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共识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理论定位,一定程度的政治共识对于民主政体十分必要。政治共识从合法性、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等三个方面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是政治稳定的重要支撑;是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多元社会民主生存需要政治共识。在西方政治民主语境下,利普哈特共识民主因其政治权力的共享性、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暴力控制以及实现人民权力而有利于促进政治共识;罗尔斯的协商民主虽有从道德领域到政治领域的转变,但它所强调的制度正义、分配正义和平等论辩仍有利于政治共识的创造。两种民主思想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方案虽层次不同,但仍相互联系和促进。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政治共识,研究利普哈特共识民主和罗尔斯协商民主,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社会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阶层分化,利益重组,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行为方式多元化,寻求基本政治共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准确把握政治共识的含义和特点,认清我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探寻政治共识建设的途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稳定的制度化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强化政治共识,事关多党合作发展的根基,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共同努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把强化政治共识作为根本任务,以思想建设坚定共识,以服务大局深化共识,以政治交接巩固共识,以自我教育增进共识,不断夯实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以往历次重大改革都是在执政党和社会内部达成某种"妥协性共识"的情况下出台的,因而,也在最小阻力下取得了最大的成就。而目前却出现了改革共识难以出台的困境,并在相当程度上危及到"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改革共识"缺位的原因,可归结为利益分化、权力失衡,以及共识平台的缺乏等。为达成新的利益整合和力量制衡,就必须反思目前自上而下进行的价值整合模式,即从单纯地追求"凝聚共识"转为建设"共识平台"。这就意味着,需要借鉴其他国家以"政治市场"等"共识平台"成功整合国内共识的经验,通过自下而上的路径凝聚"深化改革"的新共识,为长期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创造全新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杨敏 《人民政坛》2008,(11):37-37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笔者认为要在“四个并举”上下工夫。 形成思想共识和创设社会环境并举。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营造氛围.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当前,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对公民的政治教育,增强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体意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中的冲突事件频繁发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矛盾的核心是利益分配,而利益矛盾已是当今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如何在利益矛盾中寻求共识,达到利益双赢格局,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具体政策直接影响利益分配格局,政策歧见在所难免,然而,政策共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条件,扩展政策共识就成为当前的政治要务。  相似文献   

8.
孙莹 《求索》2014,(8):77-80
约翰·罗尔斯后期的道德哲学中最著名的理念之一,即为"重叠共识"理念。"重叠共识"理念是否能够实现,决定了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核心问题——现代自由民主立宪的社会的持久稳定统一问题能否最终得到解决。由于认识到现代民主社会的多元主义特征,罗尔斯从《正义论》中假设一种普遍的完备性的正义观念转向了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构建一个特定的政治领域的正义观念。罗尔斯认为,持有各种不同且不可通约的完备性学说的自由而平等的公民,在单一的政治正义观念上达成的"重叠共识",将可以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合法性基础。由此可知,探讨"重叠共识"的可能实现与否是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转向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也是罗尔斯政治哲学的现实关注如何实现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9.
曾兴华 《传承》2011,(11):24-25
发生于中央苏区时期的"于都事件"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集体腐败案,反腐共识缺乏是导致这一集体腐败的主因。于都事件所暴露出的反腐共识缺乏的问题,不仅是苏维埃政权建设时期反腐工作的一块"短板",也是当前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难题。从构建政治共识入手,提出凸显权利共识、落实参与共识和增强民主共识三个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黎田 《理论月刊》2024,(3):39-46
政治共识作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民主实践产物,是推动民主体制高效、有序运转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到民主发展的状态和质量。政治共识塑造能力是检验民主运行程序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构成衡量民主体制成熟与否的客观尺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在民主实践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广泛凝聚政治共识,这是中国式民主具备的显著政治优势。从民主实践展开机制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通过民主价值培育、社会主体动员、公共意志集聚、实践效能转化、政治权威建构、民主认同巩固等路径塑造强大政治共识,从而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效能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2012年,胡锦涛同志向党外人士提出了进一步增进政治共识、提高履职水平、搞好政治交接的三点意见.当前,为实现新老交替基础上的政治交接,社院学员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同心”思想的深刻内涵,不断凝聚多党合作的强大政治共识;要深化对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认识,不断赋予其新内涵;要提高履职水平,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关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理论视野下,政治秩序的实现首先需要民众具备达成共识的理性,应将稳定的政治秩序作为社会共同体的首要价值目标,将稳定政治秩序的维护奠基于“强国家”和“强社会”的良性互动.而政治秩序得以实现的路径选择包括树立强大的公共权威,有序的政治参与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利益均衡结构.  相似文献   

13.
政府、知识界和群众在政治参与的性质、范围、形式等方面的共识,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建立共识的过程中,必须在反对官僚主义的同时注意维护政府的威望,必须在限制越轨言行的同时高度相信群众。  相似文献   

14.
黄义英 《传承》2006,(7):26-27
政府、知识界和群众在政治参与的性质、范围、形式等方面的共识,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建立共识的过程中,必须在反对官僚主义的同时注意维护政府的威望,必须在限制越轨言行的同时高度相信群众.  相似文献   

15.
“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温多党合作的历程和作用,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围绕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积极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共同奋斗的政治共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续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力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联盟。在当代中国,中国梦集中反映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统一战线最大的政治共识。统一战线要以中国梦为旗帜,增进政治共识、凝聚强大力量,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共同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主流政治文化的引领。当前,党外代表人士面临多元政治文化冲击,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强化政治共识教育,推进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要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变革,必须建立法律规范体系和秩序政治规则,确立真正的法律权威和政府规制的正当性,达成普遍的政治共识,确保对基本政治价值的一致性认知、对社会政治变革基本取向的一致性认知和对基本的公共政策选择的一致性认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大多数人多年来的政治共识。人们为此提出各种各样的思路、方案、"模式"。说实在的,其中确有一些是从国外的"模式"或政治学著作中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应该认真汲取和借鉴各国的政治文明成果;但是,各国民主是内部生成的,不是从外部移植来的。我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什么呢?是中国的国情,是今天中国的政治和政治体制现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新阶段,针对政治共识基础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中国政治文化的多样性状态,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进行着新的整合,坚持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的整合理念,着力构建动态和谐的政治文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