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永平 《求索》2012,(2):214-216
作为全球读者欢迎的美国小说《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其作品中含有十分浓郁的女性意识。女主人公斯佳丽对于男权社会之反叛、女性在男权社会当中之作用,均为女性意识的重要体现。这一浓厚的女性意识直接赋予了小说以强大的生命力。文章从斯佳丽形象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女性自私意识、女性悲剧意识等三个角度,对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论女性的主体意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和男性都是有创造价值的人类社会的主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现代女性的主体责任,它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克服女性现有主体意识的矛盾,提高女性的社会参与程度与参与能力,发挥女性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江苏常熟的白茆山歌为例,考察在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中,国家、女性、民间文艺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家以民歌这种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动员农村妇女参加社会主义劳动,但女性仍然可以通过积极回应、消极对抗和反面形象的言说等三种策略利用民歌来拓展女性空间,彰显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女性研究及其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和谐发展成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性别意识作为现代意识之一,成为高素质人才、国际化人才必备的素质.因此,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深入开展女性研究,加强女性学学科建设,实施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把性别意识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已成为女性成才与当代大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畲族民间文学中留下了许多充满女性文化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塑造女性形象构筑起自己特有的女性文化特征:一、崇尚女神。二、崇拜女性祖先。三、视女性为智慧的化身。四、追求真爱。五、以勤劳勇敢为美。从中可见畲族女性的崇高地位和独立意识的自觉。在中国女性意识不断觉醒、女性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回眸畲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文化,对于今天女性文化的兴起无疑具有诸多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于倩 《青年论坛》2009,(5):109-111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才貌双全、温柔顺从,缺乏独立的人格和意识。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却塑造了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三位迥异于传统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她们与中国古代文学中传统的女性形象外在相貌和内在精神意识方面的比较分析可知,她们改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意识附属于男权文化和缺乏女性主体意识的狭隘格局。从这三位女英雄身上看到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意识的初步觉醒。  相似文献   

7.
茅盾对于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呈现出男性立场与女性立场的对话。一方面,作者从女性立场出发,对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意识进行了成功开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在性别意识上颠覆封建男权文化、建设现代人性价值观念的启蒙追求。另一方面,作家与生俱来的性别立场和视角使他的创作还残存着男权文化的遗迹。  相似文献   

8.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可看出苏童小说中女性反抗意识的缺失,以及他在透视女性悲剧命运、反思男权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女性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不少作品因为重点探讨了两性关系的诸多问题而凸显出浓重的性别色彩和性别意识,具体表现为“性别自省意识”、“性别批判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这种鲜明的性别意识的文学表达,不但整体上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空间,更体现出现代女性散文写作别具一格、意义深远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林译小说成为近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透过他所译的大量的外国言情小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他所独有的女性观念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尊重女性在恋爱、婚姻方面的自主意识,肯定女性有爱与被爱的权利,赞美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种女性观念既是林纾主观意识的产物,也是近代社会的客观必然;它别于中国传统士大夫所固有的忽略女性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女性观,又不完全是西方式的女性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1.
逆向物流     
《研究与交流》2002,(5):42-43
与在聚光灯下的正向物流相比,逆向物流仿佛一直都埋首于黑暗的后台。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生育主体,女性对生育疼痛的认知,代表着她对自我与外在的理解和处理。当女性介入历史文本的书写,这种独特深刻的性别体验必然成为她们思考和表达的基点。女性文本在孕育这一偶然个体生活事件中对性别角色的体验式叙事,让我们看到女性从无意识的生育工具到主动的生命创造主体的巨大变化;生育体验与女性主体意识、生命意识觉醒之间的互动关系。女性只有获得精神的解放,在人格心理上真正独立,才能以人的立场而不是女人的立场穿越疼痛之门,成为健全的人的母亲。  相似文献   

13.
景圣琪 《人民论坛》2010,(7):244-245
在某种意义上,《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为女性而树碑立传的小说,作品集中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客观地说,《红楼梦》对女性意识进行了充分地挖掘与探索,从而为女性意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素材与资料。  相似文献   

14.
陈文庆 《传承》2011,(12):64-65,67
当前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发展的民生转向必然使女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女性在民生社会怎样发展、如何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走向和人发展的前景。女性的本质在于女性的特殊身体,民生时代女性要善待自己,树立主体意识,追求幸福生活,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和谐品质。  相似文献   

15.
冯晶 《青年论坛》2003,(3):116-118
丁玲的女性写作具有非凡的意义 :其崭新的性爱观念唤醒了沉睡数千年的女性的主体意识 ,并对 8、90年代的女性写作产生了影响 ;其创作中张扬的女性独立人格意识 ,成为以后女性写作的基本主题 ;其革命文学的创作开始了将革命叙事与女性立场相融合的叙事风格 ,并影响着5、60年代宗璞、茹志鹃等女作家的写作  相似文献   

16.
张继娥 《理论月刊》2007,(6):116-119
转型期的女性散文通过展示女性的生理特点与生理职能来肯定女性的生命价值与社会贡献,从而对其生命进行礼赞。她们着重展现社会司空见惯的女性生理与女性心理,使人了解女性的性别角色对社会、人类、历史的作用,折射出女性的性别意识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王东明 《理论月刊》2005,(8):127-128,132
"十七年"女性小说包涵"女性与战争"、"女性与家庭社会"女性与母性"、"女性与爱情"四个主题,在各主题范围内可以看到女性意识或潜或隐的存在,以及女性作家对自我的执着追寻.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6年全国综合调查的数据,本文描述了农村女性与城镇女性和农村男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差异,并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释农村女性性别意识的理论模型。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己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本村和外村人际交往以及社团参与情况对农村女性性别意识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女性性别意识的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在注意提高妇女自身的教育素质和劳动参与率的同时,从社区和社会层面拓宽农村女性的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9.
何宇宏  段慧如 《求索》2007,(7):176-178
作为男性作家,沈从文并没有将笔下的女性形象简单处理成沉默的抽象符号,而是使她们获得了充分的言说空间。这些女性话语既传达着彻底的女性解放意识,又不局限于反映妇女问题,而是落脚于人类灵魂的探寻与重塑,体现出女性在人类世界中的绝对价值,也体现出作者超越时代的眼界与特立独行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刘小红 《人民论坛》2014,(4):155-157
风险社会下,“女性自身问题意识”使女性遭遇信仰异化、自我认同危机和主体意识渐趋消解的精神家园困境.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思维方式关注女性问题,为此,有必要借鉴其理论,注重女性教育与素质的提升、引领女性超越精神生活的物化、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和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重建风险社会下的女性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