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孙燕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2):182-182,184
本文对《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进行了述评,并分析了纳粹屠犹之大众心理之症结.  相似文献   

3.
“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核心特征。“秘密”强调行为主观方面的相对性,即“秘密”是行为人对其行为的认识,行为人自以为其行为的秘密性是针对财物控制人而言的,且“秘密”是针对盗窃罪的实行行为而言的。“窃”是区分盗窃罪与其他犯罪的关键,在实行阶段,“窃”与“骗”共存的情况下,应以侵犯财产权的决定性手段为定罪依据。“取”是盗窃罪既遂的表现,即为了实现将财物据为己有的目的而建立起对财物的较被害人更为优越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阐明了“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各自的重 作用,突出强调了革命实践的重 地位。这些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等有着重 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草案)》(以下简称《刑诉(草案)》)规定的拘留的范围、条件比较严格,但此制度的细节和操作机制不明确,存在不少问题,引发公众担忧,为保障人权,有必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刑法视域下的“考研电台”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研电台"的行为属于严重的作弊行为,应当属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非法使用窃听、窃照器材罪的牵连犯,从一重处罚.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刑法在规制考试作弊行为方面存在的立法缺陷.应当通过立法设置单独的考试舞弊罪名,时考试舞弊行为予以单独的刑法规制,严密刑事法网.  相似文献   

7.
刑法通说中,诈骗罪是利用对方瑕疵意思转移占有的"交付型"财产犯罪,而盗窃罪是违反对方意思的"夺取型"财产犯罪。对于两罪相关概念的认识和把握,体系解释的方法十分重要。对"交付意思"必要与否的认识,以及对"错误认识"内容的把握不应局限于各自行为阶段范围,而应对其进行整体性解释。"处分意思"在"错误认识"、"交付行为"和"取得财产"三者间起着重要的限定和衔接作用。"错误认识"的内容必须是关于财产处分动机的认识错误。"订购机票案"中被骗者的"错误"并非是财产转移动机的认识错误,客观转移占有的事实违背了受害人的主观意思,所以不符合"交付型"财产犯罪的行为特征,故应当阻却诈骗罪的成立,而认定盗窃罪。  相似文献   

8.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必须坚持"三个慎用"原则。提出"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的背景是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依法使用,谨慎使用。因为目前警察不会使用或不敢使用武器警械,所以"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的发展、完善应当注意强调两个方面,即软化武器,强化警威。  相似文献   

9.
通说中,诈骗罪是利用对方瑕疵意思转移占有的交付型财产犯罪,而盗窃罪是违反对方意思的夺取型财产犯罪.对于两罪相关概念的认识和把握,体系解释的方法十分重要.对“交付意思”必要与否的认识,以及对“错误认识”内容的把握不应局限于各自的行为阶段范围,而应对其进行整体性解释.“处分意思”在“错误认识”、“交付行为”和“取得财产”三者间起着重要的限定和衔接作用.“错误认识”的内容必须是关于财产处分动机的认识错误.“订购机票案”中被骗者的错误并非是财产转移动机的认识错误,客观转移占有的事实违背了受害人的主观意思,所以不符合“交付型”财产犯罪的行为特征,应认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维护社会治安尤其是反暴恐斗争的需要,警务执法行动中武器使用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如何合法、规范、安全、有效地使用武器,越来越受到重视。树立主动进攻、先发制敌意识,敢于亮剑,先声夺人,牢牢掌握武器使用主动权,是一条重要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报童小学开展“火箭伴我成长”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从活动的提由到活动的实施和意义,阐述了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判明是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暴力犯罪行为、紧急情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人、使用武器环境的研究分析,以期达到使人民警察深刻认识到判明的重大意义,以便准确把握影响判明的各项因素,避免因判明不当而错误使用武器,提高人民警察执行任务中依法准确使用武器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国家秘密界定的模糊性易导致公众知政权的“合法伤害”,调整“国家秘密”理念有助于“合法伤害权”的消解。理性设立国家保密事项的合理界限应该确立两项基本原则:以信息的公开是否存在“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或损害”作为秘密事项判断的标准,且危险或损害的“明显”而“即刻”性预测是合理的;基于前一原则强调公民权利的满足而非政府权力的到位,对于不明显符合上述原则的那些信息,应以公开而非保密为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5.
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关于盗窃罪的标准,学界提出了"秘密窃取说"和"平和取财说"。"秘密窃取说"坚守概念类型但对概念类型的偏向存在疑问以及易造成处罚的漏洞,"平和窃取说"强调处罚公正以及区分标准客观化却忽视对概念类型及立法现实的把握。"修正的平和窃取说"结合了两种学说的优势与劣势,以取财方式作为划分标准,以区分盗窃罪、抢夺罪和抢劫罪。"修正的平和窃取说"在概念类型的坚持、处罚的公正、立法现实的契合性以及标准的明确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背景下探讨亲疏远近、财产聚合、社会控制、纠纷处理、互惠互助、差序格局、公平正义等法律实践会有不同收获。在行动、语言和符号流动中,法律演变为精炼的表达手段,揭示社会关联的内在逻辑,发挥正义公平的特质,充当认知真理的尺度。而法律的根本在于理解,如何实现理解,怎样才算理解,是法律追求流动过程的中心,反之成为法律凝滞的动因。隐藏在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中的是政治社会和经验生活的不断重现,法律的内蕴应从地方化的语境中去理解,法律文化的核心在于地域社会人们的法律直觉和法律意识,法律的文化品性应当引起法律人深邃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当今,警务实战行动暴力色彩日益浓厚,警察临战使用武器的频率增加,执法活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而"人枪合一"则是合理整合警察武器使用的多方面因素,整体推进武器使用素养向纵深发展,全面拓展武器使用的质量上升空间,形成集中、灵活、反应快捷的力量结构,达成武器使用作用和效能最大化的切入点、契合点和焊接点。  相似文献   

19.
公然以平和方式取财的行为,涉及盗窃罪与抢夺罪的交叉地带。“平和窃取说”认为只要手段平和,公然取财仍成立盗窃罪而非抢夺罪,因为抢夺罪必须“对物使用暴力”。然而,在抢夺罪中应使用“对物使用强力”代替“对物使用暴力”之表述。抢夺罪理应包含“夺”和“取”两种行为方式,“对物使用强力”是成立抢夺罪的一个选择性要件,即平和手段亦可成立抢夺罪,且“公然性”是抢夺罪区别于盗窃罪的一个典型特征,因而将公然以平和方式取财行为认定为抢夺罪更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丰富的执政理念,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活动与实践的导向规律、价值取向规律、目标指向规律、主体性规律,为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