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于天佑 《半月谈》2004,(16):73-73
在去赶集的三轮车上,几名中年农妇正在闲聊:一个说我那女儿叫我多赢钱,学校放假就带她和小弟也去旅游一回;接茬的说,打牌要手气.我前日到店里买东西.三缺一,我上桌一上午就赢了28元,昨日在隔壁三婶家陪客又输掉了38元,手气背了;有人归结说.如今处处都一样.手里有点钱,不是上庙就是打牌……  相似文献   

2.
远山 《协商论坛》2008,(9):57-57
我在美国打洋工的时候认识了我的美国邻居彼特。他30岁,身材魁梧,一年四季穿着一身牛仔服。一天,我去超市购物,在街边看见了彼特,他正在为路人演奏小提琴。真没想到彼特居然在这里卖艺,为了顾及他的面子,我本能地想躲开他,没想到彼特热情地招呼我:“余先生,如果现在不耽误你的时间,欢迎你来观看我的表演,对你我是免费的。”我很惊讶,彼特真不要面子,在这种场合熟人见面多尴尬啊!我硬着头皮挤进了看表演的人群,彼特又投入了忘我的演奏。一曲结束,听众纷纷慷慨解囊,彼特面带微笑地收费,  相似文献   

3.
我于1989年、1991年、1995年三次去美国探亲,看望我最小的一对双胞胎女儿陈平和庞静。前两次我住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的宾州大学城(庞静在宾大读书)。第三次去是住在西海岸洛杉矶的一个名叫南帕萨迪那的小城(陈平在洛杉矶工作)。这个小城只有两万三千多人口。我闲住无事,便经常去这  相似文献   

4.
高处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凌越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线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有这样一家饭店.世界各国驻华大使几乎都到那里吃过饭,成龙、周星驰、张国荣等许多大明星也去过,比尔·盖茨也慕名而来。美国财政部长鲁宾曾去就餐,吃完饭付过餐费,他又从包里拿出一美元.在上面写上“感谢伟大的晚餐”,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郑重赠给了饭店。当时,美国发行美元都必须由鲁宾审批,但他不拿工资,每年只象征性地拿一美元,那一美元便是鲁宾一年的工资!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安》2013,(4):70-70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从来不穿袜子,即使是去白宫赴宴也不例外。他几乎从不梳头,他那张办公桌的混乱程度也是四海皆知。对爱因斯坦而言,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除了浪费时间之外别无其他意义。“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直觉”,他这样说,“我这个年纪,就算有人告诉我说要穿袜子,我也不必放在心上。”诚然,与其花费时间来找袜子,干嘛不去完善相对论?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8.
34公安月刊2001/10有一个小小的故事一直折叠在我的心中。因为没有曲折、没有坎坷,不是浓情、也不是艳史,几次提笔,又将它轻轻抹去。但在人们常常感叹人心不古的时候,我会把它一遍遍提起。那是我刚到北京的第二年。大城市生活的喧嚣与嘈杂,我无法适应,总想背叛与逃离。写完一批文稿后,找一块清静的地方看看风与月,是我当时聊作平衡的方法。于是我独自去了云南,去了张家界,去了嵩山,又去了内蒙古……这个小小的故事便是在从内蒙古回北京的途中发生的。从内蒙古多伦县城坐汽车到河北围场,那里有连续不断到北京的火车,原…  相似文献   

9.
熊刚 《公民导刊》2011,(1):64-65
去年11月中旬,在历经多年的期盼中,我难得地获得了一次去美国韦恩斯伯勒市进行友好访问的机会。美国之行,时间虽短,行程匆忙,足迹仅于东海岸,但在我人生阅历中又多了一次历练。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也百闻不如一见,获得了些许收获和感悟。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为了事业经理和副经理一起去游泳。经理不慎被水淹死了,同事们问副经理:“经理遇难,你看见了没有?”“当时我在岸上。”“那你为什么不去搭救?”“我当时只是想,我们公司不能连一个副经理也没有啊。”惯窃法官:“在商店里偷了几次东西?”被告:“4次。”法官:“你偷了许多东西吗?”被告:“不多,只偷了一条连衣裙。”法官:“为了这一点东西你去偷了4次?”被告:“这没办法。我的妻子每次都不满意,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给她换条合意的。”谁之过法官怒斥被告:“我担任这个法庭的法官以来,已经在法庭见过你7次了,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后代,1979年12月,我参加招工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殡仪馆从事收殓工作。18年来,我一心一意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学习、生活,在平凡、艰苦而又为许多人所不理解的劳动中,为人民、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实践着自己在党旗下立下的誓言。武鸣县殡仪馆于1979年底面向社会招工。当时我23岁,当我报名参加招工时,很多人劝我说:“干什么都行,为什么偏要去干这一行?”父母更是极力反对。他们说:“自古以来就没见过一个大姑娘抬死佬,如果你一定要去的话,那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女儿!”亲戚们也纷纷来劝阻,说我…  相似文献   

