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腐败问题是一个为社会公众所关注、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所重视的问题。所谓司法腐败,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利用职权谋求或保护不正当的利益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的行为。司法腐败现象多种多样。其具体表现主要有:抖威风、耍特权、欺压百姓;无视法律、违背事实、出人人罪;吃拿卡要、贪污受贿、枉法裁判;滥用警具、刑讯逼供、致死人  相似文献   

2.
司法腐败是各种腐败现象中的要害和核心 ,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温床。司法腐败之所以能存在 ,是司法权力的行使者将司法权力据为私有 ,以权谋私 ,权钱交换 ,从而产生异化与腐败。反对司法腐败既要抓防又要抓治 ,尤其要注意加强民主权力对司法权力行使的制约 ,加强司法权依法行使的保障机制 ,强化司法廉政的监督制约机制 ,提高司法队伍的素质 ,增强司法人员的社会公仆意识 ,同时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法律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而司法作为实现正义的具体活动,司法的公正更是影响到法律价值的实现,是社会成员的希冀所在。现今中国影响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是腐败问题,有人对此提出应效仿新加坡等国推行"高薪养廉"政策,理由是目前国内法官待遇普遍偏低,生活清贫,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催生腐败行为。上海作为全国首批6个司法改革试点省市之一,在提高法官待遇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全国范围的司法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司法工作者是法制的守护神。如果司法人员不守法,把法律赋予他们的神圣权力当儿戏,甚至以权谋私,则无异于监守自盗。 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举国上下人心所向,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一直被认为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希望,因而司法腐败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和社会冲突的尖锐化,对司法活动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而另一方面,司法的不公却再三打击着公众脆弱的“法制”信心。如此巨大的反差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是什么妨碍了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6.
《山东人大工作》2007,(10):54-56
今年夏天被纪检部门“双规”的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前院长郭生贵不日将被提起公诉。郭之“落马”.在京城司法系统中引起不小震动,并引发连锁反应。郭生责在被“双规”后交代出很多人,既有法官也有律师。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确认多名律师涉案。  相似文献   

7.
司法腐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作用对象大都集中于具体执法(司法)人员,使其行为偏离法律轨道,以达到不法目的。司法腐败的存在有多种原因,主要可归结为执法环境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的原因。在执法环境方面,影响和制约具体  相似文献   

8.
<正>法治兴则自贸港兴,法治强则自贸港强。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贸港提供更加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是海南法院当前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全省法院党组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正风肃纪反腐,公正司法廉洁司法得到不断加强。当前各级法院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犯罪案件多发频发,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遏制和防范司法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力度不断加强,司法行为大量增加。能否公正执法,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希望司法机关能够严格依法办事,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地保护其合法权益。但有些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不能秉公执法,甚至贪赃枉法,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司法腐败问题,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谈论较多的一个热点话题,人民群众要求防治司法腐败,促进公正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做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对此也非常关注。我认为要防治司法腐败,促进公正执法,主要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邵开云 《中国人大》2000,(20):21-23
在一些司法部门和司法人员中确实存在着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加以治理?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所见所闻,谈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1.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的廉洁与公正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备条件之一.司法腐败的存在,导致党的方针、政策无法得以正确贯彻执行,也会损害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削弱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并直接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施行.遏制并努力消除司法腐败现象,必须深入研究司法腐败的特点、成因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的司法腐败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实施的违反法律、法规或职业道德的行为。”根据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的不同心理状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主动型;(二)被动型;(三)失控型。公安机关的司法腐败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公安机关执法的权威性;削弱法律的威慑作用;影响警民关系,导致公安工作的恶性循环;将加剧社会风气的恶化,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安机关的司法腐败是由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因素所致。在反腐败斗争中,必须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裁判文书公开的核心目的是让司法裁判接受各界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最高法院近日在广西柳州召开司法公开调研会,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成为会议热点。最高法院司改办透露,中国裁判文书网有望在年内投入运行。裁判文书公开之所以备受关注,是由其重要性所决定的,它全面反映了各方当事人的诉求以及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和作出裁判的理由,是不服裁判提起上诉、申诉的依据,也是生效后法院执行工作的依据,更是社会各界对裁判进行监督的依据。举一个著名案例,即可见没有裁判文书的窘境。聂树斌被以强奸杀人两罪执行死刑,10年后,2005年发现另有真凶,聂树斌的母亲到石家庄中院和河北高院申诉两年,法院都以没有裁判文书为由不予受理。直到申诉两年后,神秘人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分别寄给聂母一、二审判决书,申诉才真正进入程序。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国方略的基本选择。依法治国的原则要求首先从根本上保证司法的公正性。但是,目前我国的司法公正却面临着腐败问题的严峻挑战,必须有效地扼制司法腐败,才能有助于促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加速实现法治国家的...  相似文献   

15.
李晓娥  何葵 《人民论坛》2014,(9):133-135
当前条件下存在司法腐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更有制度体制方面的障碍,还有司法人员自身的执法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因此,治理司法腐败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不断健全惩防司法腐败的法律体系、全面加强对司法人员的教育、不断改革完善司法体制、努力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行为和现象的统称。司法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循私枉法,其危害可想而知。正如法国法学家耶林所言:"世上不法之事莫过  相似文献   

17.
当前条件下存在司法腐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更有制度体制方面的障碍,还有司法人员自身的执法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因此,治理司法腐败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不断健全惩防司法腐败的法律体系、全面加强对司法人员的教育、不断改革完善司法体制、努力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角审察,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社会分裂和冲突解决,是司法变迁的根本动因,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根本遵循。在此根本逻辑的支配下,司法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可以归结为专门化的职能、主体的独立性和不断拓展的正义结构。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必须围绕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展开,从专门职业系统、多元主体结构和社会功能拓展三个维度实现既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司法腐败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似乎司法腐败无处不在,甚至有位法学家曾撰文称:法院因缺乏基本的公平正义理念,推脱拖延、公正迟到不过是“小巫”,因追求形式而损害公平、诚信的案件比比皆是,司法改革则令法庭设置对百姓不知所云。这使我想起台湾作家朱家贤曾写过的一篇名为“丑陋的鸡”的文章,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养鸡场的主人,因为讨厌传教士,就喜欢信口散布传教士的坏话。一天,有两住传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证分析,现行司法强拆运行机制不能有效遏制强制拆迁中恶性事件的继续发生,且可能导致司法强拆面临较大的运行风险,使其失去道义和法治层面的正当性支撑,陷入被拆迁户强烈甚至极端抵制的运行困境。因此,对司法强拆运行机制的重构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裁、执分离制度,保证司法强拆运行机制的公平公正;二是实现司法独立,避免司法强拆受地方行政和其他外力干预;三是确立公众有效参与拆迁过程的制度,使司法强拆前的社会风险评估落到实处;四是通过司法强拆运行为地方政府与被拆迁户之间搭建一个有效的对话和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