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0,(10):23-23
宁夏贺兰山岩画量区再现人面像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岩画景区防洪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在清理距离沟口约300米泄洪沟南侧被土石掩埋了一半的巨石时,发现了6幅新岩画,其中4幅是人面像,2幅是令人不解的符号。  相似文献   

2.
“宁同清贫常为伍,偏与贪腐作对头”、“清做官万民颂,以廉治国百业兴”、“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一幅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一幅幅寓意深刻的绘画作品,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武强年画博物馆的东大厅。清正廉洁的时代主旋律,让人一进大厅便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一一缕缕清风扑面来。  相似文献   

3.
翻开《西中文书法艺术》一书,油墨的余香沁人心脾,那映入眼帘的一幅幅书法艺术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观者领略了书法艺术的率真之韵与和谐之美。全书共收录40幅书法作品,其中小楷书法就占25%。西中文笔下的小楷,无论是方斗、横幅、中堂,还是圆形、扇面,均布局合理,章法有度,结构巧妙,熠熠生气贯其间。  相似文献   

4.
魏德忠 《党建文汇》2006,(11):23-23
天安门城楼上悬挂过的五幅毛泽东的标准画像,是由一些画家和画师绘制的。但是,应该说这五幅标准画像第一作者是摄影家。  相似文献   

5.
一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风靡全国、家喻户晓,被推上了“革命绘画样板”地位的美术作品; 一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多,创造中外美术史上神话的美术作品; 一幅使其作者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年近花甲又身陷纠纷、历经风波,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尤梓 《廉政瞭望》2014,(11):36-37
当下落马贪官的情色奢靡生活,总能吸引众多围观者的目光,但中央纪委网站刊登的30幅漫画中,没有一幅是直接体现情色腐败的,甚至没有出现情妇等语言与画面。  相似文献   

7.
张贴于办公场所的一幅幅清新图案和名言警句组成的版图,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着置身其中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建宁革命纪念馆收藏了一幅黑白石印画,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幅宣传画。1994年10月,在福州召开的文物确认会上,这幅画被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相似文献   

9.
沙平 《四川党史》2002,(4):38-40
1937年10月,艾思奇、周扬等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从上海来到延安,延安土墙上贴着一幅幅欢迎的标语,其中有这样一幅:欢迎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到延安来!这使他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心底奔涌。在交际处刚吃完饭,工作人员又进窑洞来通报:毛主席来看望大家了!艾思奇和大家一样,都为党的领袖能礼贤下士而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10.
猫猫洞发现的遗迹、遗物和遗骸,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把当时人类生存时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洞穴周围的自然景观也给我们追溯远古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1.
春节,关于一幅春联的故事祁洪斌薛引生今年春节,在古城韩城一幅春联引起了全城轰动,这幅春联不是迎春、庆春、闹春的,但很有意思,请看韩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过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构成了韩城市一大文化风景。今年,在全城数以万计的春联中,有一幅春联在全体...  相似文献   

12.
乡情无限     
今年初,马来西亚华文报《星洲日报》.接连转载了新华社的两幅彩色新闻照片,一幅是郑州市某饭店的服务员在店内装饰年画,另一幅是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孩子,在绿城广场的巨型“灯塔”前用手机拍照留念。照片所展现的红火欢欣的情景,使我和老伴感受到了家乡人欢度新春佳节的浓烈的节日气氛,同时也勾起了我们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3.
汪瑞梁 《当代贵州》2023,(18):34-35
<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毕节市,城乡面貌大为改善,农旅融合、林旅融合产业风生水起,绘就了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画卷。清明时节,乌蒙大地处处生机勃勃,山间水畔游人如织。人们徜徉在花红柳绿之中,漫步于桃李芬芳之境,尽情享受大好春光。守护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毕节市,如今城乡面貌大为改善,农旅融合、林旅融合产业风生水起,绘就了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画卷。  相似文献   

14.
绿润中庄     
时值9月,秋高气爽。置身沂源县中庄镇,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充盈在耳的是跳跃的欢快音符:景区里,美景怡人,游客流连忘返;农家院里,酒醇菜香,笑声荡漾。据了解,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35元.  相似文献   

15.
2012年2月6日上午,北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大家正在聚精会神聆听着黄纬禄院士先进事迹报告。舞台的大屏幕上,一幅幅珍贵的画面再现着黄纬禄生前的音容笑貌,将这位世纪老人的科技人生画卷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6.
《红岩春秋》2009,(1):F0004-F0004
2008年12月26日上午,山城重庆喜气洋洋,贯通巴南区与大渡口区的重庆鱼洞长江大桥上游半幅正式通车,高长王鸿举等市领导为大桥剪彩,市民纷纷前来祝贺。与此同时,投资5亿元的大桥下游半幅工程也开工,预计2010年建成通车,主桥全长1.5公里。  相似文献   

17.
四月的京城,风和日丽。当记者走进坐落在皇城根遗址公园旁的北京通信博物馆,踏寻中国通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时,展柜里那一幅幅、一件件珍贵的照片和实物,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18.
一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风靡全国、家喻户晓,被推上了“革命绘画样板”地位的美术作品; 一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多,创造中外美术史上神话的美术作品; 一幅使其作者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年近花甲又身陷纠纷、历经风波。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术作品。这就是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相似文献   

19.
最近翻阅《陈独秀与胡适》(湖北人民出版社,朱洪著)一书,在书中偶睹了陈独秀录杜甫《秋兴八首》之八诗作送“怀甫先生”的书法屏幅(见文中影印件,朱洪提供),引起笔者的浓厚兴趣。屏幅上写到——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现代农牧业示范区红红火火,工业园区建设风生水起,不断攀升的幸福指数荡漾在老百姓的笑脸上……一幅幅和谐发展的瑰丽画卷书写着高原2011年这个不寻常的年份,务实发展的青海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