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不久,有一位家长让他4岁的孩子当场表演玩电脑游戏。他很得意,一个劲儿地自卖自夸他儿子如何如何聪明,可我没有给他“捧场”,没有赞赏他的孩子。因为我觉得这位家长很虚荣。我是教育学者,不愿意用无原则的廉价的夸奖取悦孩子的家长。他不知道,孩子过早地玩电脑,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害处.就像小孩子过早地开大汽车一样危险。  相似文献   

2.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给孩子“充电”,培养孩子的一种或多种特长已成为一种时尚,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地给孩子“充电”却会带来许多问题。 有一位家长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让孩子练钢琴、学英语,还参加作文辅导班,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孩子很少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迫于家长威严,孩子违心地去练、去学,久而久之产生了消极抵抗情绪,一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现在两个小时也完不成。家长认为花那么多钱和心血,孩子不好好学太不争气,太不体谅父母的用心。于是开始严厉  相似文献   

3.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有些人对“健康”的概念理解片面,常把它与“健壮、没有病”划等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新概念特别强调了只有身体、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因此,要使孩子健康成长,除了要注意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卫生工作。 一.儿童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在一家学校听课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无比热闹,老师一个问题,台下便七嘴八舌抢着要发言.二年级的孩子便安静了很多,知道举手发言,表现得规规矩矩.年级越高,课堂上表现得越是安静,他们再也不会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地发言.老师们说这群孩子很听话.似乎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求我们做个听话的孩子.小时候听父母的话,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工作了要听领导的话.似乎大家都很喜欢“乖巧”的人,但是所谓的“乖巧”常是一种懒惰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每个健康的青少年最强烈的渴望之一是希望自己归属于另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归属感能使孩子形成另一种感觉——安全感。青少年总是无意识地选择试图借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方法”。这种“方法”似乎渐渐成为他们的行为方式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迫切要求。而青少年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形成,加上社会的复杂性,使他们的行为会发生偏差。Jody Lissmonteleone认为“十几岁的青少年阶段比任何其它年龄阶段都难度过。”他在加利福尼亚圣克罗拉多高中设立了一套制度以帮助学生们克服来自同龄人的负面影响。“因为对他们来说,选择与责任早早就来到了,许多孩子找到了错误的自尊和爱情。”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一个同学迟到,而且拿着早点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教室,当时我心里很气愤,真想把他的点心扔进废纸篓,可转念一想,这样做不妥,会在孩子心灵深处筑起鸿沟,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我就迎上前接过他的点心,轻轻对他说:“下了课再给你。”下课后,我一手拿一杯热水,一手拿着点心交给学生,并亲切说“肚子提抗议了吧,早起十分种就行了。”一杯水、一句亲切的话把我和孩子的心连在了一起。从此之后,这位学生再也没有迟到过。 语文课上,坐在后排的一个同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人事天地》2011,(7):61-61
不想上学 一个小男孩看完电影后,伤心地告诉妈妈:“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怎么了,孩子?”妈妈问他。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虽然没有写出方法论的专著或建构其完整的方法论理论体系,但他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中实实在在地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包括一般方法论、具体方法论和具体方法多层次的方法论体系。本文着重探讨邓小平经济哲学的一般方法论原则——“三个有利于”方法,认为“三个有利于”作为一种方法论,不仅具有“检验”意义,而且具有“行为导向”意义;该文还对“三个有利于”的方法论意义作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的东倒西歪。小男孩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挑来一桶桶清水,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木桶一个一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  相似文献   

10.
爱心在闪光     
7月14日九时许,在威海西门农贸市场一角,一个两岁左右的女孩子在不停地哭、喊着“妈妈……”这时,威海市渔轮修造厂的钟英玉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急忙抱起孩子为她寻找家长.天气炎热,人流拥挤,钟英玉抱着孩子沿市场两侧往返几次,急、热、累、挤,她的衣服被汗水湿的边角没剩,孩子的家长没找到.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有一位家长让他4岁的孩子当场表演玩电脑游戏.他很得意,一个劲儿地自卖自夸他儿子如何如何聪明,可我没有给他"捧场",没有赞赏他的孩子.因为我觉得这位家长很虚荣.我是教育学者,不愿意用无原则的廉价的夸奖取悦孩子的家长.他不知道,孩子过早地玩电脑,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害处,就像小孩子过早地开大汽车一样危险.  相似文献   

12.
以美学史为观照视角,可以清晰地界定“中国古代美学”这一宏观概念,进而可以论证中国古代没有美学。同时。“中国近代美学”、“中国现代美学”、“中国当代美学”这几个概念需要认真甄别,如果对时间纬度的时代和空间纬度的内容进行科学严谨的比较分析,可以显见中国美学的历史分期的划分依据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代为标准,中国美学在不同的历史分期呈现出不同的概貌。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当西方经济学家把家庭生育——养育孩子说成是一种经济行为时,由于其反传统的独特倾向,曾引起一系列激烈的争论。然而,40年后的今天,在日益讲究经济效益的中国社会,大多数人已经心平气和地、自发地接受了这一观点。不过,自发不等于自觉,接受不等于“理性把握”,笔者以为,从经济学角度“理性把握”家教投资,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一、从被动性的支付到主动性的投入 传统的观念认为,对孩子的养  相似文献   

14.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历来被人们关注却始终没有解决好,它危害极大、成因复杂。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长给孩子“增负”的心理误区,以引起家长的重视。 一、盲目从众 由于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人,家长们倾向于向别人家的孩子看齐,于是家长们见了面,相互询问,打听别人的孩子在家做什么、上什么辅导班,如果听说别人的孩子在上特长班,就逼孩子参加,如果  相似文献   

16.
镜头一:某小学一女学生,早上上学时明明看见妈妈生病在床,可下午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躺在床上,就生气地把书包往床上一摔,冷冷地说:“还不起来做饭,懒猪!” 镜头二:小学生代表团去日本参加数学比赛,几个国家的孩子坐在一桌吃饭。  相似文献   

17.
佚名 《人事天地》2007,(10):48-49
白玉彤一出生就没有右耳朵,有亲戚甚至劝他父母把这个“不祥之物”扔掉。可是,充满爱心的父母毅然放弃了二胎指标,决定要尽自己的一切,让这个不幸的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第一个条件谁都理解,那么“一无所有”怎么理解?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疑问,有人认为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汽车、洋房都有,“一无所有”这个论断过时了。我肯定地说,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没有过时,但我们必须辩证地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记得拉斯基在《自恋主义文化》里这样描述美国的“亚当们”:十九世纪的牛仔: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无情的掠夺,杀戳乃至强奸。这样一伙人,不知道什么是稳定,跟随他们的妇女,也无法想象自己会稳定,但同样这伙人,心中却一直幻想一个未来,一个文明的,没有动荡的国土,温柔的,有教养的妇女,安静地教育、抚养他们的孩子。这个稳定的世界,是以女人充分发扬天性为特征的。拉斯基的论断说明女性与稳定有多么天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说《红岩》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建国后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中“集体化写作”特征,同时也真切地折射出有关革命历史的叙述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本质化”达成。追溯《红岩》的生成过程,比较《红岩》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文本之间的叙事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在某一历史时期文学创作机制与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的一种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