茅台,一圈下来,杯中酒仍然是满的。尼克松的眼睛一次又一次朝周恩来的酒杯望去,充满疑惑,终于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