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上有“好事者”将腐败的“水准”分了等级。“三流”的腐败:你把钱存到我的账户上。办这个事情需要打理各方面的关系,你最好先给一点。“二流”的腐败:等我把事情办好后,你给我办张卡,用某某的名字,把钱放进去,然后邮寄给我老婆;我老妈年底要过80大寿,到时过来看看吧。“一流”的腐败:这个忙我可以帮你,但你以后要多照顾我亲戚公司的业务,我们资源共享;别给我送钱,听说你们公司很红火,要不我入点股份吧。  相似文献   

2.
人生在世,总是应当有点爱好的。有点爱好,可以使生活过得充实些、潇洒些。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连一点爱好都没有,生活往往是枯燥的。但爱好却有好坏之分、高低之别。好的爱好,如爱文学、爱科学、爱读书等等,可以成为自己成才和为人民创造更多成果的动力。而对不好的爱好,如爱女色、爱吃喝、爱玩乐等等,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形成一种不良的腐败生活作风。生活作风的腐败,往往要导致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的腐败。作风上一腐败,就会脱离人民群众,从而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到损失,最终也必然毁了自己。厦门远华大案的元凶赖昌星…  相似文献   

3.
“我们不能再等了,腐败已变成一个制度性问题……腐败会损害商业环境、削弱国力和损伤国家形象。最重要的是,腐败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我们需要一个国家性的反腐计划。”一年前,就任俄罗斯总统刚刚10天的梅德韦杰夫,作出上述忧心忡忡的表述。 一年后,2009年4月上旬,在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的率领下,俄政府的各位副总理、部长集体在俄罗斯政府网上“晒家庭收入”,梅德韦杰夫反腐的“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9,(4):49-50
一、对预防腐败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人片面地认为“村官级别低、管理财务少、腐败也就少”。特别是近些年来,乡村两级不再向农民收取“三提五统”后,村集体收入明显减少,就错误地认为村官们也就没什么腐败了。但现实恰恰相反。如,有的村挪用专项资金,实施惠农政策优亲厚友,集体资产处理不公平,作风霸道搞“一言堂”,在土地调整、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等工作中接受吃请等,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石珉 《先锋队》2010,(1):58-59
俄罗斯:晒财产 钉照片 继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倡议建立官员财产年度申报制度,并带头在网上晒收入后,2009年6月10日莫斯科市又实施了一项监督官员腐败的措施——民众可将不满意官员的照片“钉”在政府网站的“耻辱板”上。这一招立竿见影——投诉马上得到解决。虽然不少人颇为担心此举可能导致公报私仇,但更多的人为俄政府惩治官员腐败又迈出一步叫好。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您好!近年来,我们党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也看到,最近一段时间群体腐败现象较为突出,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我作为一名党员,十分关注这一问题,特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致信贵刊,希望对人们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相对于个人腐败,群体腐败的危害更大。一是涉案人员级别高,影响坏。一个大案的背后,一般都有大人物充当后台老板。二是涉案的部门多。群体腐败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如公检法、边防、海关、金融、财税、商检等,有一个纵横交错、编织严密的腐败网。三是涉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陈文盛 《党课》2010,(2):23-24
治理严重腐败,很多人会想到用重典,而在全世界公认最廉政的北欧,却是对腐败处刑最轻的地方,如芬兰对腐败犯罪的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四年。在许多人看来,北欧的廉政建设成就简直就是一个谜。到底是什么使北欧国家变得如此廉政呢?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24):45-46
随着我国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大,领导干部“闯红灯”显著减少。但值得警惕的是,“亚腐败”却有蔓延之势。所谓亚腐败,是指在权力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像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家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机敛财,就是一个“亚腐败”的表现。亚腐败的危害并不亚于腐败,可以发生质变直达腐败。  相似文献   

9.
齐世明 《前线》2014,(7):115-115
目睹官场诸多腐败现象,具家国情怀如侪辈者,肝火焉能不旺?连日溽热,胸中更热。忽一日,笔者翻阅清末名著《官场现形记》。正在沉思之际,只闻一阵风声,竟然是《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先生翩然而至!遂有下列相隔107年的“超时空对话”——齐:官场的腐败,是不是跟权力没有“笼子”制约,抑或有“笼子”但钥匙在自己手上有关?李:可作如是观,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腐败是官德最大的负面。不施之真正民主、法治的“阳光”,这腐败的官德终不可除也。  相似文献   

