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青少年宫是校外教育机构,向青少年提供的是校外教育服务.从公共产品理论看,青少年宫教育服务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和广泛的公益性,同时也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是公共性较高的准公共产品.青少年宫教育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各级政府,也需要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理论对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存在着分歧。从平等的角度分析,教育无疑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将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越是低级别的教育越具有更强的公共性。我国教育产品的公共性不足表现为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和教育产品公共性的倒置。加强我国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必须提高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拒绝市场化原则渗透到义务教育领域,提高义务教育的行政管理级别。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产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招生中的“收费点招”直接危害着社会公平,而义务教育中“校中校”所危害的是教育的公益性。教育的公益性与教育公平是紧密联系的。在概念上,必须将“公共产品”、“社会公益性”以及“公益性组织”一体化。当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时,其“公共产品性”、“社会公益性”、“公益性组织”、“非营利性”之间必须具有必然性相关,剥离这些关键概念之间的意义相关性,会引起社会观念的混乱,对公众产生误导。以营利为目的所运营的任何产品都不是“公共产品”,也都不具有社会公益性。市场与公益性虽然不是对立的,但是,公益性产品也绝不是由市场直接提供的。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的“公共性”是指公安机关的各项工作必须面向社会公众,公安工作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和公共安全利益,公安机提供的是涉及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的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加强公安机关公共性的研究有助于公安机关克服“自利性”,发挥公益性;克服公安机关片面追求政治镇压职能、忽视社会管理职能的片面倾向;有助于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和有助于确立警察权使用的公共性原则。公安机关的公共性与阶级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余仲华 《人事天地》2017,(10):16-19
正公共服务是对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劳务或服务行为的总称。人才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公共产品,必然以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和政府的系列人才基本政策为导向,以满足人才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人才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和均等化的公益性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人才公共服务是我国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各级人才工作部门及其人才公共  相似文献   

6.
正事业单位是我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一类特殊的公益性组织的总称,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和法定性等基本特点与原则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事业单位改革一直在进行中。虽然走走停停,从总体看来,各地区和各部门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艰难地推进,但并未能从根本上使事业单位真正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应该由政府保障其有效供给。然而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还处于边缘地位。现行属地化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使城市政府面临教育用地、财力等资源上的困境而无法满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需求,在此供需矛盾下,义务教育的私人产品属性使私人有动机和可能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尽管其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方面远远比不上公办学校,但其更符合低收入农民工的需求,进而成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一大供给主体。这弥补了政府供给义务教育的不足,然而会加深教育的不公平,影响教育的公益性。在城市公办学校无法全部吸纳农民工子女的情况下。应该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给予支持并进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8.
从慈善思想到慈善组织,再到慈善行为机制,慈善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特征。其公共性特点可概括为:利他性、主体性、公开性、民间性和多样性。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传统慈善资本的内在矛盾以及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问题,在慈善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慈善组织的独立性差、动员性与强制性志愿、慈善失灵等公共性异化的现象。培育和回归慈善的公共性,实现社会善治,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从产品属性的视角来看,教育的直接产品--教育服务属于私人产品,这决定了由市场来提供教育服务是有效率的.但是,完全由市场来提供教育服务会损害教育的公益性,这就造成了教育公益与市场效率之间的悖论.政府生产与政府提供理论为化解教育公益与市场效率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公共性作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不容忽视的。教育的公共性与教育的异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教育公共性要求学校教育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并且以公共利益为终极追求。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教育公共性不断被消解,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甚至人的整个生命都发生了异化。恢复教育公共性的关键在于防止教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