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儿远嫁德国汉堡,因思亲心切,请我和她母亲去德国探亲,一则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二来借机游览一下德国风光,以疏解我多年繁忙工作的劳顿之苦。我欣然应约前往。到了汉堡之后,首先观赏了当地的一些名胜古迹,兴味盎然,觉得德国到处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不愧为旅游佳境,故尔心情非常愉快。稍后,女儿又建议我去柏林一游。她说:那是世界名城,不可不去。这个建议当然更唤起了我的兴趣。早在小学课本上我便知道了它:两次世界大战,柏林都是举世瞩目的地方,战后被一分为二,东柏林先为前苏联所占领,后为东德  相似文献   

2.
我于2008年10月1日到德国首都柏林,在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今年4月1日是我该回国的日子。就在我回国的前夕,即3月28日,我有幸零距离地观察了德国左翼反对资本主义危机大游行,并有点感触和感想。现在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柏林奇遇记     
去年夏天,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召开。经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推荐,我得到会议组织委员会希尼尔教授署名函件,邀请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宣读我的数学史论文。我原本是同中国科学院的先生们一道去参加会议的,预定经由法兰克福转乘德国汉莎航空公司飞机再去柏林。直到出发前,才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渝生博士处得知,他们最后确定飞往柏林的日期比原订时间晚一天。  相似文献   

4.
陈钊 《党政论坛》2014,(20):34-35
了解德国,应从柏林开始;了解柏林,应从勃兰登堡门开始。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动辄千年的历史古迹,却活生生地记录着一段刚刚逝去不久的历史。战争的创伤,民族的分裂,勃兰登堡门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一幕,也见证了德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裂。普鲁士的象征自15世纪起,柏林是勃兰登堡选侯国的首府。1701年,  相似文献   

5.
柏林专电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院坐落在柏林著名风景区米格尔湖畔,掩映在一片茂密的丛林中,楼房古朴典雅,环境幽静。不久前,记者到这所学院采访了院长科齐奥莱克。 年近60的科齐奥莱克院长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学院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柳笛 《侨园》2015,(4):51
"朋友"二字,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为此,曾写过《朋友啊!朋友》一文。几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对于朋友又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人在世间奔波,"可以无亲无故,但不可以无友;可以无财,不可以无骨"。这是前辈们总结的经验,现在想来,确实有一定道理。交友是一件有益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去认识新朋友,因为朋友能扩大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漫长的生命旅  相似文献   

7.
前些时候,读到报刊一些文章,说时下兴起不少新的文化,如吃文化、玩文化和身体文化等。我想说的是另一种文化——书店文化。2001年,在德国进行出版营销业务研修时,到过许多家书店,给我留下了独特而又深刻的记忆,总希望能再次感受那特有的温馨的书店文化。德国人爱书,喜欢读书是有历史溯源的。在这个人口8200万,面积35.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书店就有5000家左右,这还不包括设在街边的报刊亭,超市和加油站等处的图书零售摊点。在法兰克福、慕尼黑、柏林等大城市的大书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四年十月,上海市总工会代表团应德国艾伯特基金会邀请,赴德国法兰克福、波恩、科隆、汉堡、柏林和狼堡等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友好访问。这是我会首次应邀正式访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主人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获得机会进行了广泛接触,相互交流增强了解,促进友谊。在德期间,代表团不  相似文献   

9.
赵丽宏 《民主》2005,(6):37-39
柏林:歌德的惊愕和席勒的悲哀11月16日。多云。早晨醒得早,起身出门散步。遇到覃志刚,两人一起穿过马路,沿着街对面的花园无目的地行走。花园尽头,是一个十字路口,见一片被围起来的废墟,荒草丛生,似乎有点煞风景。回宾馆后听人介绍,才知这废墟上当年就是纳粹党卫军冲锋队总部,纳粹的头领带着他们的随从常常在这里进出。对生活在柏林的犹太人来说,这就是地狱之门。盟军和苏联红军攻打柏林时, 这里当然是主要的轰炸目标,炸弹将这一片楼房夷为平地。二战结束后,被摧毁的柏林很快开始重建,德国人在废墟上重新建造一座新的柏林,但纳粹冲锋队遗址却一直被废弃着。我想,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警  相似文献   