10.
网上有“好事者”洞明当今官场时事,将腐败的“水准”也分了三六九等:“三流”的腐败:你把钱存到我的账户上;办这个事情需要打理各方面的关系,你最好先给一点;你先帮我办个事情,我儿子要出国,但是现在手续不太好办。“二流”的腐败:等我把事情办好后,再给我钱;你给我办张卡,用某某的名字,把钱放进去,然后邮寄给我老婆;我老妈年底要过80大寿,到时过来看看吧。“一流”的腐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现在不缺钱,要不等我退休后你再给吧;这个忙我可以帮你,但你以后要多照顾我亲戚公司的业务,我们资源共享;别给我送钱,听说你们公司很红火,要不我入点股份吧。  相似文献   

11.
权力腐败是各国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突出表现为腐败案件居高不下、“窝案”不断等。对此学术界提出了许多防范和遏制腐败的观点,这些观点各有其独到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防治腐败的关键在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2.
孙洁 《实践》2011,(11):23-23
大家知道,我们党对消极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消极腐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消极腐败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关于反腐败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两道题目一是你如何评价当前社会的腐败现象?二是你对防治腐败有何高见?结果专家们在上万份答卷中评出了一份唯一的一等奖:答题者对两个问题给出的答案竟然都是同一个字———网。这份答卷可谓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正无孔不入地侵蚀着党和国家的肌体,它们纵横交错,互相勾结,日渐形成一张阴影越来越沉重的大网。形容腐败如一张大网,既点出了腐败的严重程度,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忧虑和迫切希望冲破它的心愿。腐败如网,但并不可怕,也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确切地说,现实中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不断加大,井取得了重要成绩,但腐败现象仍在蔓延。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认识。现仅就目前理论界存在的几种错误观点作些分析评论。“生产力落后产生腐败”论。这种观点认为,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落后,物质财富少。因而“对‘物’的追求成为客观上的动因”。持这一观点的同志,关注生产力的发展,出发点很好,但把生产力水平较低当成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却值得商榷。原始社会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生产力水平最低的,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则是很高的。如按生产力落后必然产生腐…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关于反腐败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两道题目:一是你如何评价当前社会的腐败现象?二是你对防治腐败有何高见?结果专家们在上万份答卷中评出了一份惟一的一等奖:答题者对两个问题给出的答案竟然都是同一个字———网。这份答卷可谓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正无孔不入地侵蚀着国家的肌体。它们纵横交错,互相勾结,日渐形成一张阴影越来越沉重的大网。形容腐败如一张大网,既点出了腐败的普遍程度,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忧虑和迫切希望冲破它的心愿。腐败如网,但并不可怕,也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确切地说,现实中的腐…  相似文献   

16.
世人之于腐败是深恶痛绝、不共戴天的。然而,在一片人人喊打、人人喊杀中,腐败大案却是愈演愈烈,个案、串案、窝案,系统性腐败不断升级。笔者以为,要铲除腐败,除了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外,还必须从致腐、反腐心理上寻求斩根断源之策。其一,人人恨别人腐败,但少有人恨自己腐败。不管在什么场合,人们谈及腐败问题都是咬牙切齿、义愤填膺,拳头捏得格格作响,看到腐败现象更是恨之入骨、火冒三丈,心肺气得嚯嚯欲炸。就连成克杰、胡长清、远华大案的腐败“巨头”们,也在痛骂腐败,泰安巨贪胡建学甚至还写出了一本反腐专著。但就是没有…  相似文献   

17.
两种腐败论     
两种腐败论欧阳兵腐败是一个政治概念。从一般意义上研究,当今世界上存在两种腐败,一种是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腐败,一种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腐败。虽然两种腐败表现的形式极其相似,但两种腐败的本质是根本不同的。一、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腐败是合乎其本性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于凤荣 《奋斗》2012,(4):38-39
对腐败零容忍,就是决不给任何腐败行为发生的机会,对任何已发生的腐败行为无论多么轻微也决不宽容。这是国际社会反腐败的一条通用标准,也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对着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重大考验;反腐倡廉建设虽然取得重要成效,但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9.
观点     
《廉政瞭望》2012,(8):10-10
预防腐败三难题待解 反腐专家任建明指出,我国预防腐败工作有三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预防腐败顶层制度的设计和突破。如权力结构科学配置、权力监督体制改革、法治建设等等都亟待突破。二是提高预防机构的权威性。国家预防腐败局系统应该成为预防腐败的思想库,可在法律、政策中明确其权威性及预防对象执行预防对策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腐败由于被人们称之为腐蚀国家政治肌体的政治之癌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腐败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表现,但人们谈到腐败问题时,比较明确的指向是其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行为。可以说,腐败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一、经济转轨过程中腐败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可以说是随着国家行政权力机关的产生相伴而生的古老问题。但是,腐败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国家里表现的程度和形式则有不同。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更多是一种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伴生行为。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使以往对腐败的监督和制约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