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毛泽东坐镇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朱德亲临华北敌后抗日前线,他们作为党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共同指挥抗日军民坚持抗战,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使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毛泽东坐镇延安指挥朱德奔赴抗日前线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日,中共中央发表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同日,朱德、毛泽东和其他红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全民族的抗战正式开始。14日,毛泽东、朱德电令红军各部,限10天内完成各项抗日准备工作。18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朱德离开延安,前往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迅速集结部队,准备奔赴抗日前线。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工农红军改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战地最高指挥员,朱德总司令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14日,毛泽东、朱德电令红军各部,限10天内完成各项抗日准备工作。18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朱德总司令离开延安,前往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陕西省泾县云阳镇,迅速集结部队,准备奔赴抗日前线。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发  相似文献   

4.
第五回八路军东渡急赴抗日前线办事处紧张交涉进军事宜卢沟桥事变后 ,中共中央即着手进行着红军开赴抗日前线的准备工作。此时 ,中共与晋绥方面在联合抗日的问题上已达成一致 ,但方针、任务、方法等尚无具体办法。特别是中共和红军曾有不经阎先生同意决不踏入晋绥一步的许诺。因此 ,红军入晋对日作战的一系列问题 ,必须和阎方进一步商通。7月 15日 ,毛泽东致函阎锡山 ,并派秘书周小舟赴太原。信中提出 :“关于坚决抗战之方针及达到任务之方法问题 ,红军开赴前线作战问题”,请阎接见周小舟并赐指示。 17日毛泽东又令在延安汇报工作的彭雪枫携…  相似文献   

5.
“以发展求巩固“——再看红军东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红军渡河东征是三晋大地上震动全国的伟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德与华北抗战初期的“运动游击战”问题龚希光1937年9月,朱德亲率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他与其他领导人一起,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战略方针,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迅速打开局面,站稳了脚跟,普遍发动了抗日游击战争。到1940年5月朱德奉召回延安时,...  相似文献   

7.
一个秋高气爽、和风拂拂的日子,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享誉“红军之父”的红军总司令朱德,肩负全民族的重托,代表中共中央、红军和毛泽东。英气勃勃地飞抵南京,首次面对面地同蒋介石就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两军团结抗日问题举行谈判。和朱德一道去南京谈判的,还有周恩来、叶剑英。那是1937年8月上旬的一天。国共两党谈判,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8.
<正>朱德总司令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战地最高指挥员,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度过了近三年的峥嵘岁月。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14日,毛泽东、朱德电令红军各部,限10天内完成各项抗日准备工作。18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朱德总司令离开延安,前往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陕西省泾县云阳镇,迅速集结部队,准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5,(10)
<正>毛泽东非常重视文艺工作在抗战中的作用。他认为:"我们要文武两方面都来。要从文的方面去说服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文艺家"要到前线上去鼓励战士,打败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既"发扬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艺",又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这是抗战文艺"伟大的光荣任务"。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文艺战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文艺事业也在抗战中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庹平 《党史博览》2022,(10):10-12
<正>全国抗战开始后,朱德深入华北抗日前线近3年,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和决策部署,指挥八路军奋勇开辟、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敌人进行1万余次战斗,取得毙伤10万以上敌人,在华北牵制日军10个师团和12个旅团等辉煌战绩,开创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新局面。朱德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曾多次遭遇风险,抗日战争时期的古县阻击战就是其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11.
<正>1940年7月,7名八路军干部在前往皖北抗日前线的途中,在安徽省太和县被当地反动政府残忍杀害。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通过调查,揭开这一惨案的真相,并将"太和惨案"的经过电告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怀。"太和惨案"激起了我党我军和爱国同胞极大的愤慨,毛泽东为之在新四军四师"拂晓报"写了批示;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头版刊登了朱德、彭德怀给国民  相似文献   

12.
正西安事变后,国共经过反复谈判,确定红军改编原则。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发布了改红军为八路军的命令:"南京已经开始对日抗战,国共两党合作初步成功。为着实现中共中央给国民党三中全会红军改名之保证,推动这一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日革命战争,我们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  相似文献   

13.
吴珏 《湘潮》2011,(7):4-7
1936年12月底,全国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在形成,中共中央即将面临指挥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战,于是决定迁往一个离抗日前线更便利一些、群众更集中一些的地方去。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和中央各机关来到延安。  相似文献   

14.
正任弼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红军和八路军的卓越领导者。1937年9月,任弼时与朱德、彭德怀率八路军三个师开赴华北前线对日作战,1938年2月返回延安,在抗日前线工作了5个月。任弼时作为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又称华北分会)常务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后的群众工作、友军工作、敌军工作和军队自身的政治工作,都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本文对任弼时在抗日前线履行职责中取得的卓越  相似文献   

15.
一个秋高气爽、和风拂拂的日子,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享誉"红军之父"的红军总司令朱德,肩负全民族的重托,代表中共中央、红军和毛泽东,英气勃勃地飞抵南京,首次面对面地同蒋介石就实  相似文献   

16.
在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方面是否发布过《东征宣言》?这是一个需要探讨与商榷的问题。有当事人在其回忆录中声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了‘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同志任总指挥,毛泽东同志任政委。并发布了《东征宣言》。1936年2月红军东征开始。"还有当事人在回忆录中写道:"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拟定了东征抗日计划,决定用40天时间进行有关准备工  相似文献   

17.
小资料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为表明合作抗日,共同派员祭祀黄帝陵,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和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特派代表林伯渠在黄帝陵前宣读了祭文。其文如下: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  相似文献   

18.
<正>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打出了坚决抗战的旗帜,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火焰,成为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其中朱德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举世公认。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持久抗战提供坚实基础1937年9月,一二〇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随之东进,奔向晋北战场,沿途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积极协助友军在山西抗击日军的同时,抓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7):37-38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时,正值抗战初期,北平、天津已经陷落,上海战事日趋紧张,蒋介石急欲调动红军主力开赴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已经初步达成了协议。就在洛川会议召开的当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  相似文献   

20.
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前,中共抗日话语叙述在不同时期发挥的政治功能也呈现差异。长城抗战前,中共"反帝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政治导向功能;长城抗战到红军长征前,中共"反蒋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动员功能;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共"北上抗日"话语主要发挥对红军长征的激励功能;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中共"联合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统战功能。中共抗日话语叙述演进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话语主要反映出先抗日与先安内主张的差别,而国民党"安内攘外"话语最后让位于中共的"联合抗日"话语,并形成国共合作和全国联合抗日格局,显示出中共抗日话语具有激发和推动全国民众抗日浪潮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