10.
柏林专电 柏林,1990年10月3日零点。一面长10米、宽6米的黑红黄三色旗在施普雷河畔国会大厦前冉冉升起,聚集在大厦前广场上的十几万人顿时欢声雷动。乐队奏起了国歌。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分裂了41年之久的德国从此又统一起来。 “您现在的心情如何?”记者在国会大厦前的人群中问一位名叫里特克的人。“我们又成为一个国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随中央企业工委企业文化培训团赴德国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考察。在德国期间,先后考察了法兰克福、海德堡、柏林等城市的一些企业,会见了大众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听取了他们的专题讲座,并到生产现场进行考察,尤其是听取了德累斯顿大学教授关于德国企业现状、德国企业文化状况、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及德国企业文化的典型案例的专题课,对德国企业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飞机来了"。5月22日在德国柏林舍内费尔德机场,一架波音747大型货运飞机刚出现在视野中,在场的德国红十字总会灾害管理部负责人克里斯多夫·约伦就同记者和工作人员一起欢呼起来。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7,(12)
正一位华人朋友在德国生活期间记录了一些细节,从其中可以一窥精细、严谨的德国人的品质和作风。他们严格规范的德国式细节管理,以及执行规范的德国式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中国的窗户基本都是向外推开的,到德国后我注意到他们的窗户都是向内拉开的。问德国人为什么,回答是窗户向内拉开擦玻璃时很方便。想想真是这么回事,将胳膊甚至大半个身体探出窗外才能擦到玻璃外侧,不危险吗?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0,(10):29-29
1.柏林文化狂欢节 始于1996年的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出名也最多人参与的大型活动。狂欢活动在每年春季举行,其中最重要的游行会展示将近80种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5.
潘岳 《党政论坛》2009,(8):24-24
“透明国际”(简称TI),1993年由德国人彼得·艾根创办,总部位于德国柏林,在伦敦、圣地亚哥设有常驻办公室,在我国也设立了分会。从1995年起,每年公布一次“清廉指数排行榜”(CPI),每两年发布一次“行贿指数排行榜”(BPI)。今天它已发展成为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6.
7月1日德国联邦议院在柏林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随即部署了德国联邦政府和联邦议院迁址柏林的世纪性搬迁工程。7月5日一早,第一批波思官员乘飞机到达柏林。第一批满载联邦议院搬迁物资的集装箱在波思“整装待发”,准备当晚运到柏林。德国首都由波思迁往柏林的历史性工程从此全面启动了。到7月对日为止,联邦议院的32万立方米的搬迁物资,要以每天物集装箱的速度全部运抵柏林;669名联邦议员及其1500名工作人员,854名议会党团人员,1123名管理人员也需由波思迁到柏林。8月12日起,联邦议院议长蒂尔泽将在联邦议院所在地国会大厦办公,9月6…  相似文献   

17.
柏林专电 在3月18日民主德国举行西方式选举一周年之际,德国东部(原民主德国地区)掀起大规模游行示威。从北部的麦克伦堡—福尔波门,到南部的萨克森和图林根,抗议失业日益严重和波恩当局削减这里的社会福利待遇的浪潮,几乎席卷了整个德国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柏林专电 欧安会外长委员会6月19日到20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施普雷河畔的国会大厦举行。欧安会原有34个成员国的外长,和在这次会上被接纳为第35个欧安会成员国的阿尔巴尼亚的外长,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在“紧急情况下”成  相似文献   

19.
郑启航 《党政论坛》2009,(24):11-11
20年前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柏林墙倒下,20年后,当柏林和德国都在以各种形式纪念这座墙倒塌20周年之际,这堵墙已悄然褪去了往日浓浓的政治意味。  相似文献   

20.
波恩专电 7月29日晚20点04分,一架俄罗斯图134专机,载着前民主德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和护送他的智利特使哈梅斯·奥尔赫,降落在柏林特格尔机场,从而结束了昂纳克在智利驻莫斯科大使馆长达232天的避难生活。德国、俄罗斯和智利三国围绕昂纳克的引渡问题展开的活动开始大白于天下。 从电视荧屏上看,昂纳克在机场没有同记者见面,即被等候在那里的车队送进了柏林莫阿比特监狱。柏林司法当局曾宣称,昂纳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