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改初音     
叶倾城 《廉政瞭望》2013,(15):72-72
龙应台的《目送》里面,提到她的父亲,老年抑郁,渐渐丧失神智,却还记得要教混血的孙儿们“白日依山尽”。 这首诗,我爸也教过我。我大概四五岁,坐在他自行车前面横杠上,他推着我,过一堵桥。是下班时分吧,从工厂出发,前方是红彤彤的太阳,慢吞吞地往下掉。记忆中的家是一个小院子,像地球尽头最后一个小镇,或者动画片里的森林小屋,与世界无往来,也不需要道路。  相似文献   

2.
创业箴言     
《党课》2012,(22):96-96
如果你教一个人如何为他人工作,只能养活他一年;如果你教他如何成为创业者,将能养活他一生。  相似文献   

3.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灵活,手勤脚快。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中剃发沐浴之后,就变成了干净利落的小沙弥、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因势利导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法师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  相似文献   

4.
刘兰  刘霄 《廉政瞭望》2013,(20):21-22
9月22日,薄熙来宣判这天,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写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几个字。他拿毛笔,着唐装的样子,更像一个文化人。56岁的樊建川做过知青,当过兵,教过书,做过官。20年前,他从宜宾市(县级市,现翠屏区)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辞职,下海经商,成为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单上的常客。10年前,他开始扎根大邑县安仁镇,倾囊修建博物馆群落。  相似文献   

5.
任和成,东直门街道香河园社区退休党员,原是一个门市部的经理,40多岁,突发脑中风,办了病退。经过三年积极治疗和练太极拳,居然看不出曾经得过病。小区的人很惊讶:“你也教我们练练太极拳吧!”他找到居委会:“我给大家办班吧。”从开班到现在已教了300多人了,14个社区都派教员跟他学。他每天早6点出家门,一直忙到上午9点才能坐下来喝口水。他们社区的太极拳队,在全区迎奥运大赛中,拿了冠军。他特自豪:我不是没用呀,比上班还忙呢,我干的事跟奥运还连上了!  相似文献   

6.
生死线前,唤起儿时梦想 1986年9月12日,32岁的邹元国被确诊为晚期尿毒症。 邹元国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聪明伶俐,动手能力特别强。7岁那年,他将一卷鞭炮“改造”成能喷彩色火焰的烟花,玩伴脱口而出:“哇,你这么聪明,以后一定能当科学家!”“真的吗?”邹元国眼睛亮了,他的人生梦想,就这样萌芽。  相似文献   

7.
李然 《廉政瞭望》2012,(9):53-53
艾丽斯老师快60岁了。美国人,在北京某著名大学教英文。报酬虽少,但她教得很认真。今天不说她教英文的事,只讲讲她的一个爱好。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求学的众多老师中,有一位执教他 5年半国文,对他影响颇大,被他后来誉为“教天下”的教师。他就是博学多闻的袁吉六先生。 袁仲谦,字吉六,派名士策。清同治七年 (1868)农历四月初十日生于湖南省保靖县距县城 70里的苗乡葫芦寨 (今葫芦镇 )袁家坪。家境贫赛, 3岁丧母,靠父亲袁家绩串乡跑寨卖豆腐维生。 有文述袁氏家境说:“食无隔夜之炊、衣无换洗之件, 儿 (指袁吉六 )受冻馁之苦、女 (指袁瑞芝 )寄宿于族檐之下。”袁吉六 7岁启蒙于本寨罗方城开办的私熟学堂读书 4年, 13岁随父浪迹苗乡,得父好友苗族举人石明山、秀才石文…  相似文献   

9.
中外人士眼中的周恩来盛永年周恩来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时,他的才能已崭露头角,吸引很多人的注目。周恩来的一位国文老师在批改他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学生!”并在周恩来的作文文未批示道:“心长语重,机畅神流。...  相似文献   