12.
李旭 《今日民族》2001,(2):20-25
在那东山顶上,升起了皎洁的月亮。妙龄女郎的玉容,浮现我的心上。 还没到门巴族居住的门隅地区,出生于此的诗人,也是至高至尊的达赖喇嘛六世仓央嘉措的情歌已经耳熟能详。那情歌如高原上 的雪水潺潺淌来,清 新纯净,又有如早晨 刚刚开放的杜鹃花, 盈满了爱意和爱心, 吸引着我非得溯流 而上,去寻访那一片 养育诗人和情圣的 地方,看看诗人讴歌 的门巴人。 第一次接触门 巴族,是在1998年的 深秋。与世隔绝的墨 脱去不了,就去了交 通便利一些的勒布。 丰田越野车由西藏 山南越过两道海拔 近5000米的山口,一 片苍凉得叫人泪…  相似文献   

13.
在这次去采访之前,我甚至没听说过轮椅橄榄球这个竞赛项目,我同时确信,绝大多数的人也没有听说过。 轮椅橄榄球!坐着轮椅也能打橄榄球?橄榄球咱知道,美国的,一帮,哦不,是两帮彪形大汉抱着个橄榄形的球横冲直撞,时见人仰马翻,打斗激烈而规则简单,那纯粹是硬碰硬的身体较量。  相似文献   

14.
虽然许多才来到美国不久的中国老人们每天都早出晚归,由小巴士接送着去老人活动中心,但是老人活动中心是个什么样儿,我是一点也不清楚。可是看着将近80岁的母亲自从一年多前加入了那里的活动之后,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身上的病痛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再时不时地要我带她去医院看病,由这事想来,老人活动中心必然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我家姐妹众多,大家相聚时总爱揶揄母亲说,她每天早晨花了太多的时间装扮,把自己弄得那么干净整齐,又不是中学生去学校上学,还指望着哪个男孩子对她多看上两眼。母亲被我们如此的逗弄每回都是笑得花…  相似文献   

15.
去年八月,在湖广会馆大戏楼“情系灾区奉献爱心”京、津地区京剧名家赈灾义演现场,我见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女士,得知她刚从美国讲学回来,便想约个时间去采访她。那一段时间她忙于赈灾演出,后来她又因病住院,所以采访日期一拖再拖,直到今年春节前我去看望她时,才确定了采访时间。正月初十,我再次叩开梅宅的大门,一进院子便听到“昔日有个三大贤,刘关张聚义在桃园……”待她调完了这段《珠帘寨》,我们便聊了起来。让西方人了解京剧这次赴美讲学活动是应美国华美协进会邀请而组织的,目的是让西方人了解他们称之为东方歌剧…  相似文献   

16.
张晔 《春秋》2013,(6):45-45
金秋时节,我又去了古城青州。来这儿出差旅游的人,大多都要去北门大街逛逛,我也不例外。北门大街位于青州古城的中心地带,来往步行便捷方便。我从万年桥端步入古街时已是傍晚,那些老建筑裹在斜阳里,  相似文献   

17.
《干部人事月报》2014,(7):90-90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美国生活时,常常接触一些华人青年。一天,一名青年向他报怨:“我现在的老板非常抠门儿,他给我的薪水比给别人的低得多,而且一直拖延我的绿卡申请。”刘墉同情地说:“这样的老板是不好。”停顿了一下,刘墉又说:“但你这么长时间的工作不能白干。你得在公司坚持一段时间,多学点几本领,然后走了也值。”年轻人听后有所觉悟,说:“对啊!多学点儿东西,以后去别家公司会顺利得多。”半年后,刘墉又见到这名年轻人,他问道:“你辞职了吗?”年轻人骄傲地回答:“我不辞职了,因为现在老板对我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18.
[小引] 在美国中餐馆打过工的人,一谈起打工生活,大都离不开苦字。打工自有其苦,可我却不想写《打工记苦》。打工记苦,听上去很像是忆苦思甜报告。打过工的人没心读:谁没事尽爱忆些个旧日的苦状?没打过工读了也不信。搞不好还会说我所言不实:“旧社会”都没有你说的这么苦,何况是美国?再不就来上一句,真要是这么苦,那你当初又何必上赶着要去美国?人家领事们想拦都拦不住呢,是不是?再说,祖国母亲的怀也没关着,不成,回来了还是好同志嘛,是不是?  相似文献   

19.
大汛     
俟夏入伏,父母年年总是要进城来住上一个来月的,一来避避暑,躲一躲乡下肆虐的蚊虫,二则也好亲一亲儿孙。终于夏至子、入伏了、大暑了,今年多早就盼着父母进城来,电话转了一回又一回,终于也没有候到父母,倒是多来了一河接一河的大水,一日接一夜的揪心与焦躁。乡亲转来父母的口信:不得了埋.要出“大拐”了,不守着这一河的大水,谁能享得了清福啊!显然父母是来不了了。父母肯定是上堤防汛去了。纵然那一块故土上已没了他们的责任田,他们再无需出工,但他们一定要去的,就为着鱼米喷香的这一方垸子,为着垸子里那一块土都住黑了的…  相似文献   

20.
注定有缘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已过了不惑之年。细细想来,我已在残联工作了十几个年头。"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每当悠扬的歌声响起,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我走进残联的第一天起,我就有个心愿,希望所有的残疾人能走出家门,走进自然,融人社会。去看那青青的草,去看那蓝蓝的天,去感受身边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