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常强 《法制博览》2009,(11):44-45
我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皇帝是国家之元首、黎民之至尊,与皇帝同处于至尊地位的,便是他们的嫡妻——皇后。中国古代的皇后与皇帝一样,不乏其人。然而,在一个家族当中,能有两个人甚至三个都曾经做过皇后,达到至尊位置,这种情况便是极其罕见的了。下面不妨将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姐妹皇后的出现情况介绍给大家,以飨对古史感兴趣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高层     
《南风窗》2014,(12):18-18
习近平 习近平5月21日在上海亚信峰会上指出,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否则,就会像哈萨克斯坦谚语说的那样:“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能否通过持续深入的国家构建,形成一个目标理性、权能范围适宜、自主有效的现代国家,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变量。西方发达国家、东亚发展型国家和苏东转型国家的实践,为理解国家构建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了重要视角。中国的国家构建与经济发展道路,既体现了现代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备自身特色;二者协调互动,形成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4.
国家犯罪的学术研究方兴未艾,如何定义国家犯罪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毫无疑问,国家犯罪包涵了国家机构的组织性越轨行为及侵犯人权行为两个重叠的现象。经过多年的研究,“整合理论”模型和“服从型犯罪”模型已成为两种最为人称道的解释国家犯罪的理论方法。长久以来,国家犯罪虽然被试图掩盖,但仍有学者在不倦地寻找研究出路,并创造了多种有效的资料搜集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遵循自由主义的逻辑,提出了"后民族结构"、"世界主义民主"等现代国家构建和运行的理想型模型;而后发国家回应全球化的举措则表现为新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努力提升国内实力的现实主义态度。这两方面存在的张力和理论上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现代国家构建。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既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政治实体组成的国际体系。古代中国体系内存在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多种政治实体,包括中央王国、独立的诸侯国家和少数民族政权实体等。这些不同的政治实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华夏体系、华夷体系和天下体系等子系统。古代中国体系与近代以来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国家体系不同,是一种以王权为中心的等级制国际体系;古代中国体系强调政治权威的重要性,观念分配对体系的稳定和变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杰 《法制博览》2010,(7):20-22
现代人所说的“检讨书”在古代皇帝的笔下就是“罪己诏”。其实,“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论其起源,当从禹、汤开始。此后,周成王、秦穆公、汉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都曾经颁发过罪已诏。“罪己诏”大多是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国家处在危难之时颁发的,目的是消除民怨,  相似文献   

8.
朱学东 《南风窗》2007,(13):3-3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整个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尊重和认可人的权利。这种前无古人的尝试,已经激发出这个国家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巨大能量,现在这种能量正在寻找各种可能的出路。一个公认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发展打破了一个个悲观的预言.从一个经济和社会皆曾经濒临崩溃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9.
易中天 《法制博览》2010,(14):29-29
●所谓“公仆”,其实就是“听差”,只不过是公用的。●公务场合,官员是“公仆”;下班以后,是“公民”。●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理直气壮地亮明公民身份、行使公民权利时,中国才算真正成为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国家。据《北京晨报》报道,5月20日,兰州发生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一对骑摩托车的市民夫妇,因为要躲闪一辆疾驶而来的轿车,  相似文献   

10.
潘爽 《法制博览》2022,(5):127-129
德国保安处分理论基础向来有现代学派和古典学派的理论之争.古典学派的观点是,人被认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有权选择为或不为某一行为,并且对其自由选择所实施的行为负责,支持"纯粹的刑罚论",保安处分与刑罚是泾渭分明的.现代学派认为,犯罪原因并不仅仅只是由行为人的自由意志所引起,认为存在着与刑罚并列的另一条路径——保安处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