10.
钟期光     
钟期光,乳名钟昱明,笔名金重等。1909年1月2日生于平江县肥田区白湖口村一个中农家庭。从4岁开始读了8年私塾,12岁考入平江天岳书院,又读了3年高小、3年中学。他天资聪颖,勤奋学习;思想进步,广交朋友;喜好运动,擅长球类与书法。钟期光读高小时,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参与反对洋奴黄栋材和钟坦然的斗争。他还和张纯清等进步师生,投身于反帝、反军阀、反封建的斗争。1924年,他拥护孙中山,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6年中学毕业后,他到平江南乡爽源镇白马庙小学教书。白天教学生,晚上办农民夜校,开展农民运动。同年12月,他光荣…  相似文献   

11.
丁振愈,又名丁利,1917年9月出生在江西省兴同县社富乡桂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因家贫无钱上学,自幼就给地主放牛、砍柴,受尽剥削和凌辱。7岁时,他的父亲病逝,家里更加贫困。1931年,年仅14岁的丁振愈投身革命,在乡苏维埃政府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12.
何叔衡出生在湖南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5岁丧母,7岁开始劳动。从l2岁到22岁,除中间有两年在家种地外,读了8年私塾。在这期间,有个叫姜方谷的塾师,对他影响颇大。何叔衡在姜师门下读了4年,不但修完了《四书》、《五经》,而且阅读了不少历代名著。  相似文献   

13.
讨债奇遇     
湖南长沙一名叫黄舸的阳光男孩,7岁时被医院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是绝症,医生断言他活不到18岁,而就在去年10月30日,黄舸度过了他18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4.
嘉庆的家教     
嘉庆年间,陕西韩城乡下有个80岁的老头儿想做家教。老头儿很严厉,他以前曾经教过一个孩子,让那个孩子罚跪,使孩子的父亲很不高兴。本县熟人没人敢请他,他只好换个名字跑到邻县,在一个乡绅家坐馆,老头儿挺认真、勤恳,数月之间,宾主相得。  相似文献   

15.
在地处华蓥山区的广安区龙滩乡黄连村小学校,年已65岁的代课教师周德超36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坛。 黄连村与桂兴镇天才村、光辉乡宝洞村接壤,距龙滩乡中心校有10多公里。由于偏远,条件艰苦,外面的教师不愿到这里任教。从1976年3月开始,29岁的周德超被村民们请到黄连村小当起了“教书匠”,从此开始了他一个人坚守一所学校,一直教复式班的代课生涯。  相似文献   

16.
黄友出生在广西岑溪一个偏僻山村的农民家庭,3岁时,父亲每天去村里的加工厂上班时,都把他带在身边。有一天,他正在玩耍时,打粉机把他的左臂卷了进去。7岁时,母亲送他去上学,在他口袋里装了一个红薯。放学时,他想吃红薯,一抬手,衣服就跟  相似文献   

17.
47岁的焦莹是个能人。他在北京地铁工程干了10年,转战深圳又是5年,回到天津屈指数来也已近7年,先后从事过施工、监理、咨询和建设管理。22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经历,使他熟知各种工法和设计施工技术,有人说他的大脑就是一个轨道交通工法的博物馆,实战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树增 《党建文汇》2009,(11):49-49
他高二退学。摆摊晃到了30岁,他当上了新东方教GRE的老师,被德国媒体评为“中国最好的英文老师”。他办了个网站,没赚到钱,但他和他的牛博网从未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缺席。他也曾被现实深深地挫伤。但他依旧执著、真诚地要活出自己。他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成了广大青年的座右铭。他就是老罗英语培训学校校长罗永浩——  相似文献   

19.
艾迪 《党课》2010,(11):104-105
他首先是—位苦难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已使他快入棺材。7岁又险些死于猩红热。13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6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大部分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  相似文献   

20.
马芳 《党的建设》2012,(9):54-55
20岁走上三尺讲台,怀揣“把书教好”的朴素念头,30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他可能够不上伟大,但却在危急关头坚守职责,保护了800多名学生和村民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